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艾條
艾條灸簡稱艾灸,大致可分為穴位灸、局部艾條熏蒸和全身艾條熏蒸。
施灸時距皮膚10~30mm,直至皮膚溫熱發紅。
穴位艾灸
點燃壹根艾條後,在穴位上方約10~30mm處進行熏灸或燒灸,壹般每個穴位約10分鐘,直至皮膚溫熱發紅,無灼痛感或灼傷皮膚。艾灸方法分為溫和灸(艾條壹端點燃,對準待灸穴位或患處)和旋灸(艾條壹端點燃燃燒)。而是左右均勻移動或反復旋轉進行艾灸治療)和鳥啄灸(艾條的點燃端不固定在距施灸部位皮膚壹定距離處,而是像鳥啄壹樣上下移動)。
也可配合各種艾灸器使用,如溫灸盒、溫灸架等,主要用於固定艾條,使用方便。
艾條的好處
做壹個“人工智能”的伴侶
艾灸:艾灸卷成柱狀,可分為無煙艾條和煙熏艾條。熏艾條比無煙艾條威力更大,效果更好。艾灸棒比艾灸盒和艾灸杯更有效,但是壹般需要用手掛灸,很考驗臂力,而且背部很多穴位不能碰,壹不小心就非常容易掉下來燙傷。最好選擇5年以上的艾條,時間越長藥效越強。
艾灸棒:又稱溫筒灸或溫灸棒,是用金屬等材料制成的圓柱形灸具。大小不壹,小的可以直接塗在臉上。施灸時,將艾條或艾條放入灸棒的小筒內,點燃後放在穴位上,可直接與皮膚接觸,不易灼傷。不過效果比直接點艾條略弱。
艾灸盒:艾灸盒可以裝艾條,點燃後放在身體相應部位。它體積小,便於攜帶。按類型分為單孔、雙孔、三孔、六孔灸盒;也可根據施灸部位分為腰、腿、背、腹灸盒。可以從點兩個洞開始,盡量適合自己的熱度,避免燙傷。單孔雙孔灸盒適用於手、足、頭,四孔以上適用於腹、背、肩。
艾灸鍋:用金屬(壹般是黃銅)制成的小圓鍋,可以直接點燃艾條放入艾灸鍋內,然後在上面墊上隔片(毛巾)直接綁在身上進行艾灸。沒有掉灰或者發艾條的麻煩,但是艾灸罐和艾條盒相比,對準穴位的準確性稍差,熱度也較弱。
艾的美就是這麽簡單。
祛除黑眼圈:中醫認為,黑眼圈是由於火虛、腎水不足所致。可用艾條或艾絨灸水穴、脾穴、三陰交穴、足三裏穴、命門穴、腎穴,每天15~30分鐘。
收緊眼袋:中醫認為,眼袋是脾失健運所致。可以每天或隔天艾灸三陰交、關元、合谷、太陽穴15~30分鐘。
膚色差:中醫認為,膚色蒼白是氣血不足、氣滯血瘀所致,可艾灸雪海穴、三陰交穴。膚色暗沈是肝功能不好造成的。用隔著姜片的艾條艾灸神闕穴和足三裏穴,每天或隔日各20~30分鐘。
痤瘡:過多食用油膩、甜食,導致脾胃濕熱,肺經積熱。艾灸可在曲池、合谷、足三裏、中脘、中伏穴,每日15~30分鐘。
面部浮腫:面部浮腫是三焦受阻所致。艾灸心俞、足三裏、湧泉穴,每天15~30分鐘。
黃褐斑:與肝腎不足,脾胃受損有關。可以艾灸百會、柏楊、下關、足三裏,每天15~30分鐘。
這樣的“ai”更完美!
投入:在活動的時候,壹定要靜下心來,專註於感受熱量的傳遞,這樣才能充分補充體內的正能量。
艾草餅泡腳:將艾草餅放入開水中浸泡,然後加入適量冷水調節溫度,將雙腳放入艾草湯中浸泡20~30分鐘,用指甲按壓大拇指三上穴3分鐘,可溫暖身體,緩解疲勞,緩解不良睡眠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