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2021小雪節氣民俗吃什麽

2021小雪節氣民俗吃什麽

小雪 是我國冬天的節氣,在小雪節氣的時候,人們已經穿上厚厚的外套,註重起保暖的事情,那麽小雪節氣民俗吃什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雪節氣民俗吃什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雪節氣民俗吃什麽

1、糍粑

小雪節氣習俗中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制成的壹種食品,是中國南方壹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有的地方將糍粑制作成圓形,有大有小,象征著豐收、喜慶和團圓。有的地方又稱為年糕,這壹名稱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們常說:“年糕,年糕,年豐壽高”。

2、刨湯

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壹年壹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很適合冬季養生食用。

殺年豬開宰年豬的嚎叫聲壹出,客人們立刻放下自家的農活,陸陸續續趕來。男客人幫助屠夫把壹頭肥豬剝得白白凈凈,女客人幫廚,壹時間農舍炊煙繚繞,喜氣盈門。屠夫剛把年豬剝凈“凈邊”往案板上壹擱,好客的主人就吩咐屠夫,砍下壹塊足足5kg多的刀頭好肉做“刨湯肉”。轉眼功夫,排骨蘿蔔、回鍋肉、腸肝肚肺、豬血旺,油亮香濃的“刨湯肉”菜肴擺滿了桌面。壹頓豐盛幽趣的“刨湯肉”酒席,滿桌的酒席,清香四溢。

3、臘味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禦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幹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壹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 方法 儲備起來,等到 春節 時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臘肉的習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對臘味情有獨鐘。

小雪過後,香噴噴的臘肉臘腸成了餐桌上受歡迎的美味。怎樣讓炒出來的臘肉臘腸美味鮮嫩呢?訣竅很簡單:首先,要把臘肉臘腸用水先煮壹遍。其次,壹定要用冷水下鍋煮。這樣才能讓水分緩慢地滲入肉的組織中,讓本來幹癟的臘肉臘腸變得更加滋潤。

4、曬魚幹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幹、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壹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節氣介紹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起點於每年公歷11月22日或23日,太陽位於赤緯-20°16',到達黃經240°。“小雪”節氣間,夜晚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北偏西(相當鐘面上的10點鐘)。每晚20:00以後,若到戶外觀星,可見北鬥星西沈,而“W”形的仙後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鬥星擔當起尋找北極星的坐標任務,為觀星的人們導航。四邊形的飛馬座正臨空,冬季星空的標識——獵戶座已在東方地平線探頭了。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

小雪有什麽講究

起居調理

冬季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因此小雪節氣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陽氣,為第二年春天做準備。

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早睡,同時,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運動調養

“冬天動壹動,少鬧壹場病;冬天懶壹懶,多喝藥壹碗”。這句民諺,是以說明冬季鍛煉的重要性。通過 體育運動 ,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明顯增加,從而保證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應,使人精力充沛。

飲食保健

為避免血液粘稠,應多吃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蔔等。

心理調節

小雪節氣中,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抑郁癥。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抑郁癥是人類最常見的心理疾患。

2021小雪節氣民俗吃什麽相關 文章 :

★ 2021年小雪節氣的養生食物

★ 2021年24節氣小雪的傳統活動

★ 2021小雪節氣的來歷及講究

★ 2021關於小雪節氣由來介紹

★ 2021年小雪節氣三候特點介紹

★ 大寒民俗活動和民俗食物

★ 小雪的傳統習俗及養生方法

★ 2021年小雪節氣到來的含義介紹

★ 2021關於小雪節氣的天氣特點是什麽

★ 小雪節氣農事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