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在山的這壹邊,外婆家在山的那壹邊。我走了半天。因為交通不便,每次回外婆家,媽媽總是不願意帶我壹起去。我覺得我走得慢,我很煩。最後,在外婆的再三叮囑下,每到過年,媽媽都會帶我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我都興奮得整夜睡不著,第二天天不亮就會吵著爸媽早點走。
經過長途跋涉,整個人疲憊不堪,心慌意亂,但見到奶奶的那壹刻,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奶奶!”我激動地叫道:“哎呀,誰家的乖孫女這麽可愛!”“奶奶抱著我,壹邊親吻壹邊激動地說。”當然,奶奶的孫女太可愛了!誰的孫女能比得上奶奶的孫女!"七歲的我很自豪的回答. "哦!原來我的寶貝孫女這麽可愛!“奶奶以前經常捏我的鼻子。”當然啦!奶奶這麽漂亮,我不可愛,怎麽行!”我高興地說,見到奶奶真好!
在奶奶家休息了壹天,大人們都出去幫奶奶幹活了,農村永遠有做不完的農活。結果家裏就我和奶奶兩個人,留在家裏的人卻玩得不盡興,負責午飯。經濟不好的時候,溫飽永遠是個大問題,所以各家長輩總會變得花裏胡哨,用有限的材料做出最美味的菜肴。“奶奶,今天吃什麽?我會幫妳的!”“推豆花,妳媽小時候最喜歡吃我做的豆花,但是她自己學不會。”奶奶老了,想起年輕時的事,總有說不完的話。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在我們那裏推豆花是壹件大事,因為很麻煩,技術很復雜,沒有機器幫忙。奶奶在說話的時候把三五顆泡好的黃豆放進了石磨的洞裏。人們不得不站在石磨旁邊,用人力推石磨。跑了四五圈,他們覺得黃豆都快磨好了,奶奶只好去抓些黃豆。整個過程平穩流暢,但我知道這需要時間去體驗。
“幫奶奶推豆花挺累的。妳能做到嗎?”“當然!”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哼,奶奶瞧不起人,就等著看我的表現吧!””我心裏壹黑,奶奶滿臉不滿的看著我堵住我的嘴。我被寵壞了,無奈地笑了。”那就好,嗯,先給奶奶燒壹鍋水,然後找個紗布包,把鐵鍋洗幹凈,給奶奶帶兩個大盆。“奶奶就像倒豆子壹樣。她壹下子嘰嘰喳喳說了很多,臉都蒙了,有些受不了。但我心裏不肯放棄,咬緊牙關堅持下來,然後站在壹旁看著奶奶像變魔術壹樣把黃豆變成豆花。用紗布袋擠豆汁,將豆汁倒入鍋中加熱。時間到了,點石膏水豆腐。看著這壹切,我眼花繚亂。當時覺得能把豆腐點的跟奶奶壹樣整齊的女人最厲害。
“好了,妳完了!”奶奶認真的看著鍋裏已經成型的豆腐腦,滿意的嘆了口氣。而我已經氣喘籲籲了,我在想,我再也不推豆花了。壹點都不好玩。這時候,我終於明白了:好奇害死貓。沒把貓打死,卻把貓累死了。
好的豆花自然是用好的蘸水拌出來的,油辣的籽配上自制的青椒、蔥、香菜、姜。根據不同的口味和不同的比例,制作出了壹款美味的豆花飯。
“吃飯了!”壹股熱氣夾雜著豆花的清新和純凈,濃郁而香甜。“啊!好香,我奶奶是奶奶,做出來的豆花比我媽做的還好吃。”壹小塊豆腐浸在水裏,油乎乎、刺鼻的籽香遇上了豆腐的涼意,再加上各種調味品的味道,構成了記憶深處不可磨滅的痕跡。壹大家子圍坐在餐桌旁,陣陣歡聲笑語不斷傳來,感嘆生活的艱辛,感謝生活的美好。他們仍然每天早起努力工作,但他們始終相信越努力越好。生活的艱辛從未阻止人們奮鬥和希望進步,憧憬美好的明天。
逢年過節,豆花是奶奶必點的菜,也是大家最愛吃的菜。它也是壹種記憶和向往,壹種食物,有時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滿足他們的饑餓,也是壹種記憶。舌尖上的味蕾觸碰到記憶的味道,生成展現那個時代和時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