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豆角嘌呤含量

豆角嘌呤含量

進入夏天,又到新鮮蔬菜紮推上市的季節了。有痛風患者在後臺提問:痛風能吃豆角嗎?如果能吃的話,都有哪些依據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兩個概念。

第壹,有些地方豆角和菜豆(四季豆)的概念是混淆的,這兩種蔬菜在嘌呤含量上相差近壹倍,不過在總體上它們是屬於同壹類蔬菜。

第二,營養學上壹般把豆類食品分為兩大類:壹類是以大豆為代表的高蛋白質、高脂肪豆類;另壹種豆類則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為特征,比如我們正在談論的豆角和菜豆。

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患者之所以會對豆角類蔬菜是否能夠食用產生疑問,我想其根源還是在於豆類食品屬於高嘌呤食物的傳統認知。豆類及豆制品確實含嘌呤含量比較高,尤其是未經加工過的豆類(如黃豆、黑豆等),過多攝入會增加嘌呤的負荷,使尿酸生成增加,既往的觀點是建議痛風患者限制豆類及豆制品的攝入。

但近期的研究發現,豆類及豆制品的攝入並不會升高血尿酸,也極少誘發痛風的急性發作。這是因為豆類及豆制品中的某些成分能夠促進尿酸的排泄,而這壹作用遠遠大於其嘌呤含量高所導致的升高血尿酸的作用,最終的結果是降低血尿酸,是痛風患者的保護性因素。因此,應鼓勵痛風患者食用豆類及豆制品。

還有研究認為,食物中不同種類的嘌呤對於尿酸的影響是不同的。食物中的次黃嘌呤升高血尿酸的作用最強,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發生的最大飲食因素;而腺嘌呤、鳥嘌呤則不具有改變血尿酸水平和尿酸清除的作用,不會明顯增加痛風的風險。大部分的動物和海鮮所含嘌呤中超過50%是次黃嘌呤,豆類及豆制品中的嘌呤則主要為腺嘌呤和鳥嘌呤。由此可見,嘌呤總量不高,而且主要含腺嘌呤和鳥嘌呤的食物對於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是有益的,這些食物就包括豆類和豆制品。

我們再回來具體講講豆角與痛風的關系。

從這位患者提供的圖片來看,指的應該是四季豆,因為豆角比較長,四季豆則相對較短。四季豆的嘌呤含量為29.7毫克每百克,豆角的嘌呤含量則為48毫克每百克。二者都屬於低嘌呤含量(小於50毫克每百克)的蔬菜,且為堿性食物,有助於尿酸的溶解排泄。因此,痛風患者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中醫則認為,豆角性甘、淡、微溫,歸脾、胃經。化濕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滯膩,為脾虛濕停常用之品,有調和臟腑、安養精神、益氣健脾、消暑化濕和利水消腫的功效。對脾胃虛弱者尤其適合,而大多數患者的痛風病因多與脾虛相關。現代營養學也發現,豆角類蔬菜雖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為特征,但其蛋白質含量仍比壹般蔬菜高,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也較豐富,因此被譽為“蔬菜中的肉類”。

正常水平的尿酸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但當人體尿酸過高時,就會發生氧化應激,使自由基生成增加。人體內產生自由基過多或清除過慢時,就會加快機體的衰老和誘發諸多疾病。豆角對羥自由基有較強的清除作用,這可能與其含有較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E、抗壞血酸、微量元素硒有關。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長豆角比短豆角對羥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強。因此,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患者可有意識地選擇長豆角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