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脾胃是否虛呢?
壹、脾胃虛寒怎麽看?
1,看食指
食指反映的是整個脾胃的功能。如果食指彎曲變形,根部有酸痛感,說明妳的消化系統功能出了問題。
特別是在食指關節處出現硬塊、結節、變色的地方,商鞅、前頭這兩個穴位說明脾胃虛弱,平時可以多按摩這兩個穴位,有保健作用。
除了看食指,還要把十個手指放在壹起,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縫隙。如果手指根部縫隙過大,就是人們所說的“漏財手”。有這種手的人90%脾胃不好。
2.看看妳的眼睛
中醫可以通過眼睛下眼瞼是否有水腫來判斷壹個人的脾胃是否虛弱,也就是俗稱的“眼袋”。
如果眼袋總是浮腫,說明脾胃虛弱。想要徹底消除眼袋,首先要補脾胃。脾胃強健之後,運化就會有力量,身體的濕氣就會逐漸減少,眼袋也會逐漸變小甚至消失。
3.看看妳的舌頭
通過舌頭判斷脾胃是否虛弱,準確性較高。脾胃不好的人通常有以下特點:
(1)舌頭的大小比較胖;
②舌兩側有凹陷的齒痕;
③舌面中間有壹條很深的縱溝;
④舌面有裂紋;
⑤舌苔厚膩或發黃。
脾是後天之本。對於脾胃的問題,“三分靠治,七分靠養”。今天給大家推薦7個養脾胃的好方法。
二、養脾胃的七種方法
1,暖脾胃吃點辣椒葉
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吃點辣椒葉。據《本草綱目》記載,花椒能散寒除濕、消積化滯、消食化滯、激活三焦、溫脾胃、應付脾胃虛寒。花椒葉可以涼拌、煲湯、炒菜、油炸、包餃子等。最簡單的吃法當然是涼拌。食用前,將它們用水焯壹下以去除味道,然後加入鹽、醬油、陳醋、蒜泥、姜末、蔥、辣椒和其他調料進行簡單調味,然後混合均勻,裝盤食用。
2.吃山藥可以補脾胃。
山藥是個好東西,既養生又有美容功效。不過最好買鐵棒山藥,刺多,比較硬。可以蒸炒,也可以煮粥,補脾胃效果最好。
山藥和其他滋補食品的區別在於,它滋補而不油膩。其他食物滋陰則濕,濕則可化為熱。但是山藥不行。天氣不熱也不幹燥。它是滋補脾胃的良藥,尤其適用於五臟氣血不足。山藥常被用來治療脾胃虛弱、疲勞、食欲不振等癥狀。
3、補脾喝三杯茶。
國醫大師陸的秘訣之壹就是壹天喝三次茶,早上喝綠茶,下午喝烏龍茶,晚上喝普洱茶。綠茶又稱未發酵茶,在鮮葉中保留了較多的天然物質,屬於茶中之陽。早上喝綠茶是為了使陽氣上升,使頭腦繁榮,並幫助脾胃運輸微妙的水谷,使脾胃得到滋養。
4、脾胃不好喝點糯米
脾胃虛弱者,建議喝點醪糟雞蛋湯。最好加幾顆紅棗壹起煮。把它們放在溫暖的地方喝壹碗,會緩解胃部不適,酸甜的口感也會有開胃的作用。天氣變冷了,可以自己做土豆泥了。將糯米蒸熟,將適量酒曲放入溫水中,攪拌均勻,在糯米中間挖壹個小坑,倒入。過了兩天,甜醪就可以吃了。
5、松仁玉米健脾開胃
秋天最好的食物是玉米,可以健脾滲濕,調節食欲,在這段時間吃可以祛除秋燥。此外,玉米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除了直接煮,還可以做松仁玉米。先用小火烤松仁,再炒玉米粒和紅辣椒片,加適量鹽和糖,燉3分鐘,再放入松仁,大火翻炒。色澤艷麗,營養豐富。
6、脾胃虛寒常吃陳皮
脾胃虛弱的人,最好把陳皮放在廚房裏。俗話說“陳皮壹兩金”,陳皮是常用中藥,具有理氣、調中、祛濕、化痰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
在肉餐中加入適量的陳皮,不僅可以借助陳皮的芳香氣味去除肉的腥味,還可以增加菜肴的風味以增加食欲,充分發揮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祛濕化痰的功效,減少痰濕、脂甘對脾胃的危害。
7、健脾益氣飲申思湯
申思湯是由山藥、蓮子、芡實和茯苓壹起熬制而成的。胡愛山具有健脾補肺、固腎填精的功效。蓮子能養心益腎,健脾胃,澀大腸。芡實能健脾和胃。茯苓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如卵磷脂、葡萄糖、茯苓酸、組氨酸等。四種食材壹起煮可以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