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在小魚缸裏養魚不死(不換氧)?

如何在小魚缸裏養魚不死(不換氧)?

如何在小魚缸裏養魚不死(不換氧)?首先,養魚不死是不可能的。大多數觀賞魚壽命有限,死不了。努力不白死才算成功。

其次,魚缸中的氧氣變化是壹個自然過程,這個過程在水面與空氣接觸的地方不斷進行。不換氧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關鍵問題不是要不要換氧,而是水中是否有足夠的溶解氧含量來支持投餵方式。

最後,魚的死亡有很多原因。含氧量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同時也過於誇張,不能忽略其他因素。人們過於註重增加氧氣,認為只要氧氣充足,魚就不會死。其實造成死魚的最主要因素還是水質。在惡劣的水環境中,即使氧氣含量充足,魚還是會死亡。

所以養魚的首要問題是水質。魚總是會浮出水面。如果排除物種本身的習性,就是缺氧。但是,缺氧並不壹定意味著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不夠。魚自身的疾病、中毒等。在氧氣充足的水中都能表現出缺氧,就像壹個哮喘患者,當空氣含氧量不低時,也會表現出缺氧。同樣,壹個壹氧化碳中毒的人也會缺氧,即使是在富氧的環境中。對魚來說,水質不好,氨氮中毒降低攜氧能力。

不管這個小魚缸是用來養觀賞魚的,還是用來暫時保鮮食用魚的,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水質,水質,水質。至於具體的水質維護方法和飼養管理方法,要根據具體的飼養對象和種類來決定。

如何讓小魚在小魚缸裏存活?哪種魚?

以金魚為例,因為小金魚比熱帶魚更難。

平時註意清潔水質,但不要太頻繁換水,三天換壹次就好。使用空氣中放置三天以上的水,每次換1/3的原罐水,小罐可以多換。

金魚不知道有多飽。每天餵壹次,每次5分鐘內吃完。千萬不要多餵它們。

金魚屬於高氧魚,容易充氧。平時多觀察。魚浮起來的時候,註意適當增氧或換水。

以上,如果妳買的魚是健康的,對妳來說就足夠了。

魚缸怎麽養魚?1.把魚缸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好是陽光直射。

2.註意魚的密度。金魚喜歡大的活動空間。新手經常看到喜歡的魚就買。他們很少關心缸裏能養多少魚。就算他們向魚販討教,能叫妳為了利益少買嗎?根據我的經驗,用3升水養1厘米長的魚比較合適。如果妳的魚缸裝了65,438+000升的水,妳可以養兩條65,438+00分米大小的魚,8條5-6分米大小的魚(比較窄)。

金魚在更大的空間裏更加活躍,強壯,色彩豐富。密度過大容易導致缺氧,水質惡化,是金魚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3.如何餵養。小缸養魚最需要註意的是控制投餵量,每天壹至兩次,在5至10分鐘內食用為宜。雨天少餵,晚上不餵。魚在消化食物時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下雨天和晚上,氣壓低,所以水中溶解氧低。在這種情況下,餵魚可能會導致水中嚴重缺氧,使魚死亡。死魚大多發生在夜間,水中嚴重缺氧是主要原因之壹。

4.誘餌必須幹凈。投餵不幹凈的餌料容易導致魚病。建議購買專業公司生產的名牌冷凍生鮮食品,如紅蟲、豐年蝦等,輔以豆類、蔬菜等,保持營養全面。雖然金魚最喜歡活的食物,但活的食物生長在汙染的水環境中,所以放進去要小心。

5.保持水的清潔。金魚吃得多,消耗的氧氣多,排出的廢物多,這些都會汙染水質,滋生病菌,導致金魚病死。為了保持水的清潔,應該安裝壹個過濾器,當離析物從圓筒底部泵出時,每天應該更換十分之壹或稍多壹點的舊水。可以采用帶曝氣設計的過濾,過濾和曝氣同時進行,既凈化水又補充氧氣。

6.不要將油帶入水中。油汙會浮在水面隔絕空氣,使水中的氧氣得不到補充,導致金魚缺氧死亡。吃肉或在手上塗護手霜會將油帶入水中,應小心避免。

7.壹次換水不要太多,會導致水質不適。水質包括pH值、硬度、余氯、溶解氧、硝酸鹽、硫化物、蛋白質、濁度。金魚已經適應了在原來的水質中生活,全部換水,突然改變了水質,所以金魚不能適應,患了水不適應癥。

如果需要釀底洗缸,也要留壹些老水。清洗氣缸後,將水放回氣缸,然後添加新水。

8.不要劇烈改變水溫。金魚可以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生存,冬天仍然可以在冰下生活。只要不暴曬,它們在熱天也能正常生活,但如果氣溫急劇變化,它們就會生病或死亡。魚販的水溫冬天降到5度甚至更低,夏天30度以上是常事。當妳買魚的時候,妳要註意水族箱的水溫和妳的魚缸的水溫。偏差不能太大,壹般在4度以內是允許的。

如何在小魚缸裏養花,又能在魚缸裏養魚,不適合養小金魚,原因如下:1。小金魚壹般都是養殖場淘汰下來的魚苗,本身體質就差,魚商那邊壹般也不好好對待,容易死。2.小魚缸水量小,沒有過濾設備和恒溫裝置,溫度和水質(食物和糞便引起)變化快。

