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電影的故鄉,也是恐怖電影的發源地。今天壹部重要的早期恐怖片是《沒有靈魂的人》(原意為“活生生的人”),由德國著名舞臺劇演員保羅·韋格納於1916年演出並執導。它是第壹部有影響力的恐怖片,1919年,德國烏法公司的《卡爾加裏醫生的小屋》引起轟動,隨後壹些優秀的影片如《吸血鬼》、《蠟像》相繼問世,使恐怖片成為最早確立其風格的影片之壹。
65438年至0920年的德國表現主義恐怖片《卡裏加裏博士的小屋》當時褒貶不壹,但卻極大地啟發了德國電影強調想象和恐懼。在其影響下,最著名的電影是莫瑙1922的《諾斯費拉圖》,同樣改編自斯托克的小說《德拉庫拉》。
正是在德國的影響下,美國恐怖片才真正崛起。默片時代最著名的美國恐怖片是1920的《傑克博士和海德先生》和1925的《歌劇院幽靈》。
1931兩部經典恐怖片首先映入觀眾眼簾:勃朗寧的《德拉庫拉》和詹姆斯·惠勒根據瑪麗·雪萊的小說改編的《弗蘭肯斯坦》(又譯《弗蘭肯斯坦》)。
隨著這兩部電影的成功,恐怖片開始在環球影業的流水線上湧出。其中比較著名的電影有《木乃伊》(1932)、《隱形人》、《老黑屋》、《畸形人》(1932)、《金鋼》(1933)、《弗蘭肯斯坦的新娘》(壹個弗蘭肯斯坦系列)。1931年出現了所謂恐怖片的經典作品:吸血鬼,弗蘭肯斯坦,幽靈醫生。1936年,卡梅隆·孟席斯拍攝了未來世界,描述了壹百年後地球上將要發生的突變。與此同時,英國還拍攝了《鬼西行》(1936)中壹個美國富翁背著壹座古堡和他的鬼魂來到了大洋彼岸。
在20世紀40年代,雖然恐怖片開始作為低成本的B級電影拍攝,但這壹流派的許多電影仍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環球影業曾開發過夜晚出沒吸血鬼的“動物恐怖片”狼人(1941)。其中,《貓人》(1942)和《我與僵屍同行》(1943)尤其受到觀眾和影評人的好評。
20世紀50年代,隨著核威脅和《大話西遊》主義散播出“* * *滲透資本主義”的陰影,恐怖片在早期暫時脫離了各種超自然的鬼怪和怪物,而是與以各種“核怪物”或外太空低語為核心形象的科幻片相結合,不斷渲染和浪漫化所謂“來自東方的威脅”的神話。前者中有日本的Gozla系列(1955),美國的他們(1953),黑湖的怪獸(1956)。後者以人體入侵者(1954)為代表。同時,英國還有充滿暴力和色情的彩色恐怖片。弗蘭肯斯坦的詛咒(1957)、德拉庫拉的恐懼(1958)等。
20世紀60年代,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開始上映,這標誌著恐怖片的壹個重大轉折點。它從外星世界的鬼怪、幽靈、瘋狂的科學家、異物,變成了壹部“寫人”的恐怖片;同時還有壹部恐怖/災難片《鳥》。
1973威廉·弗萊德金的《驅魔人》為七八十年代的恐怖片樹立了典範。這部明顯回歸傳統“怪物”的恐怖片,激發了《預兆》系列(1976)、《魔女嘉莉》(1976)、《驅魔人續集》等壹系列巫術怪物電影。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法國掀起恐怖片熱潮的經典作品應該是《沒有臉的眼睛》(Les Yeux Sans Visage),1960年(或1959年)由喬治·弗朗瑞執導;;《死後的愛》(Buio Omega)等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當代電影商業氣息的日益濃厚,恐怖片在好萊塢銀幕上掀起了壹波又壹波的熱潮。好萊塢電影中壹向被視為“異類”的女性首當其沖,大量以“女性威脅”為主題的恐怖片充斥熒屏,如德·帕爾馬的《變裝殺人》(1980),保羅·勒德爾的《貓人》(1982),都是基於1942的版本。以下恐怖片的“受害者”是青少年,甚至是兒童。隨著《萬聖節》系列、《迷失的孩子》等電影的上映,“少年問題”終於被塑造成了壹種社會恐怖。其中穿插著各種來自太空的“異物”或者瘋狂的科學家。如凱倫伯格的《蒼蠅1,2》,斯科特的《異形》。近年來,壹方面,“吸血鬼”、“弗蘭肯斯坦”等傳統恐怖形象被重新搬上銀幕,且多由著名導演執導。比如科波拉的《吸血鬼的影子》四百年(1992)、尼爾·喬丹的《夜訪吸血鬼》(1994)、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994)。他們壹個接壹個標榜自己對原著的忠誠,用現代電影的方式復述古老的恐怖故事,讓人覺得世界似乎只是在經歷又壹輪輪回;
另壹方面,大量真實的暴力和邪惡在被包裝成已經耳熟能詳的恐怖片後,成為好萊塢新的賣點。
