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寶寶發燒38度怎麽辦?

寶寶發燒38度怎麽辦?

寶寶發燒38度怎麽辦?如果寶寶體溫在38.5度以下,不需要吃退燒藥。可以采取其他措施降溫。首先,不要急著退燒,要找出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壹種疾病,它就像給妳的身體敲響了警鐘,提醒妳身體內部出現了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應對病原微生物的壹種防禦措施。某種程度上,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消除病原體。所以如果孩子沒有高燒,不要急著馬上退燒,否則會隱藏真正的病因。

物理降溫法:將毛巾用溫水打濕,擰幹略幹後,摩擦寶寶的頸、臂、胸、背、大腿等部位,並摩擦幾次位於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以微紅為準。還可以在孩子的額頭敷上冰袋或冷毛巾,減少大腦的耗氧量,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不要用酒精浴降溫,因為寶寶皮膚嬌嫩,酒精容量容易吸收到體內,會造成寶寶煩躁哭鬧。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嬰兒發燒時泡腳的另壹個好處是可以幫助降溫。可以用洗腳盆或者小桶泡腳,倒入2/3盆水。水溫比平時略高,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的適應能力為準。泡腳時,媽媽愛撫寶寶的兩只小腳,既能擴張血管,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

寶寶發燒,手腳冰涼,這是臨床上常見的。這孩子發高燒,但手腳冰涼。體溫逐漸下降後,他的手腳也逐漸暖和起來。其實這是壹種虛寒真熱的現象。孩子雖然手腳冰涼,但內臟卻處於發熱狀態,這種情況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尤為常見。

這種虛寒真熱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嬰兒(尤其是嬰幼兒)的四肢血容量少於內臟,四肢供血不足,比成人更容易感冒。另外,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和收縮的自主神經容易出現紊亂,導致發高燒初期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受涼。

很多家長不了解這種情況。他們壹發現寶寶四肢冰涼,就誤以為寶寶怕冷怕冷,馬上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導致寶寶體溫分布不及時且越升越高,甚至出現高燒、抽搐。

如果溫度超過38.5度,孩子發燒時不要退燒太快。很多家長急於給孩子發燒,因為擔心發燒會燒壞腦子,影響智力。其實單純的發燒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延伸閱讀:寶寶發燒39度怎麽辦?

寶寶發燒是壹件很麻煩的事情,39度以上對爸爸媽媽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那麽,寶寶發燒39度怎麽辦?讓我們壹起來看看。

當寶寶發熱不超過38.5度時,建議只使用物理降溫,但如果超過38.5度或孩子有驚厥史,應及時使用退燒藥。需要註意的是,當爸爸媽媽需要用藥時,壹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千萬不要盲目使用。

給發燒的寶寶吃藥不要太草率。如果寶寶吃了壹次不退燒,需要4-6個小時再吃藥。記住,退燒藥只有在寶寶發燒的時候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燒的時候,吃退燒藥對預防發燒沒有作用。

如果是1歲之前的寶寶,最好用滴劑,因為滴劑的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2歲以上的寶寶,最好服用口服液類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