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枸杞葉的作用是什麽?

枸杞葉的作用是什麽?

枸杞可分為三個部分來使用:枸杞葉可用來泡“枸杞茶”飲用;紅色果實“枸杞子”可用於做菜或泡茶;枸杞根又稱為“地骨皮”,壹般當作藥材使用,因此,實在稱得上是物盡其用。而且長期食用枸杞或飲用枸杞茶,也不會有副作用。 它的藥效十分廣泛,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至於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各種。但是,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老饕們最好不要食用。相反地,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藥物簡介 藥材名枸杞葉 別名地仙苗、甜菜、枸杞尖、天精草、枸杞苗、枸杞菜、枸杞頭 漢語拼音gou qi ye 拉丁名枸杞Lyciun chinense Mill. 寧夏枸杞L.barbarum L. 名稱考證地仙苗,甜菜,枸杞尖,天精草,枸杞苗,枸杞菜,枸杞頭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茄科植物 相關藥材枸杞 枸杞子 關鍵詞補肝益腎 生津止渴 祛風除濕 活血化瘀 虛勞發熱 煩渴 目赤昏痛 障翳夜盲 崩漏帶下 熱毒瘡腫 藥用部位枸杞或寧夏枸杞的嫩莖葉。 性味歸經苦甘,涼。①《藥性論》: “味甘,平。”②《千金·食治》: “味苦,平,澀,無毒。”③《綱目》: “苦甘,涼。”《要藥分劑》: “入心、肺、脾、腎四經。” 功效主治補肝益腎,生津止渴,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治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2—8兩;煮食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汁滴眼。 用藥忌宜《藥性論》:“與乳酪相惡。”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植株較矮小,高1m左右。蔓生,莖幹較細,外皮灰色,具短棘,生於葉腋,長約0.5-2cm。葉片稍小,卵形、卵狀鞭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cm,寬0.5-2.5cm,先端尖或鈍,基部狹楔形,全緣,兩面均無毛。花紫色,邊緣具密緣毛;花萼鐘狀,3-5裂;花冠管產和裂片等長,管之下部急縮,然後向上擴大成漏鬥狀,管部和裂片均較寬;雄蕊5,著生花冠內,稍短於花冠,花花丁字形著生,花絲通常伸出。漿果卵形或長圓形,長10-15mm,直徑4-8mm,種子黃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營養知識 枸杞葉知識介紹: 枸杞葉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嫩莖葉。枸杞屬灌木或大灌木, 葉互生或數片叢生;葉片卵狀菱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0.6~2.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狹楔形,全緣,兩面均無毛。生於溝岸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野生和栽培均有。分布於華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區也有栽培。 枸杞葉營養分析: 枸杞葉富含甜菜堿、蘆丁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常飲枸杞葉茶具有養肝明目、軟化血管等保健功效。 枸杞葉食療作用: 枸杞葉味甘、苦、性涼;入肝、脾、腎經。 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生津補肝的功效; 主治虛勞腰痛,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 枸杞葉食物相克: 枸杞葉與乳制品相克 枸杞葉做法指導: 1. 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風,明目。 2. 若渴可煮作飲,代茶飲之。 3. 發熱諸毒煩悶,可單煮汁解之,能消熱解毒。 4. 主患眼風障赤膜昏痛,取葉搗汁註眼中。 5. 全株清肝腎,降肺火。應用於視力減退或夜盲:枸杞葉60克,豬肝60克,煮湯,加油、鹽調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