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東江支隊歷史事件

東江支隊歷史事件

在抗日戰場上,中國* * *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除八路軍、新四軍外,還有活躍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抗日遊擊隊等各種戰鬥力量,如東北抗日聯軍、回民支隊、飛虎隊等。他們像壹把把尖刀,在崇山峻嶺、白山黑水之間英勇頑強地抗擊日本侵略者,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在華南作戰的東江縱隊就是其中之壹。

成立於國家危難之時。

廣州以東的東江地區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戰鬥過的地方。中國工農紅軍11軍也是在這裏成立的。雖然後來受挫,但* * *產黨仍然領導遊擊隊進行鬥爭。日軍進攻廣州沿海時,中國生產黨在這裏建立了抗日武裝,準備抗擊日本侵略者。1937年底,中共中央派廖承誌到香港成立八路軍辦事處,主持抗日民族統壹戰線工作,組織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支援祖國抗戰。1938年初,八路軍在廣州設立辦事處,雲光英任主任。4月,廣東省委成立,張文斌任書記。省委成立前後,積極建立抗日武裝。從1937的冬季至日到1938的春季,東關縣中心支行舉辦了兩期軍事培訓班,培訓了200多名武裝鬥爭骨幹。1938年3月,東莞自衛軍第32旅和41旅成立。7月,東莞市中縣委成立東莞縣常備壯丁隊,有***118人。同時,在農村地區成立了五個遊擊隊。9月,增城縣抗日人民自衛團仙村大隊、雅瑤大隊成立。同年7月,在惠陽沿海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軍事培訓班,有150多人參加。畢業後,同學們在家鄉組織並加入了抗日自衛隊。

1938 10日師團18、104和合川先遣支隊在大亞灣登陸,並於6月10日和6月21日占領廣州。國民黨軍12六個師撤至粵北。* * *生產黨加緊在東江地區建立抗日武裝。65438+10月65438+3月東關中心縣委成立抗日模範隊,王作堯任隊長,袁任政治訓導員。曾升、周伯明、謝受廣東省委、廖承誌指示。帶著壹批* * *黨員和積極分子於10年10月24日到惠陽縣屏山,* * *包惠工作委員會於65438年10月30日成立,曾生任書記。65438年2月2日,包惠中央在惠陽縣淡水附近的碉堡周田村成立了包惠人民抗日遊擊隊,曾生任隊長,周伯明任政治委員。遊擊隊成立後,在淡水周圍發動群眾鎮壓漢奸,迫使駐守淡水的日軍於65438年2月7日撤退。1939 1年10月1,東寶邊輝人民抗日遊擊大隊成立,王作堯任大隊長,何鶴成任政治訓導員。

1939 65438+10月,中共廣東省委召開會議,根據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決議,確定了發展自己的力量,準備在抗日戰爭最後階段起決定性作用的基本方針。* * *東江特委於2月中旬成立,林平任書記。4月,東寶邊輝人民抗日遊擊大隊更名為第四戰區第四遊擊先遣隊直屬第二旅。王作耀是大隊長,何玉成是政治教練機。5月,包惠人民抗日遊擊隊改名為第四戰區遊擊隊指揮所第三遊擊隊先遣隊新旅。曾升是大隊長,陸維梁是政治教練。同壹年夏天。新造旅在梅沙、葵塘、沙頭角等地開展遊擊戰,與日軍作戰30余次,取得重大勝利。9月初,日軍500余人再次登陸大亞灣,企圖切斷東江與香港、南洋的國際通道,威脅惠州。國民黨軍羅琨部撤退到淡水。9月12日,新旅主動出擊,迫使敵人從海上逃離。65438+2月,新造旅在橫崗雞心石伏擊日軍某旅,30余人陣亡。65438+2月1,二旅奪回南頭鎮。到1939年底,新旅發展到500多人,二旅發展到200多人,分別在平山和吳仕巖建立了遊擊根據地。

