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北京面人的來源

北京面人的來源

捏面人這種手藝流傳到如今總有二三百年了。傳說它和劉墉還有點兒關系呢。

劉墉在北京當官,但並不是老北京人,他的老家是山東省說在廚房裏有個大師付,也姓劉。這壹年從老家來了個親戚,姓王,有四十多歲了,大家都叫他,自從他父親做官後才在北京安了家,因此家裏的管家。差人大多數是從山東老家帶來的。單老王,是山東荷澤縣人,因為家鄉年景不好,想到京城的劉師付,於是就來投奔了。劉師付孤身壹人,住在劉府的下房裏,老王投奔他,也住在了下房,幫助幹些雜活。

有壹回,老王幫助揉饅頭,幹著幹著來了興致,他照著山東人過年節的習慣,把饅頭揉成了各種形狀。要說老王的手可真夠巧的,壹疙瘩面在手裏揉揉捏捏,有的就成了仙桃,有的成了朵花。他又用壹個小木梳在揉好的面團上壹壓壹挑,壹會兒做成壹條小魚,壹會兒又做好壹只蝴蝶,上鍋壹蒸形狀壹點兒不變,往飯桌上壹端,引得劉府的家眷們拿在手裏仔細地瞧,反復地看,競舍不得吃了。劉墉也覺得挺有意思,就問這是誰做的,當然也免不了稱贊幾句。

劉師付回去對老王壹五壹十地說了,老王聽說劉大人誇他,更來了精神,就想再露壹手。他找了些江米面、精米面和好蒸熟,捏成了大丫頭、小小子、雞、狗等模樣,又找來了胭脂和染料,給這些小玩意兒上了壹點色,這麽壹來可又中看多了,老王托劉師付把小玩意兒分送給劉府的內眷們,這更引起了大家的誇贊,可巧劉墉又看到了,他的興趣也來了,就讓劉師付去傳喚老王,要跟他聊聊。老王聽了別提多高興了,跟著劉師付來到上房。劉墉問他怎麽學的這點技藝,老王回答說:“俺們家鄉窮,過年節時家家要互相走動走動,總得帶點禮物啊!可是哪買得起點心呢,就把面捏成各種玩意兒,蒸熟了當禮物。那是哄孩子玩的,我也是跟別人學的。”劉墉問他:“為什麽用江米面做呢?”老王回答說,“老大人,您老可知道,這江米面不愛壞,給小孩子做的玩意兒總得讓他能玩些日子才好啊!”劉墉點頭說:“好,想得倒挺周到的,妳還會捏別的嗎?”老王回答:“ 還能湊合捏壹些花樣,不知老大人喜歡什麽樣的?”劉墉指指墻上掛的八仙上壽的畫說:“這上面的人物妳能捏嗎?”老王認真地看了看畫上的人物,點點頭說:“可以試巴試巴。”

老王辭別劉墉回到下房,用心地捏了兩三夭,還真把八個人物捏出來了。劉塘壹看,嘿!蠻有精氣神兒,十分高興地說:“老王啊,妳不是想找個營生嗎?我看妳就下心鼓搗這玩意吧。做好了,拿到大街上,廟會上去賣,也能賺錢啊!”老王驚訝地問:“這也能賣錢?”劉墉點頭說:“可以試試嘛,不過我給妳出點兒主意,把面人捏得更精致些。”他告訴老王,為了能保存長久,可以在面裏加上蜂蜜。他還讓老王用沖的各種顏料的水來和面,再分別蒸熟,這樣面本身就帶色,比捏好了再上色可能要好看得多。

這壹番話把老王說得心竅大開,高興得直給劉墉打躬作揖。老王回到下房,就按劉墉教的辦法去做,狠下了陣子功夫琢磨怎麽把人物捏得更像。他又試著做了幾件工具,像用竹子做的圓撥子、扁撥子,用鐵片砸成的各種小剪子等等。有了可手的工具,幹起活來就方便多了。不到壹個月的功夫,老王的技藝大長,他捏了壹套帶色的八仙人,用盤子托著送給劉墉看。這回可和上次捏的八仙人大不壹樣了,八個人物面目清晰,神態各異,又加上配上的各種顏色,更顯得活靈活現。江米面蒸熟後本身就發亮,再加上蜂蜜,簡直是半透明了,八個仙人賽過那牙雕玉刻。

