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種補氣血的食品
1,葡萄
葡萄味甘酸,歸脾、肺、腎經。葡萄能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適用於血虛便秘、脾虛食少、脾虛食少。
2.阿膠
《中藥學》屬於肝、肺、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主治血虛、力竭咯血、嘔血、便血、血痢、妊娠出血、崩漏、陰虛失眠、肺虛幹咳、虛風內動驚風。"
3、紅棗
紅棗有保肝、健脾、降膽固醇、升白細胞、抗過敏的作用。
4.黑芝麻
有壹個最簡單的方法。大多數黑色和紅色的食物都有補血的作用。黑色食物入腎,有助於腎臟藏精納氣。腎藏精,精生髓,髓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腎。至於紅色食物補血的理論,來源於“形以形補,色以色補”。
5、龍眼肉
益心脾,補血益氣。對氣虛、心血不足、心悸失眠有療效。如果心脾血虛,面色晦暗,疲乏無力,食欲不振,便溏,可以用桂圓和紅棗壹起煮粥來補充。如果記憶力差,睡眠不好,就容易產生恐懼感。這是缺乏努力的表現。可以自己做龍眼膏:龍眼肉500克,白糖500克,將龍眼肉搗碎,用白糖攪拌均勻,蒸成糊狀,早晚用壹勺溫開水送服。
2.補氣血吃什麽好?
1,花生紅棗粥
材料:糯米400克,花生仁100克,大棗50克。
做法:將鍋大火,加水,放入花生燒開,然後倒入幹凈的糯米和適量的水,燒開後放入紅棗,再用小火煮至大米爛成粥,加入紅糖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糯米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和澱粉等。它營養豐富,是壹種溫暖強壯的食物。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等營養成分,具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紅棗富含維生素A、C、E、胡蘿蔔素、磷等礦物質,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
2.紅棗桂圓茶
材料:大頭棗4個,桂圓5個(其中兩個已打碎去殼),枸杞壹把。
做法:紅棗洗凈,切塊;枸杞洗凈;龍眼2個殼,3個破殼;將以上三種材料放入茶壺中,用開水沖泡。
功效:大棗含有豐富的鈣和鐵,對防治骨質疏松和產後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常患骨質疏松癥,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和女性易患貧血。大棗會對它們產生理想的治療效果,其效果通常是藥物無法比擬的。
3、木瓜紅棗蓮子蜜
配料:木瓜、紅棗、蓮子、蜂蜜、冰糖。
做法:紅棗、蓮子加冰糖煮熟;將木瓜剖開去籽,將紅棗、蓮子、蜂蜜放入木瓜中,籠蒸,即可食用。
功效:木瓜是眾所周知的美白食品,其維生素A含量極其豐富。中醫認為,木瓜味甘、性平,能幫助消化、健胃、美容、滋補、催乳,對消化不良或便秘的人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在美容食療中,木瓜可以和牛奶壹起吃,也可以用來做菜或煮粥。紅棗是調節內分泌、養血養顏的傳統食品。如果和蓮子壹起吃,會增加調經、益氣、滋補身體的功能。
應該吃什麽補氣血?文中的邊肖為大家整理了壹些能補益氣血的食物和食療偏方。如果妳屬於氣血兩虛的人,可以多吃文中提到的食物。
3.氣血不足怎麽補?
1,調理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在靈樞厥氣中,認為血液是由脾胃運化生成的,所以如果治療血證,需要註意調理脾胃!
飲食調理可以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大麥等食材,健脾益胃。此外,“參芪舒茶”也可煎服:取黨參5克、黃芪5克、白術3克、山藥3克、升麻3克,取其煎液400克,花茶5克,飲至淡,有健脾益氣、升陽止瀉之功效。
2、滋養肝血
中醫認為“肝郁導致脾虛”,肝臟藏血,有助於脾胃運化,所以滋養肝血也是調理氣血非常重要的壹步。
暴怒的情緒會傷及肝脾,導致氣血虧損,所以要註意記得要生氣,不要熬夜,多註意睡眠,“見血久”。經常用眼的人也需要註意眼部保養,防止氣血流失。
3.吃藥膳
藥膳是常用的補氣血方式,見效快。補氣可以吃“四君子湯”。取人參10g,白術9g,茯苓9g,炙甘草6g,與羊肉同燉。可以用“四物湯”補血。取白芍9克、當歸9克、熟地黃9克、川芎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時空腹服用。(本文旨在科普,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例外的是,中藥中也有壹些補氣養血的佳品,如當歸、川芎、熟地、枸杞、黃芪等。,這些都有很好的調節人體氣血的作用!
4、遠寒邪
中醫認為“血是溫的,血是冷的,是凝固的”。寒邪會使血液停滯,導致經絡和血液生化不暢,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
要註意遠離寒邪,冬天註意保暖,夏天不要貪涼,經常用溫水泡腳,經常做個按摩,對身體更好!
5.多運動
鍛煉對健康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經常鍛煉的人,臉色紅潤有光澤,看起來充滿活力。這是因為運動有助於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供身體使用,還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充盈!
我們在選擇運動的時候最好選擇壹些慢的運動,記住劇烈運動,比如慢跑、遊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等。這樣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如果氣血充足,氣血充盈,氣血旺盛,經絡通暢,則百病不生。所以氣血也是養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