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 Hypsizigusmarmoreus (Peck) Bigelw
同物異名: Pleurotus elongatipesPeck
中文別名: 真姬菇(日本)
分類地位: 傘菌目、白蘑科、玉蕈屬
型態特征: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3-15cm,幼是扁半球形,後稍平展,中部稍凸起,汙白色淺灰白黃色,表面平滑,水浸狀,中央有淺褐色印隱斑紋(似大理石花紋)。菌肉白色,稍厚。菌褶汙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長。菌柄細長稍彎曲,長3-11cm,粗0.5-1cm,表面白色,平滑或有縱條紋,實心,往往叢生而基部相連或分叉。孢子卵白色。孢子光滑,無色,寬橢圓形或近球形,4-5.5μm×3.5-4.2μm。
生態習性: 夏末至秋季生闊葉樹枯木及倒腐木上,叢生。
分布地區: 遼寧、山西等(人工栽培)。
經濟價值: 可食用。日本及中國已人工栽培。與榆生離褶傘形態近似,但此種表面不呈現花紋狀印斑。有報道抗癌。
斑玉蕈是北溫帶壹種優良的食用菌。斑玉蕈味比平菇鮮,肉比滑菇厚,質比香菇韌,口感極佳,還具有獨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說。上海農科院食用菌所90年代以來張婤先生就對斑玉蕈的栽培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並且獲得了成功,"蟹味菇"的名稱由此而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量92.5 克,蛋白質2.1克,脂質0.3克,碳水化合物(糖質3.7克,纖維0.7克),灰分0.7克(其中鈣2毫克,磷75毫克,鐵1.1毫克),維生素A 1U,維生素B1 0.08毫克,維生素B2 0.5毫克(可以加速體內脂肪的代謝,有美容的效果)。斑玉蕈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包括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精氨酸含量高於壹般菇類,對青少年智、增高起著重要作用。斑玉蕈子實體中提取的β-1,3-D葡聚糖具有很高的抗腫瘤活性,而且從斑玉蕈中分離得到的聚合糖酶的活性也比其它菇類要高許多,其子實體熱水提取物和有機溶劑提取物有清除體內自由基作用,因此,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預防衰老、延長壽命的獨特功效。作為大眾消費的食品其貨架期長,是壹種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姬菇
開放分類: 生物、自然、農業、食用菌、農業作物
品種全稱: 姬菇
品種又稱: 小平菇
主題關鍵詞: 姬菇 小平菇 食用菌
品種簡介
壹、概述
姬菇還稱小平菇,是與平菇中的糙皮側耳、美味側耳,佛羅裏達側耳同屬的種類,學名為黃白側耳,而與真姬菇(玉蕈)相去甚遠。姬菇的抗逆性和適應性都很強,可利用的栽培原料也非常廣泛,可與平菇相同的方法栽培。目前多采取生料袋栽墻式出菇。
二、生物學特性
姬菇的生物學特性與平菇基本相同,只是子實體發生量較多,也較密,出菇濕度和子實體分化溫度要求較低。姬菇由於采收較早,產量較平菇稍低,相對生物學效率多在90%~120%。
三、栽培技術要點
其栽培方法和程序與平菇完全相同,成功栽培的關鍵在於創造子實體多發生、多分化的環境條件,具體措施如下:
①原基分化階段要盡量制造溫差,促使原基大量出現和分化,以實現群體增產。最好溫差達到10℃左右。
②原基開始分化,出現釘頭狀或珊瑚狀時,每天要噴霧狀水,並適量通風,促幼菇健壯,當幼菇長至2厘米左右長停止溫差刺激,盡量保持溫度在8~15℃,盡量不要超過15℃,以8~12℃最好。在這壹溫度條件下,2~3天即可采摘。
③要及時采摘,否則菌蓋將迅速伸展。
白黃側耳[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Pers.) Rolland ]
又稱美味側耳、紫孢側耳。
子實體中等大至較大。菌蓋直徑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後基部下凹,光滑,幼時鉛灰色,後漸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時稍帶淺褐色,邊緣薄,平滑,幼時內卷,後期常呈波狀。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寬,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織,白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側生,內實,光滑,長2-5cm,粗0.6- 2.5cm,往往基部相連。
春秋季節生於闊葉樹幹上,近覆瓦狀叢生。
分布在河北、黑龍江、吉林、山東、江蘇、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廣西、新疆、雲南等地區。
白黃側耳是壹種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場上花幾元錢就可以買到壹斤,味道鮮美,炒菜做湯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腫痛的作用,有試驗表明對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為60-8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