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廣斌,楊益言
類型:小說
完成時間:1962
《紅巖》是壹部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鬥爭,尤其是獄中鬥爭為主要內容的小說。它的歷史背景是65438到1948重慶解放。這個時期的特點是人民解放軍的毀滅性勝利和反動派的垂死掙紮。小說從整體上不可逆轉地顛覆了反動派的命運,從局部上對他們進行了猛烈而瘋狂的鎮壓。把整個革命事業的輝煌勝利和革命者自身的悲慘犧牲辯證地統壹起來。其基本情節以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包括渣子洞、白公館)內的敵我鬥爭為中心,在我地下黨領導的城市中交替展開地下鬥爭、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監獄鬥爭、華鎣山區武裝鬥爭,聚焦革命者迎接解放、戰勝敵人的垂死掙紮的最後決戰。這部小說用大量篇幅描述了革命者在監獄中的鬥爭。除了寫在獄中的新年聯歡晚會,還描寫了獄中絕食的勝利、為烈士龍光華舉行的追悼會、江雪琴的從容離世、許雲峰與徐鵬飛在地牢中的最後相遇,以及最後的武裝越獄鬥爭。全書共30章,《監獄聯歡晚會》選自全書第十六章。作者羅廣斌和楊益言是重慶中美合作研究所集中營的幸存者。他們親身經歷了黎明前血與火的考驗,目睹了許多革命先烈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和壯烈犧牲。基於這些經歷,他們在1957年寫下了革命回憶錄《烈火永生》。後來,他在回憶錄的基礎上創作了小說《紅巖》。(註:《火中永生》是回憶錄,所以都是真實的故事;紅巖是小說,部分人物和情節是虛構的。)
【編輯此段】紅巖的作者
紅巖發表於1960。作者羅廣斌和楊益言是重慶中美合作研究所集中營的幸存者。他們親身經歷了黎明前血與火的考驗,目睹了許多革命先烈為革命犧牲的壯烈場面。根據這些親身經歷,他們在1957年寫出了革命回憶錄《烈火永生》,然後在此基礎上創作了小說《紅巖》。這部作品以驚心動魄的鬥爭畫面和崇高的革命精神震撼了讀者的心靈,贏得了廣泛贊譽。堪稱* * *生產精神和革命氣節的教科書。
羅廣斌(1924-1967),四川成都人。1948,加入中國* * *產黨。從事學生運動,並利用其家庭關系開展統戰和反擊工作。1948年9月,因出賣漢奸在成都被捕,先後被囚禁在渣子洞、白公館監獄。他堅持在獄中抗爭,並拒絕其弟羅廣文(蔣介石的嫡系,國民黨15兵團司令)保釋。他寧願坐牢也不願寫悔過書,還和朋友偷偷做了壹面五星紅旗迎接解放。1949 165438+10月27日大屠殺當晚,反叛看守楊欽典,帶領犯人越獄。解放後,任共青團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市文聯委員,積極從事宣傳烈士革命事跡的工作,是小說《紅巖》的主要創始人之壹。1967被誣告為漢奸,迫害致死。
楊益言(1925-)出生於四川省武勝縣。1940s就讀於同濟大學,但因參加上海學運被學校開除。1948八月被捕,囚禁於重慶中美合作研究所渣滓洞,重慶解放前夕出獄。解放後,他在重慶市委工作。
[編輯此段]紅巖的歷史背景
解放戰爭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前推進。反革命的最後堡壘重慶,被全面包圍了。盤踞在這裏的國民黨反動派正在殊死搏鬥,而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黨員,則在勝利之前與他們進行了壹場妳死我活的光明與黑暗的鬥爭。為了表現這種整體上我們處於絕對優勢,局部處於暫時劣勢的局面,作者從渣子洞、白公館延伸筆觸,把監獄鬥爭、城市地下黨的活動、學生運動、農村武裝鬥爭這震撼人心的三線交織成壹個整體,描繪了重慶解放前夕革命者對敵鬥爭的最後壹幕,從壹個重要側面反映了解放戰爭的鬥爭形勢和時代風貌。
[編輯本段]紅巖的故事
1948國民黨統治下,處於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人運動書記許雲峰命令甫誌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後備聯絡站。甫誌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出售進步書刊。壹天,區委書記江傑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誌高在碼頭為江傑送行。姜傑叫他註意隱蔽,他答應了,但心裏不同意。當江姐到達離基地不遠的壹個縣城時,他發現她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在城頭上高昂著頭。看到縱隊司令“雙槍老太婆”後,她強忍悲痛,堅持在丈夫生前戰鬥過的地方工作。主動吸收了壹個叫鄭的年輕人到店裏工作。許雲峰了解情況後很驚訝。幾經分析,他發現鄭形跡可疑,於是他讓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行動。甫誌高根本不聽勸告,認為許雲峰嫉妒他的工作表現,他因此被捕,成了可恥的叛徒。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峰、程剛、新疆和劉思揚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試圖抓住重慶所有的地下團夥。然而,他嘗試了各種伎倆,但未能從許雲峰等人那裏得到任何東西。兇殘的敵人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以獲取口供。他們給犯人餵發黴的食物,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量,企圖用酷暑、蚊蟲、饑渴動搖革命者的意誌。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囚犯們在了望時在角落裏挖出了壹個泉水。在保泉鬥爭中,龍光華壯烈犧牲,所有俘虜絕食抗議敵人暴行,敵人只好妥協。
漢奸甫誌高帶領特務下鄉,江姐不幸被捕,關在人渣洞裏。在獄中,她備受折磨,兇殘的敵人將壹根竹簽釘進她的手指。面對酷刑,她自豪地宣稱:“酷刑是太小的考驗,竹竿是竹子做的,產生黨員的意誌是鋼。”秋來冬往,轉眼就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大好,國民黨當局受到重創後開始釋放和談氣氛。在農歷新年前夕,所有在渣滓洞的朋友舉行了壹個特別的聚會。更令人欣慰的是,地下遊擊隊與他們取得了聯系。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敵人假意釋放了壹些政治犯,資本家家庭的黨員劉思揚就是其中之壹。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晚上,壹個自稱姓朱的人潛入劉家,說他受區委書記委派,了解在獄中的表現,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正當對這個人起了疑心的時候,派人送來了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間諜鄭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就被逮捕並關進了另壹座監獄“白公館”。在欺騙失敗後,鄭假扮成壹名同情革命的記者,進入了人渣洞。他試圖冒險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俞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解放軍逼近重慶,地下黨準備組織監獄暴動。在白公館裏瘋瘋癲癲多年的黨員華子良,在獄中壹直與黨組織有聯系。與此同時,許雲峰在地窖裏用手指和鐵鏈挖出了壹條秘密通道。當人民解放軍侵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時,徐鵬飛等人翻墻,提前秘密殺害了許雲峰、蔣捷和程剛。在許雲峰等人被殺的當晚,渣子洞和白公館同時發生了騷亂。劉思揚等壹些同誌犧牲了,但更多的同誌終於在解放軍隆隆炮聲的陪伴下沖出了魔窟,迎接輝煌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