劉墉拿起面人端詳了好久,連連誇道:“好,好,太妙了!”猛然他想起壹件事,不久皇上的壽辰又到了,往年皇上慶壽,大臣們都紛紛獻壽禮,壹花就是成千上萬兩的銀子,劉墉為這事可傷透了腦筋。他想,這回我何不就用面人作壽禮,既好看又省錢,於是,他對老王說:“我想把妳的手藝派個用場,妳能不能再把這八仙人捏大壹些?”“老大人,您說要多大的?”老王問。劉塘用手比劃著:“有尺把高就行。”“好,我試試。”老王又回去捏。三天以後,真給捏出來了,而且又別出新裁捏了個老壽星。好嘛,九個面人整擺滿了壹張大桌子,看上去真是漂亮極了。劉墉很是高興,告訴老王讓他等好消息,日後準讓他出名。

乾隆皇上壽辰這壹天,劉墉命人準備了壹個朱漆描金的大擡盒,把九個面人壹個個擺放在裏面,上邊蓋壹塊大紅綢子,由兩個家人擡著直奔皇宮而來。

皇宮裏這時已經是鼓樂喧天,熱鬧非常。乾隆高登禦座,接受王親貴族,文武大臣們的叩拜獻禮,壽堂上排滿了禮物。

大家看見劉墉遠遠地走上殿來,在他身後,兩名家人擡著個大擡盒。在場人部在想;往年劉墉送的壽禮頂邪門兒了,今年不知他又出什麽花點了,可得好好瞧瞧。

劉墉來到乾隆面前,行大禮拜壽。乾隆問:“妳給我帶什麽禮物了?。劉墉笑嘻嘻地回答:“今年臣的壽禮與過去大不相同,萬歲請看——。”他回身命家人把大擡盒放到大案旁,然後壹件件取出放在桌上。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九個仙人光彩奪目,壓倒了所有的禮品,人們不由得奇怪起來:劉墉哪來的錢購置這麽貴重的東西?

乾隆忍不住問:“劉愛卿,妳這些東西用了多少銀子買的了”劉墉笑笑,伸出壹個巴掌,乾隆說:“噢,五千兩!”劉墉搖搖頭。“是五萬兩?”劉墉又搖搖頭。“那到底用了多少啊?”劉墉壹字壹字地說道:“白-銀-五-兩。”

“ 啊?”大家又呆住了,都搖頭不信,乾隆也不相信,問道:“可是真的?妳可不能欺騙聯。”“當然不假。臣豈敢與萬歲爺作耍?”乾隆說:“妳送這壽禮是玉的還是牙雕的?”劉墉搖頭說:“都不是,這是用面捏的。”人們更不信了。劉墉把手壹伸說:“不信,請到跟前仔細看看。”

乾隆好奇地打量壹番,果真不像玉雕也不像牙雕。忍不住伸手拿起壹個,嘿,還挺輕,而且很柔軟,確實是面捏的。他轉過臉對劉墉說:“這是誰做的?手藝真高啊!”劉墉答道;“是臣的壹個姓王的鄉親。”乾隆笑了說:“妳們山東府可真出能人啊!” 劉墉施禮說道:“謝萬歲爺誇獎。”乾隆又說:“五兩銀子買這麽多禮物,妳真有辦法。不能讓妳破費,聯加倍賜還給妳吧!”說罷哈哈笑了。大禮已經參拜完畢,乾隆回後宮去了。

等乾隆壹走,王親貴戚、眾大臣壹窩蜂地圍上來,對著面人壹通相面,紛紛贊嘆。有個駙馬想給老娘送壽禮。要出大價買壹套八仙人。

劉墉回府後,叫過老王說:“妳可以說是小喇叭隔著墻吹——名聲在外了。現在有人出價買妳捏的八仙人了。我把剛才從萬歲爺那兒得的十兩銀子交給妳,妳到外面租處房子,大膽地做買賣吧。”

老王喜出望外,趕快給劉墉磕頭道謝,打這兒以後,他還真的幹起來了。官府,大宅門接長不短地找他,讓他給捏面人。

人們都說這老王是喝了磨刀水——內秀。他除了捏八仙人之外,又琢磨著捏出了許許多多人物,什麽孫猴、豬八戒、關公、張飛……,花樣越捏越多,手藝也越幹越精。有人來訂貨,他就在家裏捏,空閑時候,他就準備壹個小木箱、小方凳到大街上去捏”他不貪財,給點錢就賣,有賺頭就知足。日子長了,手頭上也多少積蓄了倆錢,就把老家的老婆,孩子接到北京住下。壹來二去,老王年紀大了人也老了,為了不讓手藝絕了,給孩子留下個飯碗,就把手藝傳給了兒子,還收了幾個從老家來的窮鄉親的孩子做徒弟。捏面人這門手藝也就壹代壹代地在北京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