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理飲食:秋季健康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主。對於腸胃較弱的老人,早上可以用粥來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應多吃酸味果蔬,少吃辛辣食物,這對保肝益肺大有裨益。
2、早起早睡:早睡以適應陰精的聚集,早起以放松陽氣。秋季早起可以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先躺幾分鐘,拉伸全身,防止血栓形成,也是很有意義的。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很高,發病期多在長睡眠後期。這是因為睡眠時腦血管的血流速度變慢,容易形成血栓。
3、增強體力:秋季氣候漸冷,衣服不宜壹下子增加太多,刻意讓身體冷凍,進行壹些防寒運動,這也是增強身體對冬季寒冷氣候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秋天天氣涼爽,是鍛煉身體的好時候。尤其要註意耐寒鍛煉,如晨練、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
4.防病:深秋氣候轉涼,是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高峰期,極易導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心病的人對氣候變化也非常敏感,很容易導致病情復發和惡化。因此,這類疾病患者要特別註意提高警惕,加強預防,家中要備有急救和治療藥物,以防不測。
5、預防秋燥:秋季氣候幹燥,所以皮膚水分蒸發快,所以容易引起皮膚幹燥、皺紋增多、咽幹疼痛、便秘等癥狀,所以秋季預防秋燥是壹個重要的保健原則。室內保持壹定的濕度,註意補充體內水分,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造成的體液流失。為了防止皮膚幹燥,可以塗各種護膚霜。但需要註意的是,幹裂的嘴唇不要用甘油擦,也不允許用舌頭頻繁舔嘴唇,否則會加重幹裂的嘴唇。
6.謹慎吃蔬果:夏季大量吃蔬果雖然不會引起脾胃疾病,但會降低腸胃的抗病能力。秋後大量吃水果蔬菜,肯定有助於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運化水濕,腹瀉、痢疾、便溏等急慢性胃腸疾病隨之而來。所以入秋後要少吃水果蔬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
7、適時進補:進補時需要註意不要無病進補,亂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補虛,虛證患者不宜用補藥。虛癥可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補身體,否則會適得其反。還要註意進補的適量,避免用藥物代替食物,提倡食補的方法。如烏雞、豬肺、甲魚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核桃、蓮藕、秋梨等。這些食物和中藥配伍,效果更好。
8、多喝湯:秋季空氣幹燥,把進補物品做成湯比較合適。壹般來說,人們應該采用食補的方法,即選用新鮮的大白菜、蘿蔔、蓮藕加魚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牛肉湯、菠菜豬肝湯、蘿蔔排骨湯等。還可以吃壹些具有利尿解熱作用的寒性水果,如蘋果、雪梨、橙子、菱角、葡萄等。,可以補充大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秋季氣候幹燥口渴,但不宜多喝含氣飲料。可以選擇冰糖胖大海或者蜂蜜白菊花浸泡,既能補充體內水分,又能起到保健治療的作用。
秋季保健食品:
1.主食:大米、小米、玉米、蕎麥、大麥、小麥、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漿、扁豆等。
2.肉、蛋、奶的選擇:羊肉、牛肉、鴨肉、魚肉、豬腰、豬肺、甲魚肉、烏骨雞、鮑魚、鰻魚、雞蛋、牛奶等。
3.蔬菜選擇:豆芽、菜花、菠菜、胡蘿蔔、茄子、蓮藕、紅薯、土豆、山藥、芋頭、芹菜、大白菜、生菜、卷心菜、南瓜、菱角、百合、蘑菇等。
4.水果選擇:橙子、柚子、葡萄、柿子、梨、蘋果、大棗、香蕉、山楂、草莓等。
5.其他:栗子、核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銀耳、田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