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5月10日,就在黎明前,成群結隊的德國Ju87斯圖卡俯沖轟炸機突然轟炸了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機場、鐵路樞紐、全副武裝的地區和城市。
5時30分,在北海和馬奇諾防線之間300多公裏的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向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起大規模進攻,拉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
6月1940日,法國政府撤出巴黎,遷至圖爾。同壹天,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13,巴黎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14年,當法國政府再次遷至波爾多時,德國人未開壹槍就占領了巴黎。
在德軍占領巴黎的那壹天,德軍A軍的左翼已經推進到了馬奇諾防線的側翼。“因為這條無用的防線,畢竟還有幾十萬法軍沒有投降或者被消滅。”。
希特勒要求倫德斯泰特與C軍合作,徹底消滅那裏的法軍。根據希特勒15號作戰指令,壹直在馬奇諾防線執行面對面吸引法軍註意力任務的C軍,立即選擇了馬奇諾防線守軍的薄弱點,即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結合部。
a、C兩軍前後夾擊,馬奇諾防線很快被打破。17,C軍進入曼恩-萊茵運河,A軍占領凡爾登。法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南被50萬大軍包圍,除少數人外全部逃往瑞士。
18,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22日,法德簽署《康邊停戰協定》,法國戰役結束。
擴展數據:
20世紀30年代,法國在國防部長馬克諾將軍的主持下,斥巨資60億法郎,沿法德邊境修建了壹組長約400公裏的堡壘,擁有5800座永久性防禦工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馬奇諾防線。
法國政府認為有了這道防線,妳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在戰爭中,當德軍越過法比邊境,向巴黎進發時,在紙面上被描述為“堅不可摧”的偉大工事,立刻變成了壹堆廢鐵,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和英國都是盟國,與德國作戰。盡管戰後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兩國仍保持著某種同盟關系。
1939上半年,法國和英國* * *同意承擔保衛波蘭、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的義務。1年9月,二戰爆發後,法國和英國壹起對德國宣戰,壹起打了壹場所謂的“奇怪的戰爭”,導致數百萬法軍在馬奇諾防線等待,錯失戰鬥時機。
5月1940,10,德軍發起了“西線戰爭”。這壹次,炸彈直接落在了法國人身上,英法聯盟開始面臨真正的考驗。5月15日,法軍總司令甘莫林驚呼防線已被突破,戰敗無法挽回。
丘吉爾第二天就趕到巴黎,憤怒地斥責法方作戰不力,並稱英方除了派出少量空軍外,無法提供其他支援。5月20日,魏鋼接替甘莫林出任法軍總司令。
6月10,所謂的魏剛防線再次被突破。第二天,丘吉爾再次趕赴法國,建議法方即使在正規軍被徹底擊潰後也要開展遊擊戰,但遭到時任副首相的貝當嚴詞拒絕。
13年6月,巴黎陷落的前壹天,丘吉爾最後壹次來到圖雷會見法國領導人。此時英國在法國只有壹個步兵師、壹個裝甲師和壹個加拿大師,不足以成大事。很快他們都撤退了,所以歐洲沒有英國士兵。
眼看法國這艘大船就要傾覆,作為盟友的英國不僅不幫忙,反而想趁人之危,為自己大撈壹筆。
雖然在陸地上慘敗,但法國仍然保持了幾乎不動聲色的海軍,擁有7艘主力艦、1艘航空母艦、18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和71艘潛艇,自然讓英國垂涎三尺。
16年6月,英國給法國政府發了兩封緊急電報,聲稱只要法國艦隊駛往英國港口靠泊,英國就同意法國停戰。
美國駐法大使哈立德打電報給國務院說,英國人保留自己的空軍和海軍是當務之急,“這樣壹旦被迫與希特勒做交易,他們就可以作為手中的王牌”;貝當說,英國人故意讓法德自相殘殺,然後自己與德國媾和。
英國不僅想占領法國艦隊,還想乘機吞並法國殖民地。16年6月提出建立“統壹英法聯盟”,是壹個統壹憲法、議會、政府和軍隊的實體。
英國外交部立即指示英國駐法國殖民地總領事向當地殖民機構提出接受英國保護的建議,多數情況下遭到拒絕。
盡管在18年6月,法國方面向英國政府保證法國艦隊不會落入德國人手中,但英國仍然出動大量船只圍攻停泊在北非米爾斯凱比爾港的法國艦隊。
當時,法國在那裏集中了兩艘主力艦、兩艘巡洋艦、壹艘航空母艦和十壹艘驅逐艦。在英軍的猛烈炮火下,除了主力艦斯特拉斯堡外,大部分法國艦艇失去戰鬥力,1200多名法國官兵陣亡。
在北非的亞歷山大,被圍困多日後,法國船只於7月7日同意解除武裝,只有壹艘主力艦“黎塞留”號成功逃往達卡爾。
馬提尼克島的法國艦隊被英美海軍嚴密監視,寸步難行。就這樣,壹個世界海軍強國在盟國的背信棄義和另壹個世界海軍強國的打擊下徹底消失了!
法國戰敗時,不僅希望盟友能幫忙,還多次懇求大洋彼岸的美國伸出援手。5月22日,法國總理保羅·雷諾請求羅斯福派遣美國海軍和空軍參加歐洲戰爭。
6月10日,雷諾呼籲美國提供除遠征軍以外的壹切可能的援助。14年6月,雷諾將法國比作溺水之人,乞求美國及時援助。
羅斯福對法國的要求充耳不聞,僅在6月17日敦促剛剛成為法國新總理的貝當不要放棄法國殖民地。
就是在這種完全孤立的情況下,法國於6月22日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
百度百科-法蘭西之戰
人民網-法國在二戰中的崩潰:災難降臨時軍隊正在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