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德州有哪些美食?

德州有哪些美食?

德州扒雞』

簡介:

“德州”牌五香扒雞創產於公元1692年,有“神州壹奇”、“中華第壹雞”和“美味世界壹”之譽,是“部優”、“省優”、“省著名商標”和“山東名牌”產品。

武城旋餅』

簡介:

“旋餅”是山東省武城縣的傳統名吃,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崇禎17年春,闖王李自成攻打北京,路經武城聞香下馬,帶領身邊的隨從徑入用葦席搭成的餡餅蓬,飽食之余興致勃勃的觀看了餡餅師傅的制作過程。先是看到大師傅熟練的搟皮、加餡、卷包,形成後大師傅又在手中旋轉拍打成餅狀,放在鏖子上烙成微黃色,之後又放入用碎瓦子鋪滿的地鏖之中,炙烤成金黃色。闖王看了連連稱贊:“好!好!好!我走遍天下第壹次看見如此玄妙做法,難怪此餅有如此特殊的香味。於是又指著蓬外的招牌說:“此餅不如叫‘旋餅’更為合適!”於是,“武城旋餅”便傳遍了魯西北大地,繼而聞名全國。

武城旋餅制作過程特殊。造就了其獨特的酥、香、焦等口味。武城旋餅選項料精良,面要上等、肉要精選。其制作更加講究,和面要根據四季溫度的不同掌握軟硬,並反復的揉捏。餡有豬、牛、羊肉和雞蛋的。其成品厚如指大如盤、色為金黃、入口外酥裏嫩、肥而不膩、清香可口、愈吃愈香,回味無窮。武城三回頭大酒店制作的旋餅在原來的基礎上又發掘出“風加雪”、“三鮮”、“蝦仁”等多種新品種。2004年5月武城三回頭大酒店制作的旋餅被山東省貿易辦公室、山東名小吃認定會組委會授予“山東名小吃”稱號。

『又壹村蒸包』

簡介:

又壹村起源於壹八九零年,當時叫“有益村”,是由德州壹顧姓人氏開辦的包子鋪。“有益村”的包子潔白優雅,齒留馨香,名聞遐邇。斷顧氏之後,姜玉山、王鳳祥、任萬祥、李井書等人對包子的制作工藝進行改良,並在壹九三壹年後多次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鋪拜師學藝,掌握正宗狗不理的制作方法,賓客盈門,名聲大振。原清代縣令唐葉風取古詩“柳暗花明又壹村”之意,諧“有益村”之音掛上了“天津狗不理分嗣又壹村包子鋪”的牌匾。“又壹村”包子鋪在繼承“天津狗不理”包子傳統工藝的同時,不斷改進發揚,逐漸形成了造型好,有嚼勁,選料精,滿口香的獨特風味。曾有詩稱贊“到口難吞味易嘗,團團壹個最包藏。外強不必中幹鄙,執熱須防手控湯”,道出了吃包人大飽口福的情景。壹九五四年,我國梨園四大名旦之壹尚小雲先生到德州演出期間,每餐必用“又壹村”包子。行前,揮毫潑墨,以書畫相贈。此後,各界知名人士來德州多次到“又壹村”又品嘗包子為快事。幾度春秋,幾度耕耘。現在的“又壹村”包子挖掘和繼承了傳統做法,用半發面、肉陷內調進香油、醬油、蔥、姜、高湯等十種佐料精制而成,曾榮獲壹九九零年山東省飲食業優質產品稱號。德州市又壹村飯店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不斷挖掘開發新的工藝,他們精心推出了灌湯包、牛羊肉包、什錦包、三鮮包、素包等品種,食者莫不贊嘆,百年的工藝,百年的錘煉,又壹村包子已躋身於德州名吃之前列,聲名遠播,在飲食業中獨樹壹幟。2004年5月德州市又壹村飯店制作的又壹村蒸包被山東省貿易辦公室、山東名小吃認定組委會授予“山東名小吃”稱號。

『幹菜燜肉』

簡介:

主料:帶皮五花、荷葉饅頭

配料:黴幹菜

調料:鹽、味精、白糖、老柚、花椒油

制作方法:切成小方塊、同加工好的幹菜同燜再用大火蒸至肉酥爛即成

特點:肉魚棗絲油潤不膩,鹹鮮甘美,周總理生前愛吃的菜,並宴請過尼克松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