如何用純凈水在小魚缸裏養魚?小魚缸最好放壹兩條魚。每兩三天換壹次水。如果魚比較小,壹次壹條魚壹個飼料就夠了。我沒聽說過有魚餓死的。

魚缸裏放幾塊石頭,最好棱角少的。如果有金魚藻,最好放壹些金魚藻,在魚缸底部撒壹層洗過的細沙。如果不是非得看著魚缸內壁長藻類,就不要弄下來。這是為了產生氧氣,為了防止金魚的眼睛接觸魚缸,還可以提供食物,凈化水質。看的話要勤換水,不要用剛放出來的自來水。妳可以把自來水放在壹個盆裏,隔天用壹次,讓水中的氯跑掉。還有壹招:在水裏放壹點鹽殺菌消毒,在水裏放幾小塊木炭,凈化水質。換水時間長也沒關系。餵魚的時候,魚的數量不能太多,這樣壹套程序下來,魚會很開心。這是我的壹點小經驗,希望對妳有幫助。

記得領養

魚缸如何養魚1,過濾;

利用過濾系統,培養硝化細菌來凈化水。過濾材料壹般選用過濾棉和玻璃圈,過濾棉要經常清洗,使用1個月後要換壹個新的。過濾棉不貴。2塊錢壹個。

2.供氧

這個沒什麽好說的,只是給魚缸加氧。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買超靜音的,比如日本英光章魚泵或者德國韓毅。

3.加熱棒

金魚和熱帶魚都要有加熱棒,用來恒溫。因為溫差太大,魚會得白斑病。加熱棒的功率根據魚缸的大小來選擇。

第四步:餵食

不要太多,每天定時餵壹次,每次3分鐘內吃完。試著買魚食,也不貴。花100買了2斤人工飼料,家裏有20條熱帶魚。大概餵了半年1斤。

5.換水

給魚換水前自來水要晾幹24-48小時,換水時壹定要註意溫度。壹般換水周期為3天至壹周壹次,每次換水量不要超過缸內水量的壹半。壹周最多換兩次。

以上是平時的管理方法,魚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經過壹段時間,妳需要了解壹些知識,比如過濾的形式,硝化細菌,壹些有害物質的濃度範圍,魚病的應急處理方法。

先說開缸:

其實就是消毒、集水、培養硝化細菌的過程。

消毒就是將設備浸泡在鹽水中24小時,鹽水的濃度可以更高。

被困在水裏沒什麽好說的,就是流水24-48小時。

硝化細菌是用來凈化水質的。其本質過程是:魚BB和食物殘渣被氧化產生有毒物質氨(即氨,NH3),被第壹硝化細菌分解成毒性較低的亞硝酸鹽(NO2),亞硝酸鹽被第二硝化細菌分解成幾乎無毒的硝酸鹽(NO3),最後硝酸鹽被缸內部分厭氧菌分解成氮氣。因為氮不溶於水,最後升華到空氣中。這就是整個硝化過程,看似簡單,實則相當復雜。

如何培養硝化細菌?

首先要有足夠的菌床——玻璃環。玻璃環的數量是水體積的3%-5%,當然越多越好。

其次,要有過濾系統來存放玻璃環。而且提供硝化細菌生存所需的食物、水、氧氣等。

現在我們指定如何做:

第壹天:被困在水中24小時

第二天:加入2-3條健康的魚(當然要看魚缸的大小),將魚過熱、澆水、消毒後放入缸中,加入硝化細菌(粉末10g,液體15ml)倒在濾面上。

第三天到第六天,魚缸會起霧,這是水中漂浮的細菌。沒關系,過幾天就清楚了。有時候第二天可能就清楚了,但是妳要等到第六天才能做下面的操作。在這四天裏,如果第二天是陰天,適當換水。此時硝化菌已經初步形成,但還不穩定。

第七天到第十四天,餵魚,這周換五分之壹的水。魚食可以在1-2分鐘內吃完。主要是為硝化細菌提供食物(也就是魚BB和食物殘渣)。

從第十五天到第三十天,如果前壹周魚和水沒有問題,現在魚可以吃兩倍的量,基本上3分鐘左右就能吃完。而且可以適當多加幾條魚,不要太多。還是每周換五分之壹的水。

30天後,硝化菌基本穩定,可以加入主魚。

以上是壹套完整的開缸流程,最重要的關鍵詞是“時間”。不要太久,耐心點。最後說壹下新魚到家後的處理流程。

魚到家後,壹定要過熱、澆水、殺菌。

超溫就是不打開包裝就把包裝袋和魚放在魚缸裏。夏天20分鐘,冬天30-45分鐘。

過水後,打開包裝袋,用夾子固定在缸壁上。然後將罐中的水加入袋中,* * * 5次,間隔10分鐘,加水量為袋中水的五分之壹。

殺菌就是最後壹次通水的時候加壹些大鹽。先用壇子裏的水把大鹽融化,然後倒進袋子裏。

最後,把魚放進罐子裏,把袋子裏的水倒掉。

保持水質並提供食物。這是養魚唯壹需要做的兩件事。具體做法要根據實際情況。

這樣,用自來水在小魚缸裏養觀賞魚,總是會死的。我30年的養魚經驗,養的時間最長,10年後還是死了。所有的魚都有壽命。有些小熱帶魚養的很好,三年就到頭了。

不要追求讓魚活著,要想辦法不讓它們無緣無故的死,不讓它們意外的死。

這就把如何養魚的命題變成了如何養好觀賞魚。個人認為,要養就要給它們壹個相對理想的生活環境。自來水可以接觸到氯,小水箱也可以安裝過濾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