1940年9月中旬,根據時局發展,東江特委、東江軍委決定放棄國民黨軍新旅、第二旅,改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原新旅改為第三旅,曾擔任大隊長,林平也是政委;原2旅改為5旅,王作耀任大隊長,林平任政治委員。整編後,第三旅進軍東莞大嶺山地區,第五旅則活躍在寶安羊臺山地區的廣九鐵路兩側,領導中心在東莞。

1942 65438+10月下旬,中南工委副書記張文斌來到羊臺山根據地白石龍村。主持了壹系列會議。總結經驗教訓後,會議認為是在東莞。在保安地區進行遊擊戰爭,應靈活打擊敵人,避免硬仗和消耗戰。會議決定成立廣東軍政委員會,以林平為書記;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成立,梁紅軍任團長,林平任政治委員,曾生任副團長,王作堯任副團長兼參謀長。遊擊隊成立後,主動打擊日偽軍。2月下旬,曾從範獨立旅在增城黃岐山與數十名日軍激戰,日軍死亡20余人。14年5月,惠陽旅在銅鑼徑伏擊,擊斃15日軍,擊傷日軍20余人。

為適應對敵鬥爭和軍隊發展的需要,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於1943、1943年2月2日,將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擴大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簡稱東江縱隊),由林平任司令員,林平任政治委員,王作耀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2、第4、第5、第6、第6、第6、第7、第8、第9、第9、第9、第9、第8、第9、第9、第9、第9、第9、第10、第9、第10、第10、第10、第10、第10、第10、第9、第10、第

在炮火的硝煙中變得更加強大

東江縱隊成立後,組織部隊學習古田會議決議,克服忽視政治的傾向,加強鬥爭教育,發揮紅軍長征時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加強紀律教育,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通知”,密切軍民關系。3月65438日至3月0943日,開展整風運動。通過這壹系列工作,大大提高了幹部戰士的思想覺悟和政策水平。

為加強幹部培訓,遵照中央指示,東江縱隊於7月1944成立了軍政幹部學校,王作堯任校長,黎東明任政治委員。1時期,組建了壹個軍事隊和壹個政治隊,培訓了200名排長,為期三個月。1944期末,二期擴大招生,安排幹部培訓班,學習時間延長至半年。1944年8月,縱隊政治部在大鵬開了壹期大型年輕幹部培訓班,* * *辦了七期,每期100、200人。學生主要是黨員和黨政機關的青年知識分子。

各單位還廣泛開展以射擊、轟炸、暗殺為主要內容的大練兵活動,開展殺敵競賽。他們頻繁進攻廣九鐵路兩側和惠東堡地區,在1944上半年激戰148次,攻占據點10個,破壞公路188公裏,鐵路35條。

東江縱隊以前是幾個旅直屬。隨著形勢的發展和部隊人數的增加,9月1944,決定在縱隊與旅之間增設支隊級組織,先設三支隊,後設六支隊。增編支隊後,東江縱隊按以下順序編制:曾升任司令員,林平任政治委員,王作耀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支隊、第二支隊、第三支隊、第四支隊、第五支隊、第六支隊、第七支隊、西北支隊、北江支隊、護航大隊、港九大隊和獨立65438。

1944年8月,廣東省委、軍政委員會根據中央指示,在大鵬半島土洋村召開聯席會議。根據土洋村會議的決定,東江縱隊主要由東關旅挺進為粵北先遣隊。8月底從東莞出發,首先進入華縣和從化之間的山區。9月19,清遠市,攻取,立即宣傳* * *產黨的抗戰主張和抗日成果。8月29日,日軍700人,偽軍2300人,在廣九鐵路沿線“掃蕩”。東江縱隊西部部隊英勇作戰。至9月3日,共戰鬥10次,殲敵240余人,粉碎了敵人的“掃蕩”。同時積極打擊廣九鐵路東西兩側之敵。438年6月65日+438年10月65日+7月,在沙井消滅偽軍40余人,438年6月65日+438年10月365日。165438+10月初,攻下新塘火車站消滅偽軍壹個連,隨後進攻麗莎李超,陣亡150余人。6月65438+2月19,猛攻沙井,消滅150人。

