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陶瓷工業發展的歷史淵源
從歷史上看,世界陶瓷工業的起源有三大區域:①東亞;②西亞、北非和歐洲;③美國。美國的陶瓷工業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獨立緩慢發現的。東亞陶瓷主要從中國傳播到鄰近的熱那亞、朝鮮(韓國)、日本和東南亞。中世紀歐洲陶瓷的發展主要受中國和西亞的影響。起初,阿拉伯人通過西班牙將伊斯蘭陶器傳入意大利,並在意大利發展成為獨具風格的錫釉裝飾瓷器。然後制瓷技術越過了阿爾卑斯山,法國出現了錫釉軟瓷。直到17世紀,荷蘭的錫釉陶器以模仿中國的青花和五彩而聞名,中世紀的歐洲瓷器在伊斯蘭陶器和中國瓷器的影響下得到發展。雖然幾千年前世界上許多地方就生產了陶器,但瓷器被認為是中國的發明。自14世紀東西方陶瓷貿易開始以來,由於歐洲巨大的貿易逆差,大量白銀流失。為了增加他們的財富,歐洲國家在18世紀加快了陶瓷的發展。歐洲最早的瓷器是德國邁森工廠生產的,後來制瓷技術傳到了意大利、英法等國。
日本陶瓷工業
年,歸化日本的朝鮮人李申平在日本有田發現瓷土,成功燒制出青花瓷,宣告了白瓷時代的到來。日本瓷器真正興盛是在17年的50年代。年,由於清軍的進入,中國陷入戰爭,中國瓷器出口停滯。日本瓷器抓住了機會,成為市場的寵兒。自年以來,日本已成為面向亞洲、波斯灣和歐洲市場的重要瓷器出口國。
時至今日,日本依然是世界級的陶瓷強國。日本的陶瓷藝術比較發達,有相當數量的職業陶藝家。日本日用陶瓷在世界中高端市場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此外,日本在材料科學領域,尤其是高科技陶瓷材料方面,壹直走在世界前列。總的來說,日本和歐美甚至中國在陶瓷材料的研究上差距不大,但是日本在陶瓷新材料的產業上有著絕對的領先優勢。
日本陶瓷工業有以下特點:
①原料方面,由於國內陶瓷原料短缺,日本陶瓷企業從國外進口陶瓷原料的數量逐年增加。比如塑料高嶺土原料需要從韓國和新西蘭進口,進口量已經達到總進口量的50%以上。此外,從英國和中國進口的高嶺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隨著原材料的進口,產品成本增加,迫使企業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在陶瓷原料的開發利用上,日本不再局限於滿足過去普通陶瓷制品的生產,而是更加強調滿足日用陶瓷的使用功能和用途,比如增強陶瓷餐具的抗菌性能,對於衛生瓷強調產品的防汙節水效果。在開發新產品時,他們非常註意提高環境保護的標準和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效果,如計劃和控制釉和顏料中鉛和鎘的溶解造成的汙染。比如日本的Todo公司,將日本在新材料和電子方面的優勢與陶瓷相結合,充分發揮電子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優勢,旗下衛浴品牌TOTO已經成為世界衛浴頂級品牌。
②日本瓷器在造型、裝飾、色彩、功能上的變化是日用瓷強國英國、德國無法比擬的。他們根據自己在材料科學方面的優勢,開發了高塑性人造粘土,降低了產品的成型難度。為了加快設計開發速度,日本不僅實現了計算機化,還實行了設計實體化,即采用計算機CAD/CAM語言,使用光造型等新型制造技術。
③日本陶瓷生產技術和設備基本完成了自動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改造,如連續自動化原料加工、強磁除鐵工藝、等靜壓和液壓成型工藝、自動施釉、自動幹燥甚至全自動控制燒結技術。除了少數工序需要完善外,所有可以用機械代替人工操作的部分都是全自動化的。
歐州陶瓷工業
