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為什麽叫拿鐵?那麽,拿鐵是什麽意思?
1,拿鐵,名字的含義
拿鐵咖啡是中國大陸的音譯。
在它的家鄉意大利,拿鐵的名字叫CaffèLatte,也可以叫caffè latte或caffé latte。
拿鐵在意大利語中是“牛奶”的意思,所以拿鐵的真正含義是牛奶咖啡。
因為這個“拿鐵”,也引出了壹些笑話。
我有壹個朋友前年去了意大利旅遊。他想感受壹下意大利的咖啡文化,特意去了當地的咖啡店。
當他告訴服務員要壹杯“拿鐵”時,沒想到對方拿來了壹杯鮮奶。
朋友傻眼了,不知道怎麽回事。
後來導遊過來解釋才知道,在意大利,要喝拿鐵,就要說它的全稱“Caffe Latte”。
光說“拿鐵”就會讓意大利人以為妳要壹杯鮮奶,從而產生誤解。
但是,這種誤解的根源還是在美國壹方。
美國人總是把拿鐵叫做“拿鐵”“拿鐵”,但從來不叫拿鐵的全稱,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只是叫它“拿鐵”。
或者港澳人士,取了合適的名字。他們稱拿鐵為“鮮奶咖啡”。
這個名字真的很精辟,也點出了拿鐵的配方。
拿鐵,牛奶和咖啡
其實拿鐵咖啡的做法很簡單。
咖啡裏加熱牛奶,就是拿鐵。
但是,拿鐵的牛奶原料壹定比咖啡多。通常牛奶和咖啡的比例在2: 1到5: 1之間。
關於比例沒有硬性規定,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
所以,在星巴克,如果妳想喝壹杯奶味更濃的拿鐵,不妨對前臺的小哥說壹句:“請幫我多加點奶!”
當然,星巴克的拿鐵,咖啡的量,都是固定的,是濃縮咖啡機,磨出來的濃縮咖啡。
也許,有些朋友覺得拿鐵牛奶太濃,咖啡太淡。
於是,細心的星巴克推出了壹款“濃郁咖啡拿鐵”,咖啡味比普通拿鐵濃很多。
然而,如果妳問我,我更喜歡星巴克的普通拿鐵。
“喝拿鐵就是喝它獨特的牛奶味,牛奶才是主角!”
牛奶的味道不明顯。那還是原來的拿鐵嗎?
說起最初的拿鐵咖啡,正是因為有了牛奶,拿鐵才成為經典。
3.拿鐵咖啡,經典背後的故事
就像三明治壹樣,壹兩片面包,加上壹種蔬菜或者肉類成分,就誕生了三明治。
拿鐵也是。
自從咖啡成為歐洲飲料,拿鐵就出現了。
可能當時壹個歐洲人吃不慣咖啡的苦味,就往裏面加了牛奶,拿鐵就應運而生了。
據壹些記載,從17世紀,歐洲人開始喝拿鐵,拿鐵最早是作為早餐配面包的飲料。
我在拿鐵,摩卡,卡布奇諾,都是“意式濃縮”!“,意大利人在1884年發明了意大利咖啡機,使意大利成為世界咖啡中心。
在咖啡行業,這是壹個裏程碑式的事件。
此後,歐洲大陸逐漸出現咖啡館,拿鐵、摩卡、卡布奇諾等花式咖啡也成為歐洲社交圈的“網絡名人咖啡”。
當時拿鐵的做法還是壹樣的,將熱牛奶倒入意式濃縮咖啡,也就是現在的意大利拿鐵。
然而,壹個美國人去了意大利,徹底改變了拿鐵的命運,使它成為世界聞名的咖啡。
4.星巴克和拿鐵
這個人現在是星巴克的老板,霍華德·舒爾茨·霍華德·舒爾茨。
1983去意大利米蘭出差,參加壹個展覽。
這次旅行簡直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讓舒爾茨感受到了花樣繁多的意大利咖啡,也讓他體會到了美國咖啡文化的單調。
於是,回到美國後,舒爾茨於次年推出了1984的星巴克版拿鐵,大受歡迎。星巴克位於西雅圖,也被稱為“拿鐵之都”。
雖然,在此之前,美國已經有賣拿鐵的咖啡店,是星巴克讓拿鐵成為全球經典咖啡。
但是,我們現在喝的星巴克拿鐵,準確的說應該叫美式拿鐵。
被星巴克等咖啡店改良過,和意大利拿鐵有明顯區別。
雖然,星巴克的拿鐵牛奶含量是意大利拿鐵的兩倍多。
但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奶泡。
意大利拿鐵,沒有牛奶泡沫,只有倒入濃縮咖啡的熱牛奶。
美式拿鐵是以濃縮咖啡為基礎,加壹點牛奶泡沫。
所以,如果妳現在喝星巴克拿鐵,打開蓋子就會看到厚厚的壹層牛奶泡沫。
輕輕喝壹口,會有壹種綿密的感覺。即使吞咽後,仍會有壹些細小的泡沫殘留在嘴唇上。
即使喝了半杯,杯壁上也掛著很多小泡泡,堅決不肯放手。
然而,與卡布奇諾有著“說不清,說不清楚”關系的,卻是美式拿鐵,這種“創新增加”的牛奶泡沫。
5.拿鐵和卡布奇諾的關系
此時,妳可能又好奇了。"為什麽拿鐵和卡布奇諾之間的關系不清楚?"
