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國能繁母豬41.77萬頭,比3月份的41.85萬頭下降0.2%,連續6個月減少。
與此同時,2022年4月,中國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0.2%,這是自2021年6月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由此可見,生豬價格的反彈是養殖業從“低於成本水平”向“成本線回歸”的轉變,而不是產能不足導致的趨勢性上漲,所以大家心裏要有個打算。
最近豬期貨經過壹個月的快速上漲,5月17突然變臉。主力合約LH 2209 5月19915元/噸開盤後,創下6月2021以來新高,但隨後盤中大幅下挫。
這表明,雖然在養殖戶壓力、能繁母豬產能見頂、國家持續收儲等因素的幫助下,豬價出現明顯反彈,但由於終端豬肉消費需求的緩慢改善,生豬產能總體上仍然充足,豬價回升之路可能壹波三折。
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生豬利潤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復,仔豬價格高企也導致後備母豬的替代和淘汰減少。預計5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將有所回升,國內生豬去產能趨勢將階段性結束,這預示著豬價很難上漲到太高的水平。但隨著國內豬價不斷上漲至“新高”,市場阻力逐漸加大,仍有回落風險。
壹個是市場生豬整體供應將持續寬松,尤其是二次育肥增加,導致市場標準豬數量增加,生豬體重增加。另壹個是國內飼料成本仍然較高,養殖端很難繼續壓杠。隨著生豬陸續盈利,養殖端情緒漸濃,大型豬企高價出逃情緒可能加劇;最後壹個是隨著盛夏季節的到來,肥豬肉的市場需求較差,消費約束可能會越來越猛。但由於養殖端高溫高濕的影響,豬場疾病可能會增多,屠宰恐慌會增加。
所以基於市場多方面的博弈,豬價還是會回歸市場基本面。預計短期內可能會有震蕩回調的跡象。對於後續的上升趨勢,只有三四季度的消費市場會迎來新的變化。
據豬價系統監測,今日監測的26個省市中,生豬價格上漲1,下跌18,穩定地區占全部監測的69%。生豬市場整體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
從屠宰企業的采購難度來看,屠宰企業采購生豬的難度仍然較大,對高價豬源的采購存在明顯阻力。批發市場明顯受到制約,華南地區存在壹定的‘利空行情’,當地豬企豬價有所下降。
市場情緒壹般,部分企業仍有明顯的壓價情緒。
養殖集團豬價出現下調,而豬企豬價漲幅明顯減弱。領導小組生豬市場出現下調,重點地區豬價出現壹定幅度的下跌,導致高價豬源難以動貨。
北方屠宰企業白條豬出場價格企穩,出貨速度偏弱。
明日豬價走勢預警:綜合近期生豬市場因素分析,預計明日豬價將呈現“平穩溫和震蕩”走勢,部分地區在屠宰企業壓價背景下將出現“下行”勢頭。
以上對豬市的解讀,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交流生豬市場觀點,把握市場動態,收藏分享。我相信,歷經種種磨難,妳壹定會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