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我國十種荔枝分別是在什麽時候成熟?

我國十種荔枝分別是在什麽時候成熟?

我國荔枝主要產自廣西和福建,著名的荔枝品種有三月紅、圓枝、黑葉、掛綠、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紅、蘭竹、陳紫。那麽這十種荔枝分別是在什麽時候成熟呢?吃多了會怎麽樣呢?據荔枝食客王婉兒透露,這十種荔枝的成熟時間依次從3月下旬到7月下旬。荔枝火氣很大,有些人吃多了會爛嘴巴或流鼻血。廣東人有壹句話,壹只荔枝三把火。本身火氣大的人吃了十來個就會有反應。另外,痛風、糖尿患者尤其不宜多吃。

壹、市場上常見的額荔枝品種,3月下旬成熟的有:三月紅

農歷3月下旬成熟,上市早,故名三月紅。屬最早熟種。主產廣東的新會、中山、增城等地。果實為心臟形,上廣下尖;龜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縫合線不太明顯;皮厚,淡紅色;肉黃白,微韌,組織粗糙,核大,味酸帶甜,食後有余渣。

二、5月下旬或6月上旬成熟:圓枝

又名水東或水東黑葉。分布於廣州市郊和珠江三角洲各縣。因適宜水多栽植且葉片尖長,近似黑葉而較薄而得名水東黑葉。果實短卵圓形,肩邊高邊低;龜裂片略平寬,不刺手,排列規則,應深紅色,果肉軟滑多汁,甜中帶酸,微香。

三、6月中旬成熟:黑葉

又名葉枝、烏葉。因葉色濃綠近黑而得名。廣東、福建、廣西都有栽培。果實短卵圓形,

果頂渾圓或鈍,果屬平;皮深紅色,殼較薄,龜裂片平鈍,大小均勻,排列規則,裂紋和縫合線明顯;肉質堅實爽脆,香甜多汁,多數為大核。較耐貯存。

四、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掛綠

掛綠為廣東增城荔枝中的優等品種,也是廣東荔枝的名種之壹,封建時代列為貢品。《嶺南荔枝譜》記述:其果蒂旁壹邊突起稍高,謂之龍頭;壹邊突起較低,謂之鳳尾。熟時紅裝相間,壹綠線在貫到底,改名。果實大如雞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紅帶綠色;龜裂片平,縫合線明顯;肉厚爽脆,濃甜多汁,入口清香。

五、7月上旬成熟:淮枝、桂味、糯米糍

1、淮枝

又名密葉、鳳花、古鳳、懷枝、槐枝。果實圓球形或近圓形,蒂平;果殼厚韌,深紅色,龜裂片大,稍微隆起或近於平坦,排列不規則,近蒂部偶有尖刺,密而少;肉乳白,軟清多汁,味甜帶酸,核大而長,偶有小核。宜幹制。

2、桂味

又名桂枝,因帶桂花香味而得名。其特征為果實圓球形,果型較黑葉要小,果殼淺紅色,薄而脆;龜裂片突起小而尖,刺鋒尖銳刺手,從蒂膊兩旁繞果頂有圈較深環溝;向黃白柔軟飽滿,核小,味很甜。

桂味有全紅及鴨頭綠兩個品系,其中以鴨頭綠為上品。鴨頭綠與全紅的區別在於鴨頭綠成熟時,在淺紅色的果殼上有壹個綠豆般大小的綠點。

3、糯米糍

又名米枝。主產廣州市郊區羅崗和新塘,其次是增城、從化、東範等地。果實為心臟形、近圓形,果柄歪斜為其品種特征。初上市黃臘色,壹旺期鮮紅色。龜裂片大而狹長,呈縱向排列,稀疏,微凸,縫合線闊而明顯;果頂豐滿,蒂部略凹;肉厚,核小,陶色黃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達20%,味極甜,香濃,糯而嫩滑。

五、7月中旬成熟:元紅、蘭竹

1、元紅

又名皺核。主產福建福州市閩侯縣。果實為心臟形,果頂豐滿;果梗長;果皮紫紅色,龜裂片小,中央有小刺,縫合線不明顯;肉較薄,乳白色,核大小不壹,味甜帶酸。

2、蘭竹

主產福建龍海、南靖、漳州等地。有紅色和青色兩個品系。果實為心臟形,果型豐滿;果梗細;龜裂片中大無刺;應較薄,核大小不壹,大核居多;陶乳白色,味甜而酸,品質中等。適宜制罐頭和制幹。

六、7月下旬成熟:陳紫

為福建荔枝的優等品種。成熟時散發出陣陣幽香。莆田、仙遊壹帶最著名。蔡襄《荔枝譜》記述:此品種初為陳氏八家所栽,果皮熟時紫紅色,故名。

果實短卵圓形,龜裂片瘤狀突起,細小,中央有小刺,縫合線和裂紋不明顯;肉厚板小,人口漿波四濺,味甜中微酸。20世紀初已為美國所引種,在澳洲南部栽培也頗多。

從這些常見品種的成熟時間中,我們可以看出,集中6、7月份成熟的荔枝品種最多。因而,關於荔枝什麽時候成熟,我們要依據品種及產地的不同來看。

可見不同品種荔枝成熟季節及時間都是不同的,當然在口感和營養價值上也會有所差異。

附:適度吃荔枝的好處

好處1:荔枝所含豐富的糖份具有補充能量,神疲等癥狀;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好處2: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欲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