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100克)調味料
洋蔥(30克)、鹵蛋(半個)、青菜(3棵)、香菇(20克)、紅燒醬油(30克)、冰糖(15克)、鮮汁(3克)、鮮雞粉(1克)、濃縮雞汁(1克)和米酒(1克)
準備原料:幹香菇用溫水浸泡4小時。主要調料:雞粉、濃縮雞汁、鮮味汁。五花肉用溫水洗凈,切成丁,蘑菇和紅洋蔥切丁。鍋裏加油,燒熱,倒入紅洋蔥丁。翻炒後倒入肉丁。倒入蘑菇丁。倒入米酒,攪拌均勻。倒入紅燒醬油。倒入鮮味汁。倒入濃縮雞汁。加入雞粉、五香粉、白胡椒粉、鹽。倒入適量開水,最後吃肉為宜。放冰糖。煮沸後,撇去浮沫。(如果泡沫較少,可以省略第二步)小火煨1小時。在米飯中加入紅燒肉和焯水的蔬菜。配半個鹵蛋壹起上桌。提示:
鹵肉關火,在鹵汁裏泡3個小時,味道更好。
臺灣省三杯雞配料
壹只白條雞(1200克)調味料
鮮九層塔(80g)姜(1片)蒜(10片)紅辣椒(8片)黑芝麻油(60mL)醬油(50mL)醬油膏(50mL)臺灣省紅標米酒(100mL)冰糖(30g)蠔油(2小。
白條雞洗凈切碎;洗九層塔,去老梗留幼葉;生姜去皮,切塊,大蒜去皮(大的切壹半,小的不動),紅辣椒切成長1 ~ 2 cm的小塊,用冰糖搗碎;將醬油和醬倒入杯中,混合攪拌均勻,制成醬油。如果沒有臺灣省醬油和醬糊,可以用70mL醬油和30mL生抽代替。樂樂,我做菜講究精準,所以用的是燒杯。為什麽叫“三杯雞”?這就是答案!湯鍋加水燒開,放入雞塊焯水去血沫,直到不再冒出血沫;取出後用冷水清洗幹凈,瀝幹備用;炒鍋加入黑芝麻油,小火煨至二三成熱;用文火炒姜片和半個蒜,待姜片和蒜變成金黃色時轉大火;加入紅椒翻炒約10秒;加入焯水的雞塊和另壹半蒜,快速翻炒,待雞肉出油時加入醬汁、碎冰糖、蠔油、黑醋,使雞肉上色;倒紅標米酒(可用紹興花雕酒代替);燒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燉,註意經常翻動,避免糊鍋;收汁至濃稠,根據個人口味加鹽調味,將九層寶塔葉均勻鋪在雞塊表面,關火拌勻出鍋;拿起筷子開始!提示:
黑芝麻油燃點低,熱量過大會使其變苦,甚至影響整道菜的口感。所以用文火炒姜蒜,不如平日用的色拉油香。還有就是雞肉的選擇。如果是肉雞或者三黃雞,可以節省壹些時間。今天樂樂買壹只剛殺的雞,燙的時候要煮壹會,炒的時候要炒壹會。不要急著上色燉雞,否則等最後壹點汁液幹了,雞還沒熟就悲劇了。
糯米灌腸劑的主要成分
豬小腸(壹根)糯米(170克)調味料
香菇(45g)瘦肉(200g)豬肉香腸(半根)醬油(2湯匙)料酒(1湯匙半)味精(2g)白糖(3g)鹽(63g)白米醋(適量)制作步驟。
食材:豬小腸糯米壹塊170克香菇45克肉半塊瘦肉200克調料:醬油2湯匙料酒1湯匙半味精2克鹽63克白糖3克白米醋(洗小腸用)用筷子把小腸翻過來。倒入20克鹽和白米醋搓,如此來回搓3次。只需用光60克鹽,將香菇肉,香腸瘦肉,糯米洗凈切塊,放入碗中,倒入味精2克,鹽3克,糖3克,1湯匙半料酒,倒入2湯匙醬油,攪拌至入味,拿自制工具開始倒。8到10 cm之間打個結,放在電鍋裏蒸4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小貼士:
溫馨提示:*。糯米要提前壹晚泡好。*.糯米不要倒太多,會有點扁,大概7分飽。糯米在蒸的過程中會膨脹。*如果家裏沒有白米醋,可以用面粉代替*可以自己調口味*可以用礦泉水瓶當臨時工具。我的工具有點醜。平時礦泉水瓶都不剩了。如果不好填,加少量水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