這些電影,從展現壹個癡迷於剝人皮的連環殺手的《沈默的羔羊》,到聚焦“客廳裏的威脅”的《手搖搖籃》,都讓觀眾對現實生活中的危險感到震驚。而在1996年,大型獨立制作公司米蘭Max發行的《驚聲尖叫》更是被變態連環殺人的瘋狂殺戮所黯然失色。這部電影創下了歷史上恐怖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1億美元。這極大地鼓舞了Max公司的老板,差點把自己變成了“連環殺手”——電影已經創作了三集。同時還有“去年夏天造的鬼1,2”。
憑借《上海黎明》獲得金棕櫚獎的馬其頓導演曼切夫斯基也來到好萊塢拍攝了壹部恐怖電影《魔鬼軍官》(又名《貪婪》),這部電影展示了壹群被困在冰天雪地的美國士兵變成食人族的場景。
在西方鬼片中,吸血鬼堪稱“鬼王至尊”,最經典的是壹個叫德拉古勒伯爵的吸血鬼。吸血鬼的名片有《驚魂夜》(1985)和布蘭斯托克的《德古拉》(1992)。
制作恐怖片最活躍的歐洲國家是西班牙,如1997年出品的《變臉不尋常的愛》,亞歷山德羅·阿曼巴導演的《打破妳的眼睛》,1999年出生的西班牙電影《死嬰》以出色的藝術性、聲音和大膽的情節取得了相當震撼的效果。
墨西哥文化同時受到西班牙和美國文化的影響。2001優秀的恐怖片導演奎爾莫·德爾托羅(Quelmo Deltoro)結合了美國先進的技術、歐洲精致的畫面、音樂、營造心理恐怖氛圍的方式以及南美的魔幻色彩,是當年最好的恐怖片之壹。
亞洲恐怖片發展歷史悠久,電影數量尤其是香港。在這裏我只做壹些簡單的介紹:香港恐怖片:衛斯理老貓,蝶變,靈氣逼人,怪談協會,噩夢清單,午夜1點,小姐撞鬼,7月14日,眼單。美屍、赤唇、拜錯神、半夜上網、被哥哥割草、睡煞(2002)、左眼見鬼(2002)、辦公室有鬼(2002)、夜(2002)、夜
韓國電影的崛起是不爭的事實,恐怖電影也是不可忽視的壹部分。2001韓國新銳導演尹鐘燦發行了恐怖片《毛骨悚然》,以及《手機》、《鬼咒A》、《死亡錄播》、《魔錄歸來》、《女高奇聞》、《死亡教室》、《鬼戀》、《華強紅蓮》等壹些廣受好評且頗具影響力的電影。
日本作為亞洲電影大國,不僅在國際電影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也有優秀的恐怖片。除了大家熟知的《午夜兇靈》系列,還有《亡國》、《催眠》、《安紫山》、《電路》、《鬼水》、《鬼嬰花》、《錢仙》、《詛咒1,2》、《冬日恐怖》等。
泰國恐怖片不錯,鱷魚女巫,鬼老婆。
平心而論,美國恐怖片中大量高科技的應用,往往帶給觀眾的只是刺激的視覺奇觀,恐怖效果卻不夠強烈。當然,美國作為世界電影業的中心,也在不斷吸納世界各地的人才,不斷創作壹些偏離“美國色彩”的恐怖片。2000年,印度導演內特·沙馬蘭在好萊塢的第壹部電影(心理恐怖片)《第六感》以2.8億美元的成績橫掃美國票房。2001年,西班牙導演亞歷杭德羅·阿門納巴爾(alejandro amenabar)執導的電影《孤島驚魂》(Scare on the Island)具有濃厚的歐洲心理恐怖片色彩,成為當年最成功的電影之壹。2002年,內特·沙馬蘭執導的恐怖片《天兆》,再次創造了票房神話。改編自日本恐怖電影《午夜鐘聲》的美國版《鐘聲激越》在美國上映。同時買下了香港恐怖片《地獄》的版權。
恐怖電影的常見故事類型
(1)科幻與恐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外星人系列。除此之外,還有東西,外星人1,2,黑洞表面,入侵腦細胞,追夢人,生化危機,追夢人,都是遊戲改編的。
(2)鬼。這類恐怖片占比最大。無論是怪獸,惡靈,還是任何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以屬於它。著名的有庫布裏克的《閃靈》(號稱史上最恐怖的恐怖片)、《驅魔人》、《魔鬼寶貝》、《人玩鬼》、《活人》、《宇宙天魔》、《活屍之夜》、《追鬼人》、《魔方》、《鬼食人》和《神秘故事》。《楚其新娘》系列、《夢歸街》系列、《夜訪吸血鬼》(今年續集《吸血鬼女王》虐性很強)、《沈睡谷》、《死神來了》1,2、《幽靈入侵》、《危機》、《13幽靈》、《幽靈船》。
(3)生命變異恐怖片。比如鳥,跳樓死,蒼蠅,糖人,食人魚,屍體過線,水蟒,史前時期的鱷魚,極寒,熱水,八腿怪,28天奇襲。
(4)連環變態殺手:著名的萬聖節系列可以從1978拍到今年第八集,萬聖節驚嚇-刀光再現,德州電鋸殺人狂,德州,連環殺手的肖像:亨利,十日危險,繼父和尖叫。
最後介紹英國恐怖片《恐懼的搖籃》。
聽著,光是片名就已經讓人麻木了。還掛了兩個嚇人的名字,催眠終結者和生體人。影片的劇情有點亂,但是耀眼的蓮花已經晃到了人的眼睛,劇情也無暇顧及。用暴力、血腥、色情、變態來形容這部電影壹點都不為過。最變態的情節是,女人在做愛前舔男人殘疾的大腿和肢體,而且是特寫,簡直令人發指。它的恐怖來自於鮮血,殺人的場景都是用寫實的手法拍攝的,鮮血濺得妳滿臉都是。中國永遠不會上映這部電影,因為電影剪了之後,電影就沒有情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