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評估是護理程序的第壹步,是護士通過閱讀病歷、與患者或其家屬交談、觀察和體檢等方式收集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信息的過程[3]。護理評估是否準確、全面,直接影響護士工作的準確性。因此,護士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前,首先要評估患者當時的病情是否允許,患者是否有不適和焦慮情緒,患者目前是否需要護士的教育,教育的時間是否合適。
2 .掌握臨床疾病健康教育路徑的輪廓
健康教育的路徑是以表格的形式制定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內容,主要針對兩類患者。非手術患者包括入院指導、檢查、治療和護理相關知識指導、飲食指導、生活護理指導、康復指導、出院前指導和出院當天指導。手術患者包括入院指導、與檢查、治療、護理相關的知識和配合指導;指導床上如廁,深呼吸,有效咳痰;說明術前準備的意義和配合要點;介紹手術日的準備程序和配合要點;介紹術後疼痛的表達和緩解方法;指導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臥床鍛煉;飲食指導、生活護理指導、康復指導、出院前指導、出院當天指導。在實施過程中,要註意根據實際情況增減內容,不能千篇壹律,否則達不到個性化的任務效果。
3 .把握實施時機
值班護士根據患者病情和醫生的治療方案,適當提前或推遲健康教育是正常的。為了更好地指導我院低年資護士在使用健康教育路徑時的工作,制定了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參考機會(見表1)。表1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參考機會(略)
4.傳教對象的選擇
對於壹些意識清醒、善解人意、合作的患者,護士可以直接對患者進行教育。對於需要患者家屬配合的,如飲食指導、出院指導等,可以選擇患者和家屬共同教育。但是面對孩子和老人,患者的陪護可能每天都要換,護理人員在教育過程中也會不斷給大家解釋,效果並不理想。
5傳教方式的選擇
目前醫院的宣傳教育方式大多是口頭宣傳,並輔以壹些文字和地圖。對於壹些特殊的病房(愛嬰區),我們會配合壹些視頻,對孕婦進行母乳餵養、新生兒洗澡、乳房護理等方面的教育。在康復科、骨科手術等病房,護士多采用現場指導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康復運動教育。總之,健康教育的方式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和補充。
6評價方法和技巧
護士在運用健康教育路徑時,應掌握評估和實施的技巧。評價技巧:並不是所有的評價都是直接問出來的,很多評價結果都是通過觀察和推理得出的。因此,護士在對病人進行評估時不僅要關註病人的抱怨,還要在日常工作中觀察病人的病情。實施技巧:護士工作繁忙,沒有專門時間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因此,在工作中要註意實施健康教育的技巧。這是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機會,如護理、治療和查房。護士做好每壹件事,發言後要做好筆記,記好時間,查漏補缺,以便在護理工作中及時有效地實施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