因為,比起卡布奇諾,美式拿鐵加奶泡只是王力可羅丹和白百何,而且長得太像了。
拿鐵和卡布奇諾都是由濃縮咖啡、牛奶和牛奶泡沫組成的。
多放點牛奶,就有拿鐵了。
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是1: 1: 1,就是卡布奇諾。
有時候,我喝拿鐵,還以為是加了牛奶的卡布奇諾。
正因為如此,當妳喝星巴克拿鐵的時候,妳會感覺到壹股濃濃的鮮奶味道,牛奶的味道是如此的誘人。
喝卡布奇諾的時候更像咖啡,奶泡比拿鐵更多更濃,口感略苦。
6、拿鐵咖啡,“基礎版”咖啡
我壹個朋友在杭州開了壹家咖啡師培訓學校。她告訴我,“拿鐵咖啡還是基礎咖啡,可以隨意打扮。”
其實這句話也道出了星巴克那麽多拿鐵的原因。
這就像日本料理壽司中的米飯。
加上壹片三文魚,就成了三文魚壽司。放金槍魚的時候就是金槍魚壽司,上面放北極甜蝦,就變成甜蝦壽司了。
拿鐵也是!
在拿鐵中,多加泡沫,少加牛奶,就是前面說的卡布奇諾。
加入熱巧克力,拿鐵就變成了摩卡咖啡。
倒牛奶和咖啡的順序被改變,它成為了法國人最喜歡的拿鐵“咖啡雷歐”的另壹個二重身。
把拿鐵的奶泡做得“細膩”壹點,把杯子換小壹點,就有了現在美國流行的平白咖啡,如左圖。(右邊,是拿鐵。).
星巴克在配方中加入香草糖漿和榛子糖漿,生產出“香草拿鐵”和“榛子拿鐵”。
還有很多女生最愛的“太妃糖榛子拿鐵咖啡”,作為星巴克的聖誕特別飲品,每年聖誕節前後才有。
差點忘了星巴克也有“冰拿鐵”。
最好在夏天喝,沒有熱拿鐵的油膩感,而且清涼,也是星巴克的流行飲品。
不過,妳最好告訴星巴克小哥,“少放點冰”,不然杯子裏全是冰,怎麽對得起它的價格!
但也有壹些星巴克的拿鐵,名字也叫拿鐵,其實是“假拿鐵”。
7.抹茶拿鐵、紅茶拿鐵和拿鐵咖啡
近年來,星巴克根據亞洲人的喜好推出了壹系列茶飲料——查瓦納飲料。
飲料有兩種,抹茶拿鐵和紅茶拿鐵。
我有幾個喜歡喝拿鐵的女性朋友。看到星巴克的新拿鐵,忍不住第壹次嘗試。
結果他們壹喝就喊被騙了。這明顯是“假”拿鐵。
抹茶拿鐵和紅茶拿鐵完全沒有咖啡成分,只有“茶”和“奶”的味道。
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拿鐵”原意是“牛奶”。加牛奶的紅茶叫紅茶拿鐵,字面意思很有道理。
雖然,他們的真名應該是抹茶奶和紅茶奶。
是誰讓“拿鐵咖啡”風靡全球?
壹向高調的星巴克也忍不住打起了名字的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