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種植
種植期的確定:在保證種植後不會受凍的前提下,盡早種植。承德地區壹般要在4月底5月初進行種植。溫度指標要求:夜間最低溫度高於5℃,0 ~ 10 cm處土壤溫度高於12℃。秋露地黃瓜采用直播方式。
種植密度:4000-4500株/畝,大小行種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暗水種植。
經營
茶家。插秧後要盡早插秧,幼苗可以從風中抽出。在茶甲,可采用花架或人字架,距根部約8 ~ 10 cm。
系上藤蔓。用“8”字法系住藤蔓,防止藤蔓磨損下垂。每2 ~ 3節打壹次,下午打。早晨莖藤易斷,紮藤松緊要克制。對於生長潛力大的植物,適當紮緊,使生長點高度壹致。
修剪和修剪。主蔓要把側枝全部去掉,側蔓要在瓜後留壹兩片葉子捏尖,把卷須全部破壞掉。當莖超過架頭時,及時捏尖,促進下部瓜的生長,或擰尖抑制上部的生長。
肥料和水管理。適時澆水中耕,澆水的量和次數視天氣和生長期而定。播種後5-7天澆苗緩釋水;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當根瓜長到10 ~ 12 cm時,澆水促瓜;結果期每隔5 ~ 7天澆水壹次。追肥原則是前輕後重,少量多次,促使瓜肥在根瓜坐好後追肥,根瓜收獲後再灌瓜肥。提倡使用有機肥追肥。[5]
溫室
進行整地
提早扣棚烤地,種植前20 ~ 30天覆蓋棚膜。舊棚要消毒,立柱和棚膜可噴磷酸三鈉或次氯酸鈉,或用百菌清等煙劑熏蒸。解凍後及時翻耕土地,施底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壟作地膜覆蓋。
田間種植
苗木要在保證不被凍害的前提下,盡快種植。10 cm棚內地面溫度高於12℃,夜間最低溫度不低於5℃。適度密植,每畝4000株左右,適度淺植。
經營
溫度管理:早春栽培的黃瓜,前期主要用於保溫防寒。壹般在沒有室外空氣的情況下緩苗7天左右才緩苗。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夜間溫度,促進緩苗。從緩苗到結根瓜階段需要20天左右的時間,白天溫度宜控制在20 ~ 25℃,夜間溫度宜控制在12 ~ 16℃,以防徒長。盛果期溫度宜控制在白天25 ~ 30℃,夜間16 ~ 18℃。
肥水管理和中耕:早春地溫低,種植用水要適當少。緩苗後要給苗澆水,然後中耕,下蹲。根瓜收獲後澆水,然後每五天澆壹次。最好在陽光明媚的早晨澆水,夏天暴雨過後再澆壹次。澆水後及時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從定植到根瓜采收可追肥1 ~ 2次,座果高峰期每7 ~ 10天追肥壹次。磷酸二銨和硝酸銨交替使用,也可隨灌溉施用。
掛蔓修剪:當黃瓜長到5節時,及時掛苗或插架,然後每隔2 ~ 3天進行壹次裹苗或紮苗,及時去除所有側枝和卷須。當黃瓜幼苗接近塑料薄膜時,捏或擰尖。及時打掉下部有病的老葉。[5]
溫室
種植前準備
蓋上塑料薄膜,給棚消毒。種植前壹個月覆蓋塑料薄膜,對棚內進行消毒。消毒時可用敵敵畏200毫升,加硫磺1.5 ~ 2公斤,與鋸末混合點燃,封閉棚內1 ~ 2天,可有效殺滅棚內病卵。根結線蟲嚴重的大棚,每畝可施石灰氮80公斤,充分混勻。
整地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10000 kg全腐熟有機肥,翻40 cm深,混勻。發酵的碎草、麥稭、稻殼等有機質也可連年施用。最好的措施是應用稭稈生物反應器技術,不僅能有效提高地溫,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環境,還能減少病害發生,提高產品質量,增產效果突出。
做壹個床,用塑料薄膜覆蓋:冬天溫室裏黃瓜要從床上養起來,采用滴灌或膜下地下灌溉。床寬1.2m,高約15cm,要用塑料薄膜覆蓋。也可以先種,再用塑料薄膜覆蓋。
種植期的確定:冬春茬黃瓜壹般從165438+2月初開始,10月下旬種植。
種植方式和密度:每畝3500株左右。苗木種植要嚴格篩選,淘汰病苗、弱苗、不合格苗。種植穴要按株距28 ~ 30厘米開,苗要栽在穴內,澆好水,再用塑料薄膜覆蓋。[5]
殖民後的管理
前期管理:從種植到采收,這壹時期的管理稱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促根控苗。這壹時期的氣溫和光照雖然有明顯下降,但還沒到最低點。要充分利用這壹時期的有利氣候條件,加強管理,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植物對低溫、弱光和特殊天氣的適應能力。前期管理的技術水平對中後期植株生長、抗病性、耐寒性和產量有重要影響。
澆好前三水:首先要澆好水,防止土塊與周圍土壤分層,影響緩苗。栽植後10 ~ 15天期間,應澆透苗木慢生水,從畦中間涵洞澆出,水位達到栽植穴。根瓜收獲後,在陽光明媚的早晨澆第三次水,也叫催瓜水。
促根控苗:定植後壹周內,白天25 ~ 32℃,夜間15 ~ 17℃。推遲出苗後,應增加釋氣量,晴天中午最大釋氣量不超過30℃,夜間不超過15 ~ 12℃,早晨揭簾前維持在10℃,以增加晝夜溫差,控制地上部分生長。溫度管理過高,植物生長過於旺盛,在最冷的1和2月抗低溫寒流能力下降。同時葉子會過大,地面會嚴重遮蔭,也會影響地溫的升高和根系的發育。
植物掛藤與調整:當植物長到6 ~ 7片葉子開始擺藤時,及時拉線掛藤。隨著莖藤的生長,將莖藤纏繞在掛繩上,然後每隔2 ~ 3天。
中期管理:從收獲根瓜到3月上旬的管理稱為中期管理。這期間是冬季黃瓜生產中溫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時候,是管理的困難時期,也是產值形成的高峰。
溫度管理:這期間,溫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盡可能延長光照時間。在不影響室內溫度的前提下,盡早揭開草簾,實行四級變溫管理。上午8:00-13:00,溫度控制在25℃-32℃之間,超過32℃時釋放室外空氣。下午13: 00 ~ 15: 30光合能力明顯下降,溫度維持在20 ~ 30℃之間。遮簾後室內溫度平緩下降,前半夜溫度保持在20 ~ 15℃之間,後半夜溫度保持在12 ~ 10℃之間,有利。地面溫度應保持在65438±05℃以上。2月中下旬,隨著氣溫、日照時數和光照強度的增加,植物產生的營養物質會增多,夜間溫度也要升高,由前半夜的22 ~ 16℃上升到後半夜的15 ~ 12℃,有利於營養物質的運輸和甜瓜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