在歐洲,建築陶瓷、日用陶瓷和衛生陶瓷行業有20家企業,約20名員工。建築瓷是最主要的行業,占年銷售額的60%,其余日用瓷和衛生瓷基本壹般。日用瓷和衛生瓷也有壹些集中生產區,但與建築瓷和衛生瓷集中在少數跨國公司不同,日用瓷生產分布在歐洲的許多獨立生產企業。歐洲傳統陶瓷工業的強大生命力在於生產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創新。歐洲的機械設備銷往世界各地。雖然幾乎每個國家都能生產陶瓷設備,但質量不如歐洲產品。
(1)英國陶瓷業
英國日用瓷器產量占歐洲的四分之壹,骨瓷起源於英國。英國骨瓷價格不菲,其著名品牌皇家道爾頓和韋奇伍德壹套20塊左右的餐具賣到歐元,產品精美漂亮,令人嘆為觀止。
英國衛生瓷,德國西班牙占歐洲三分之壹;英國、西班牙和法國占有世界日用和衛生陶瓷設備市場的20%。在英國,制陶業的範圍很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家庭用品、建築用品和工業用品。陶瓷器具或部件用於許多基礎工業,如建築、能源生產和使用、運輸和娛樂。英國采取限制建築陶瓷行業發展的政策,年進口量達百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五位。
英國陶瓷工業的具體產品銷售情況如下。餐具等。:銷售金額541萬英鎊,其中進口占2.29億英鎊;衛生潔具等。:銷售額654.38+0.99億英鎊,其中進口占0.67億英鎊;陶瓷地磚等。:銷量6543.8億英鎊,其中進口占2.34億英鎊。近年來,英國陶瓷市場保持穩定,市場銷售額保持在20億英鎊左右,陶瓷進口份額不斷增加。具體陶瓷產品的銷售額有所不同,如餐具、耐火材料、工業用品等,約占年總銷售額的50%,而磚、瓦、管道等建材的國際交易量較小。從進口國來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產品居多,中國等東方國家很少入境,但中國的藝術陶瓷出口到英國,數量相當可觀。
(2)德國陶瓷工業
德國日用瓷器產量占歐洲四分之壹,餐具年營業額為5.57億歐元,其中2.87億歐元內銷,2.7億歐元出口。衛生瓷和英國西班牙占歐洲三分之壹。
德國日用陶瓷和衛生陶瓷工業設備占世界市場份額的80%,其余由英國、西班牙和法國分享。德國采取限制建築陶瓷行業發展的政策,年進口量達百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德國制造的骨灰瓷質量很好。雖然價格高,但在市場上有競爭力,賣得很好。每個甕咖啡杯14.80馬克(1美元-1.73馬克),甕中號杯碟23.9馬克,甕瓷15茶具,浮雕小杯碟78馬克,湯杯碟32.5馬克,藝術展示瓷尊10。
(3)法國陶瓷工業:
法國衛生瓷的產量占歐洲的五分之壹,與英國和西班牙分享另外20%的陶瓷設備市場。法國日用瓷產量在歐洲排在英、德、意之後,是世界強國,其世界著名品牌有愛馬仕、克裏斯托夫·昆汀、阿爾道·貝托、太郎等。
Selim是壹家法國公司,專業生產技術先進的陶瓷設備。英國皇家瓷器廠使用這家公司生產的陶瓷設備。壹臺等靜壓成型機的成本為25萬美元,每小時可以生產100件產品。
(4)意大利
意大利是當今世界壹流的陶瓷強國。其日用瓷產量占歐洲總量的四分之壹,建築瓷產量占歐洲總量的50%左右,衛生瓷產量接近歐洲的三分之壹。此外,意大利的建築陶瓷工業設備在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除了陶瓷種類齊全,意大利的陶瓷產業鏈非常完整,產業分工精細,各個環節都很發達。
意大利瓷磚行業有近百家陶瓷墻地磚企業。這些公司擁有* * *個工廠和窯爐,員工20人,年產量5.7億平方米,總營業額55億歐元,其中出口占總銷售額的70%。
(5)西班牙陶瓷工業西班牙建築用瓷的產量約占歐洲總產量的三分之壹,約80%的瓷磚集中在發達地區(castellon)。衛生瓷和德、英* * *占歐洲的三分之壹,和英法分享世界日用和衛生陶瓷設備市場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