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種類和名稱有:箬竹、孝順竹(觀音竹)、鳳尾竹、花孝順竹、青皮竹。
1、箬竹
灌木狀或小灌木狀類。竿高0.75-2米,直徑4-7.5毫米;節間長約25厘米,最長者可達32厘米,圓筒形,在分枝壹側的基部微扁,壹般為綠色,竿壁厚2.5-4毫米;節較平坦;竿環較籜環略隆起,節下方有紅棕色貼竿的毛環。
箬竹屬陽性竹類,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宜生長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氣、微酸至中性土壤。地被綠化材料,河邊護岸,公園綠化。
2、孝順竹(觀音竹)
孝順竹,禾木科刺竹屬。灌木型叢生竹,地下莖合軸叢生。竹稈密集生長,稈高2~7米,徑1~3厘米。幼稈微被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梢稍彎曲。
枝條多數簇生於壹節,每小枝著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原產中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多生在山谷間,小河旁。長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長。山東青島有栽培,是叢生竹中分布最北緣的竹種。
3、鳳尾竹
叢生竹,為孝順竹的壹種變異。它的株型矮小,綠葉細密婆娑,風韻瀟灑,好似鳳尾。支幹纖細,竹竿上端由於枝繁葉茂,幹細。枝稈稠密,纖細而下彎。葉細小,長約3cm,常20片排生於枝的兩側,似羽狀。竹稈及枝為實心或近實心者稱為“觀音竹”,空心的則稱為“鳳尾竹”。
原產中國南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曬,怕漬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於0℃。
鳳尾竹株叢密集,竹幹矮小,枝葉秀麗,能夠吸收甲醛,凈化空氣,常用於盆栽觀賞,點綴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於制作盆景或作為低矮綠籬材料。在中國的長江以南各地,日本、印度都有栽培。
4、花孝順竹
別名:小琴絲竹。叢生竹,稈高2-8m,徑1-4cm。新稈淺紅色,老稈金黃色,並不規則間有綠色縱條紋。叢態優美且稈色秀麗,為庭園觀賞或盆栽的上佳材料。
5、青皮竹
青皮竹,別名:篾竹、山青竹、地青竹(廣東)、黃竹、小青竹、廣寧竹(南粵民間又稱為:晾衣竹、高竹、搭棚竹、紮蔑竹)。
分布在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臺灣、湖南、福建、雲南南部, 相當於北緯25度以南地區, 其分布範圍內年均溫18~ 20℃, 年降雨量1 400 mm 以上都能生長良好,好生於土壤疏松、濕潤、肥沃的立地;河岸溪畔、平原、丘陵、四旁均可生長(尤其是江河兩岸、盆地和平原沖積土上生長最好)。
適生於溫暖濕潤之氣候環境中。主產於廣東, 以廣寧縣最多, 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青皮竹中心。浙江、江西有引種, 能耐23℃低溫, 適應範圍遠遠超過其自然分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