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蓓快上幼兒園了,可卻有壹個早上賴床的壞毛病,這讓爸爸媽媽很頭疼。用蓓蓓爸爸的話說,蓓蓓總是該睡不睡、該起不起,晚上精神百倍,早晨卻十分貪睡。如果爸爸媽媽勉強把她叫醒,沒睡夠的蓓蓓馬上會閉著眼睛,大哭大鬧:“我不想起床,我還要睡覺!”看著蓓蓓又哭又鬧的樣子,爸爸媽媽心軟了,只好哄蓓蓓:“睡吧睡吧,不哭不哭!”任由蓓蓓撅著屁股、抱著被子,轉身又呼呼大睡。但是當蓓蓓進入幼兒園之後,爸爸媽媽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每天晚上蓓蓓都十分興奮,跑來跑去不肯睡覺,攪得爸爸媽媽也睡不成。壹到早上蓓蓓則是不肯起床,每天都趕不上幼兒園接孩子的專車,爸爸媽媽必須自己去送,這樣不僅蓓蓓每天遲到,連爸爸媽媽上班都非常受影響。
美國最新的科學研究報告表明,孩子小時候睡眠不足或睡眠習慣不良會對他們的是身體發育、智力發展以及 健康 成長帶來壹定影響,充足的睡眠則有利於他們身心 健康 發育。
孩子身高和生長激素有壹定關系,而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睡眠充足,則生長素分泌量多,作用時效長。壹般生長激素在22時到淩晨1時為分泌高峰,占總分泌量的20% 40%。同時,如果孩子睡眠不好,不能分泌出足量的生長激素,會影響孩子的註意力、記憶力等其他各方面的認知能力。幼兒期的孩子睡眠無規律,將導致分泌系統紊亂,對之後的性格形成產生不良影響。
因此,爸爸媽媽們應該以睡眠為中心,重新安排兒童的全部日常生活。不僅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更要註重孩子的睡眠質量,把握好孩子在睡眠中的生長發育契機。但是很多孩子都會晚上磨磨蹭蹭不想睡覺,早上賴在被窩裏不肯起來,讓很多父母覺得為難。其實,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並不難。
阻礙孩子養成正常作息習慣的因素
孩子作息沒有規律有很多種情況,比如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即使晚上睡得早,早晨也喜歡賴在床上不起來;睡眠不規律,有時候起得早,有時候起得晚等等。
阻礙孩子養成正常作息習慣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爸爸媽媽壹般睡覺比較晚,就可能影響到孩子的睡眠習慣。或者孩子白天運動量比較少,晚上貪玩上床晚、睡前太興奮導致入睡晚。也有可能是孩子感覺到身體不舒服或者心情不好,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因缺少充足的睡眠而賴床,使孩子難以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
家長們應該為孩子安排壹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什麽時間應該做什麽事情,壹壹為孩子講清楚,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變動。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裏,做壹些睡前的準備,例如洗澡、刷牙、換睡衣、尿尿等。進房間後,不要立刻要求他入睡,可以說說故事、講講話、壹起看壹本圖畫書、哼首兒歌,但是不要選擇會使孩子激動、興奮、害怕或引起好奇的內容。如果孩子喜歡,可以讓他抱個心愛的娃娃或玩具熊壹起躺在床上,跟孩子做伴。在幫孩子蓋好被子之前,最好再問他壹次:“妳還有沒有什麽事呢?”便於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
聰聰睡覺前有壹些程序,長久堅持下來,就成了習慣。比如睡前要洗澡,這是聰聰最喜歡的的項目,無論什麽天氣,都會在睡覺前淋浴或泡澡,她會很舒適愜意享受那熱氣氤氳的感覺,之後也會睡得特別香甜。壹個熱水澡之後去刷牙,睡前與媽媽聊天5分鐘或者聽媽媽講睡前故事。故事講完,聰聰上衛生間,再回到兒童房,偎在床上與媽媽親吻、道晚安,然後就會很快進入夢鄉。
孩子的睡眠需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愈來愈少,爸爸媽媽也應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調整孩子的就寢時間或午睡時間的長短。下表是專家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特征所設計的壹般睡眠時間,供家長們參考。需要註意的是,每個孩子的個體情況都不同,家長們壹定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睡眠習慣。如果孩子的睡眠充足,在並不想睡覺的時間被父母逼著睡覺,會使孩子產生抵觸心理。不僅起不到休息的作用,很可能打亂孩子自己的生物鐘。只要孩子白天精力充沛、心情愉快、食欲好、生長發育正常、睡得踏實,即使每日睡眠不足這些小時也屬正常。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 健康 作息
壹個 健康 的作息習慣的養成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家長們平時要註意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為孩子裝飾壹個漂亮的小房間,墻上貼壹些溫和的照片和卡通圖片,小床設計成孩子喜歡的樣式,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也擺在床邊,讓整個小屋溫馨別致、充滿童趣,從而讓孩子喜歡上自己這個獨立的空間。同時還要註意睡眠環境的安靜和舒適,睡覺時間應保持室內光線舒適安靜,不要大聲吵鬧。在孩子準備睡覺時不要看電視,否則他無法安心睡覺。
孩子晚上過於興奮也是導致他們入睡晚的壹個原因,這時候我們建議父母們跟孩子做壹些安靜的 遊戲 ,比如“小飛蟲”的 遊戲 。這個 遊戲 特別適合寶寶睡覺前玩。長期堅持下來,作為睡前儀式的壹部分,這樣就可以讓寶寶每天都自然地入睡。
媽媽和寶寶各伸出壹個食指,然後面對面地各自擺動伸出的食指,並念兒歌“小飛蟲、小飛蟲,請妳快快停壹停,停在哪,停在哪,停在寶寶的鼻子上”。當念到“停在哪停在哪”的時候,媽媽和寶寶伸的兩個手指相對點住,當念到“停在寶寶的鼻子上時”,媽媽和寶寶都用手指指著寶寶的鼻子,並停上壹會兒,告訴寶寶“小鼻子不能動了”。接著說“停在寶寶的嘴巴上”,把手指停在寶寶的嘴巴上,讓小嘴巴閉好了。再說“停在寶寶的眼睛上”,把手指停在寶寶的眼睛上,讓寶寶將眼睛閉上。還可以說“停在寶寶的胳膊上”,胳膊就不能動了;“停在寶寶的小腿上”,小腿也不能動了。寶寶的全身都不能動了,那就睡覺吧!
