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今年南方雨水這麽多?未來天氣形勢的趨勢是什麽?
資料圖:6月13日,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下著傾盆大雨,交警在雨中執勤,阻止車輛進入被淹路段。中新社發張浩振攝
無盡的雨
全國近六分之壹降雨量超過200毫米。
回顧剛剛過去的6月,南方地區出現了5次大範圍降雨天氣過程。6月2日至7月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31天發布暴雨預警。
從中國氣象局的統計來看,說今年南方的雨是“潑水”並不為過:
近654.38+0.5萬平方公裏土地累計降雨量超過200毫米;
70萬平方公裏土地累計降雨量超過300毫米;
5萬平方公裏左右的地方出現累計降雨量500毫米以上的降雨;
6月全國降水量分布。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雨有多大?
12太湖之水落湖北。
據中央氣象臺分析,今年雨季具有暴雨覆蓋範圍廣、雨量大、極端性強三大特點。
今年汛期的強降雨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全國近六分之壹的降雨量超過200毫米。
據統計,6月份全國平均降水量達110.9mm,較常年同期偏多12%,為1961(1998為歷史同期第壹高)以來的第九高。如果按省份排名,湖北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江蘇、黑龍江為歷史同期第二多。
到什麽程度?以湖北省為例,將降雨量換算成人積水約530億立方米,相當於12太湖,0.5青海湖!
水量對比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在南方主要城市(國家氣象站)中,6月份降雨量排名中,湖北省武漢市以465,438+09毫米排名第壹,其次是杭州、合肥和南京,降雨量均在300毫米以上。
“雨這麽大,壹個地方都裝不下。”6月7日,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降雨量達327.7mm,打破當地最大單日降雨量紀錄。要知道,北京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32.8+0mm。
雨有多大?
六月,南方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雨。
6月21日開始的降雨過程被稱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此輪強降雨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貴州、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廣西等10多個省份被其鎖定。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6月,南方15省(區、市)250毫米以上降雨面積165438+萬平方公裏,400毫米以上降雨面積約27.6萬平方公裏。
整個6月期間,除雲南中北部外,南方大部分地區有壹半的時間是在降雨中度過的,廣西東北部和雲南西部的降雨日數超過25天。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此前的判斷,6月至8月,
我國氣候條件總體偏向,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較多,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漬澇比幹旱更嚴重。也就是說,未來壹段時間,北方和南方都有可能出現暴雨。
6月18日下午,雲南昆明突降暴雨,市民冒雨出行。中新社記者劉宇陽攝
雨有多大?
多地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壹般4-6月上旬,華南處於前汛期,江南部分地區處於雨季。到6月中旬,雨帶將北上,進入長江中下遊地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表示,從階段性特征來看,今年南方降雨時間還是正常的,但是強度確實比較強。最近,在壹些南方省份,如湖北東部、四川東部和重慶,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2-4倍,局部地區甚至多5倍。
6月以來,中國南方地區41個國家氣象站超過6月日降雨量極值,廣西陽朔等5站超過歷史極值。
如此強降雨導致長江流域江河、湖泊、水庫水位快速上漲,部分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部分支流發生超歷史洪水,局部地質災害嚴重。
6月22日,重慶水文監測站發布洪水紅色預警,這是1940建站以來的第壹次。
6月29日下午,武漢市洪山區壹小區積水點有魚出逃,部分市民在雨後積水路面上垂釣。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暴雨預警持續31天。
為什麽今年南方暴雨不斷?
常年6月,我國將進入降水集中期,這也宣告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降雨需要條件。中央氣象臺分析,水汽、上升運動和持續時間是強降雨頻發的關鍵原因。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胡曉表示,汛期降雨之所以如此兇猛、持續時間長、後勁足,最重要的原因是良好的水汽條件。比如盤踞在江南、江淮壹帶的梅雨,就是水汽充足帶來的持續降雨。
此外,作為我國汛期天氣背後的“推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和位置決定了我國中東部雨帶的分布變化。
專家分析,往年副熱帶高壓位於中國臺灣省以東,但今年位置明顯偏西,更靠近中國,強度更強。所以對影響中國的潮濕氣流伸出了援手。
圖為6月22日,桐廬縣遭受嚴重暴雨洪澇災害,消防人員在洪水中展開救援。遵義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將來會下雨。
新壹輪暴雨已經到來,京津冀也將加入。
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7月1日至7月3日,四川東南部、重慶中南部、貴州、雲南、湖北西部和南部、江南中北部等地雨勢依然較強。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分析,此輪降雨強度較大,與6月底強降水過程的影響區域重疊,累計降水量將比常年同期偏多1 ~ 2倍。
值得註意的是,華北、黃淮等地也加入了“降雨陣營”。7月1日至7月3日,華北、黃淮將經歷壹次降雨過程,京津冀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30日婺城區鄉鎮山路被淹。
防汛關鍵時期!
可能會發生區域性洪水。
6月29日,水利部召開視頻會議,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安排部署防禦工作。會議提到,預計主汛期南北多雨,長江、黃河、海河、珠江、松花江、遼河等流域可能發生區域性洪水,局地暴雨、山洪可能多發,對水庫安全造成較大壓力,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6月30日表示,7月和8月是我國防汛的關鍵時期,江河洪水呈現多發趨勢,需要引起高度關註。
“今年的洪水有四個特點——強降水過程多、超警河流多、洪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致妤分析說。
王介紹,今年以來,我國暴雨洪澇災害頻發,過程多,水量大。6月以來,珠江流域西江、北江、黃河上遊、太湖等江河湖泊主要控制站發生超警戒水位(流量)洪水,部分中小河流洪水頻發,區域性暴雨洪水較常年嚴重。
6月初以來,全國已有250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占全部超警河流的92%,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慶、安徽等省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