1945年,為配合八路軍、新四軍春季進攻作戰,東江縱隊主動出擊,打擊廣九鐵路東西兩側之敵。在L戰鬥10余次,擊斃日偽軍200余人,其中日軍兩列火車相撞,9名日軍陣亡。65438年10月27日,壹架日本飛機墜毀,降落在東江東莞橋頭。少將·安田·李希雄等八人拒絕投降,全部被東江縱隊殺害。為貫徹土洋村會議向東發展的方針,獨立4旅向海豐、陸豐發展,2月與海豐、陸豐遊擊隊會師,隨後在六中圩擊沈敵船2艘,殲敵10余人,打擊赤化搶糧之敵,俘虜日軍班長和翻譯。部隊很快發展到400多人,在海豐、陸豐、惠東壹帶作戰。

為戰略反擊做出貢獻。

1945 65438+10月,廣東省委決定領導機關移至羅浮山,並派兩個軍進入江北開展武裝鬥爭。根據這壹決定,東江縱隊北江支隊、西北支隊於2月底從增城到達英德,繼續向北發展。3月起,三支隊、四支隊、曾龍波獨立大隊開辟了以羅浮山為中心的江北根據地。經過兩個多月的戰鬥,到5月,博羅的局面已經打開。東江兩岸的解放區是連在壹起的。這時,東江縱隊的領導機關從會東堡地區進入羅浮山根據地。同時,縱隊組織移至東江以北,1支隊在廣九鐵路以西,第二支隊在廣九鐵路以東,第五支隊在增城、博羅、河源、龍門交界,第六支隊在海豐、陸豐,第七支隊在惠陽、海豐,持續對敵打擊,多次打勝仗。到1945年3月,東江縱隊迅速發展到9200多人。

1945年7月6-22日,中共廣東省委在博羅縣羅浮山召開幹部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七大決議,決定成立粵區常委,以林平為書記,迅速北移,打造戰略根據地。為迎接八路軍南下支隊(第359旅),林、王作堯、楊率第5支隊等部* * * 1500人,從博羅橫河出發,經龍門、新豐進入英德、翁源,挺進粵北,在粵北山區獨立作戰,堅持鬥爭。

抗日戰爭8月戰略反攻前後,1945,東江縱隊為便於師指揮作戰,組建江南、江北、貝約、靳東總部,各總部由東江縱隊組織。根據毛主席《抗擊日寇的最後壹戰》和朱德總司令8月1945+0日的命令,中國廣東區委東江縱隊立即緊急集結主力,分多路向東江兩岸、粵漢鐵路、廣九鐵路沿線和沿海的日偽據點挺進;並向日軍發出光盤限期投降。在廣九鐵路以西,部隊包圍了厚街、赤嶺、東樊城、黃岡等日偽據點。13年8月,駐北柵偽軍壹個連全軍覆沒,太平鎮被攻克。8月17日,在東莞至厚街之間殲滅日軍壹個中隊和偽軍壹個營,同時收復黃村、常平、南投、南投。

8月21日,廣九鐵路部隊包圍博羅城。12海豐日軍六挺機槍投降。8月22日,施工隊攻入增城縣城,8月23日收復沙頭角。9月3日,24名日軍在元朗投降。9月8日,在稔山殲滅日軍壹個中隊和偽軍300余人,收復鰲頭。繳獲了4門海岸炮和300多發炮彈。9月20日、26日,海豐馬鬃港和北部的高灘被攻占。19960.888688898617

東江縱隊為打敗日本侵略者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寫下了光輝的壹頁。

東江縱隊抗日戰爭主要記錄表

戰鬥超過1400次

日偽軍死傷6000余人。

俘虜了3500多名日本偽軍

繳獲了25支槍。

繳獲槍支6500余支。

解放區面積6萬平方公裏。

450多萬人獲得解放。

從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和印度解放了近65,438+000名國際友人。

2500多人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