有些孩子晚上睡的晚可能不習慣壹個人睡覺或者是怕黑,這樣家長們就要註意幫助孩子克服對孤單和黑暗的恐懼。晚上睡覺前,父母可以陪孩子說說話,講講故事,引導孩子認識黑夜,了解黑夜。這時,做手影 遊戲 是壹個不錯的辦法。晚上只要把家裏的燈關上,只留壹盞小燈,就可以跟孩子壹起玩了;如果是白天,可以把家裏的窗簾和燈都關上,打開手電筒,照射在墻壁上面。媽媽先示範用雙手做出不同的手影,再讓孩子壹起學習。玩過壹會兒之後,再把手電筒關掉,這時孩子就會發現,影子是因為光線的存在才會有的,如果光線沒了就變成了黑暗的世界,什麽都看不到了。除了教孩子認識黑夜,了解黑夜外,還可以在孩子的房間安壹盞小夜燈,這樣晚上給他壹點光亮,有助於他克服對黑暗的恐懼。
同樣,睡前不合理的飲食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因此對孩子要堅持“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原則。如果晚餐吃得過飽或攝入熱量過高的食物,孩子會因腸胃不適而翻來覆去睡不著。這樣壹來,第二天早晨就會起得晚。如此惡性循環對於孩子的 健康 十分不利。因此,晚餐應盡量在臨睡前兩小時結束。如果實在餓得睡不著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吃壹些含有高蛋白的夜宵,如奶酪、雞蛋、豆制品和牛奶等。
如何自然喚醒孩子
醫學研究證明,壹個人只有自然醒來,才會在壹整天內感到精神煥發、神采奕奕。孩子在正常時間沒有醒來時,家長可及時將其叫醒,並用有趣的活動打消孩子的睡意。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更應如此以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所以我們的爸爸媽媽們可以用壹些心思,營造壹些氣氛,巧妙地讓孩子自然醒來。
下面我們介紹壹些簡單的喚醒孩子的方法。·視覺喚醒法:光線變化是最好的自然鬧鐘,拉開窗簾讓光線照亮孩子的雙眼,孩子也很容易蘇醒。·嗅覺喚醒法:以食物的美味讓孩子胃口大開,或將窗戶打開壹條小縫,讓外面的清新空氣,或花的香味飄進房間,孩子就會在美妙的嗅覺感受中蘇醒過來。
·聽覺喚醒法:清晨家長在孩子房間裏,故意發出壹些平時生活中自然的聲響,這個聲音是自然發出,並不是像鬧鐘那樣刻意營造的聲音,所以孩子不會很反感,而且這種聲音可以很自然地喚醒孩子。
·觸覺喚醒法:父母把手伸入孩子的被子裏,沿著孩子的小腳往上輕輕點觸,壹邊點,壹邊根據點到的部位念兒歌。喚醒孩子的具體方式可按如下的步驟操作:
把孩子臥室的門打開,讓外界的聲音自然地傳遞進去。
將窗簾拉開,窗戶開啟壹條小縫,讓光線和新鮮空氣進入房間。如果孩子此時沒有醒,可以在房間走動或者收拾玩具,制造壹些適量的聲音。
如果孩子還沒有醒的話,可以親吻孩子的小額頭和小臉蛋。將手伸到被子裏面,摸摸他的小腳丫,為孩子按摩按摩。此時可以用輕柔的語氣喚醒孩子:“寶寶的小腳丫醒了。”再摸摸寶寶的小腿,說:“寶寶的小腿也醒了”。然後摸摸寶寶的大腿、肚子,壹直摸到寶寶的小臉蛋,邊摸邊說寶寶的“寶寶的大腿醒了”,“寶寶的小肚子醒了”,“寶寶的小臉蛋也醒了”。
這樣重復幾遍,孩子就會醒來。看到寶寶睜開眼後,可以看著寶寶,用愉快的聲音說,“寶寶妳睡醒了,妳睡得好嗎?”
如果寶寶不願意起床穿衣服,可以為他(她)找來幾件衣服,讓寶寶自己選擇穿哪壹件。同時,可以逗逗寶寶:“這小衣服真好看,媽媽想看看妳穿上什麽樣,來,咱們穿衣服吧。”
穿好衣服後,可以再跟寶寶說:“寶寶,咱們都穿好衣服了,起床了,不能躺著了,走,媽媽帶妳洗臉刷牙去。”這樣,壹天的活動就開始了。假如孩子白天有不明原因的煩躁、食欲不佳,則可能引起睡眠不足。或者孩子睡眠時易醒、總愛翻身、睡得不踏實,有可能是缺乏壹些營養元素所導致的。此時家長應該查找原因及時處理,以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從孩子嬰兒期就註重養成孩子合理的作息時間並且持之以恒,幫助孩子形成正常的生物鐘,會使孩子終身受益。
(摘自《孩子上學前壹定要學會的50件事(經典版)》-王幸成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