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屬於馬鈴薯,其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礦物質。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養很多器官,但說到底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
2.蓮藕
俗話說“蓮藕是寶,秋藕最滋補”。秋藕不僅是好菜,也是良藥,根、葉、花都可以入藥。常吃蓮藕有通氣利濕、養胃生津、通竅的作用,對防治高血壓有很好的效果。吃藕的時候記得把藕節去掉,因為藕節比較註重止血。
此外,蓮藕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礦物質。它的肉嫩、白、圓,味道甜而脆。生吃堪比梨,老少皆宜。
3.芋
芋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塊莖中含有70%的澱粉,所以特別軟。正如農業諺語所說:“紅薯和芋頭是半年的糧食”,芋頭被視為“農民中最重的蔬菜”。它可以用作蔬菜、谷物和甜點。近年來,臺灣流行的“芋圓”也是用芋頭做的。
秋天吃芋頭有潤肺、解毒、減肥的功效。秋天天氣越來越幹燥,隨著天氣轉涼,人的飯量也越來越大。平時肥胖的人可以多吃芋頭。因為芋頭中的膳食纖維能使人產生飽腹感,從而減少食量。
4.小紅蘿蔔
蘿蔔俗稱“小人參”,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嫌醫生開藥”之說。中醫認為白蘿蔔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味甘、平、辛,歸肺、脾經。具有降氣消食、祛病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痿、肺熱、便秘、吐血、脹氣、食積、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暢。
5、花生
“寒露收豆,秋分後收花生”。花生是寒露前後的時令食品。因為花生具有滋陰潤肺、抗腸道病毒等保健功能,而秋季保健的重點是滋陰防燥,所以大家可以多吃花生。
中醫認為,花生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可補脾益氣,潤肺化痰,潤腸通便。根據營養學,花生被稱為“長壽果”、“植物肉”、“素食中的肉”,所以多吃花生可以補充蛋白質。花生仁富含脂肪油,含有多種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0%以上;它還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必需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膽堿、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泛酸、鈣、磷、鐵、甾醇、部分單寧等。
6.花椰菜
菜花性平味甘,具有健脾養胃、清肺潤喉、清熱解毒的作用。比較適合秋燥引起的脾虛胃熱,口臭多飲等秋季常見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吃花菜,花菜可以幫助我們人體養生,對我們的健康很有幫助。
菜花中含有的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胡蘿蔔素和微量元素硒,有利於防癌抗癌。西蘭花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蛋白質和胡蘿蔔素能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國外研究還發現,花椰菜含有多種吲哚衍生物,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預防多種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