:六月壹年
哈尼族的民族節日叫“Kuzaza”,時間是夏歷的6月26日,所以也叫“六月年”。
六月也是壹個快樂的節日。紅河地區被稱為“苦澀的紮紮”。日期通常在6月24日左右,節日持續三到六天。在節日期間,牛被獻祭給村莊的“秋室”,牛肉戶被分開來祭拜他們的祖先。年輕人聚在壹起“蕩秋千”,摔跤,打獵,唱民歌,其樂融融。
內地紅河南岸的哈尼族也過正月、端午節、中秋節。農歷正月後三五天,有條件的人殺豬祭祖,初壹吃湯圓,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招待。端午節和中秋節與中國的習俗大體相同。
這個節日分為三天。6月23日,全村要殺壹頭牛祭祀神靈,把祭祀的牛肉分給各家各戶。6月24日,人們在家休息壹天,每人殺壹只雞。父母會叫孩子的靈,先從村外叫進屋裏。呼靈的範圍很廣,日常生產勞動中走到哪裏都會被呼到。猛獸受驚,驚雷震落的地方就該叫,靈魂不要躲在受驚的地方。人們相信壹個人的身體在被召喚後會變得更加強壯。6月25日晚,他用牛的筋骨拍打糞便,用幹蘆葦或易燃的樹枝系上火把,點燃後趕出家門,驅趕災難和鬼魅。然後把火把綁在樹上,請求火神幫助莊稼和牲畜長好,以免遭受災難或生病。
:老人節
它是哈尼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十壹月十五日舉行。在老人節那天,全村的老人聚集在松樹下,象征健康長壽。然後村裏的晚輩會舉行壹個儀式來尊敬老人。也就是晚輩在鞭炮聲和鼓聲中給老人們獻上米酒、糯米、魚蛋。然後,老人們笑得手舞足蹈。舞會結束後,老人們聚在壹起,壹邊喝酒,壹邊談論他們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對自己的態度。孝順的受到表揚,不孝的受到批評,當場向老人道歉。
:抓蚱蜢節
6月24日後的第壹個雞年或猴年,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居瑪圖”,“安瑪圖”是每年春耕開始前壹月中旬舉行的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平安。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壹活動已經成為哈尼族最大的節日。“昂瑪圖”通常舉行3-5天。活動中,熱情的哈尼族人不分男女老幼,圍成壹圈跳舞,歌唱美好的生活。沿街舉行的宴會有300多桌。長達數百米,故又稱長龍宴。在宴會上。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龍首,女人坐在龍尾,其他人坐在中間。全村人都喝了自家釀的米酒,品嘗了家庭主婦們精心烹制的美食。它的景色不僅是壹場烹飪技能比賽,而且充滿了生活的溫暖,表現了哈尼族的團結精神。如果妳此時來到這裏,熱情好客的哈尼族人熱情地邀請妳壹起坐下來,與他們壹起分享這美好的生活。
播種後,盧純縣的哈尼族將慶祝“苗艾納”節。“艾納”在中文裏的意思是“種植秋天後的休息日”,通常在五月初。節日那天,整個寨子殺了壹頭豬和壹只羊,每家都分得壹份。過了“苗”節,妳就可以吹喇叭了。據說,木板號角是宣布牛休息的命令。這裏還有壹個民間故事:從前,在“苗”節期間,壹個放羊娃想把家裏的兩頭牛放在山上,但勤勞的牛壹直不願上山,總是跑進地裏。牧童沒辦法,就吹著喇叭對耕牛說:“親愛的老牛,前幾天辛苦了,現在苗已經種下了,請休息吧。””牛明白了,和桓上山。按照當地的習俗,節日當天早飯前,要在割下的草上澆上壹碗茶和壹碗酒,然後用草包好壹碗肉和壹碗飯餵牛。另外,育苗時使用的犁、耙、鋤頭要洗幹凈,放在壹定的地方。
:六月節
哈尼族語稱為“苦渣節”,通常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前後舉行,為期三至六天。節日期間,牛被獻祭給神,年輕人聚在壹起蕩秋千、摔跤、唱歌跳舞,其樂融融。有的地方會在這壹天晚上在家裏點燃宋明火把,把所有的東西都毀掉。每逢節假日,哈尼族必有三種食物:溝邊水芹菜、田埂魚香菜、山上菜花。此外,還有兩道名菜:涼拌魚和要拌蚯蚓的青苔。節日期間,家家戶戶剪下芭蕉葉鋪在桌上,擺滿了各種菜肴。除了女人,全家人和客人圍坐在壹起喝酒,吃美食,唱巴哈。不同的節日,巴哈有不同的內容:過年,唱出新年的由來;當妳蓋房子的時候,妳唱的是如何蓋房子。最早在這裏蓋房子的老人是誰?婚後,這位巴哈歌手告誡新娘和新郎如何相愛,如何生兒育女。我們還應該教人們如何計算年月,如何劃分四季,如何安排農活,等等。
:吃新谷
紅河沿岸的哈尼族,在農歷七月的第壹個龍日,有“吃新谷”的習俗。吃新谷那天,按照老規矩,每家每戶都要在東部哈尼族傳統節日的開始,從自家的水田裏拉回壹小捆帶根帶穗的大米。拔米時要選擇株數單壹的米洞,遇到陌生人或熟人也不打招呼,否則會覺得不吉利。下午把早上撿回來的稻穗搓掉,放在有殼的鍋裏烤,直到稻子開花。每個人都應該在吃之前給狗壹些米花。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說法:哈尼族在壹次狗的大洪水之後,又重新得到了糧食,我們應該感謝它。吃完稻花香,也要把當年種的瓜、豆、菜都拿出來嘗嘗新的。同時壹定要吃壹碗嫩竹筍,象征來年的收成和新竹壹樣高。也想把閹割過的大肥雞宰了,希望來年的生活充實幸福。
:女生節
雲南元陽縣碧波山的哈尼族,每年農歷二月初四都會慶祝獨特的女生節。
這壹天,雞叫之前,男人要先接壹把水。天麻亮了,他們就砍壹捆柴回來。然後,他們會生火燒水,恭敬地把洗臉的水端給慢慢起床的女人。哈尼族的傳統節日。然後,男人做飯,洗菜,剁豬食,洗碗,筷子,帶孩子,女人則在壹旁袖手旁觀,或做些針線活,或指揮男人做這做那。未婚女生連針線活都不做。午飯後,男人們匆匆趕往村裏的公共娛樂場所。按照習俗,勤勞的人先來,懶惰的人最後來。男生向戀人借了女人的新衣新褲,打扮成女生,在歡快的琴弦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陽西沈才回家做飯,繼續服侍女人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