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的作用和危害有哪些?檳榔是檳榔的成熟種子。檳榔常綠樹,生於熱帶地區,常栽培於陽光充足、潮濕的林地。那麽檳榔有什麽作用和危害呢?
檳榔有什麽作用和危害?1檳榔適合人群:
氣虛脾虛便溏者禁用。
檳榔的食療作用;
檳榔味苦、辛、溫;脾、胃、大腸經;重結算。
具有驅蟲、消食、降氣、利尿、消腫、止瘧的功效;
主治: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疝氣、腳氣、水腫、瘧疾。
檳榔實踐指南:
1.對於蟲積腹痛的小兒,可與鶴虱、印楝根等同用。
2.蟲積腹痛、消化不良者,可與神曲、麥芽、君子同用。
3.情誌不清、氣逆喘促、胸悶膈悶、食欲不振者,可用沈香、烏藥、人參。
4.其與羌活、澤瀉、商陸等配伍。如果水濕滿,癥狀為全身浮腫,氣短,排便不利。
5.寒濕痰多者,常與常山、草果同用。
檳榔的危害:
據醫學統計,嚼檳榔與口腔癌關系密切。例如:
1.臺灣省8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檳榔的習慣。
2.由於近年來嚼檳榔人群的增加,口腔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嚼檳榔的人患口腔癌的幾率是普通人的20倍。
可見,嚼檳榔對我們的健康影響很大。
檳榔的功效和作用及其危害有哪些?2.
(1)驅蟲效果。檳榔堿是壹種有效的驅腸蟲成分,對豬帶絳蟲有很強的麻痹作用,使豬帶絳蟲頭部和未成熟節段完全麻痹,使鼠蟲麻痹,體外使蟲體中毒。美食中國
(2)抗病毒和抗真菌。檳榔肉提取物在體外對紫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服和水浸對甲型流感病毒的部分毒株有壹定的抑制作用。這些影響與它包含了大量的閱讀材料有關。
(3)破碎產品和流水。檳榔堿可興奮M-膽堿能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腸道蠕動,收縮支氣管,擴張血管,同時還可興奮N-膽堿能受體興奮骨骼肌和神經節,從而加快積血,保證體內正常的水液傳輸。達到排水破積的效果。
(4)幫助消化。檳榔堿能興奮M-膽堿受體,咀嚼檳榔能增加胃腸平滑肌的張力,增強腸道蠕動,促進胃液分泌,因此有助於消化,增加食欲。
(5)抗高血壓。從檳榔中分離得到的物質檳榔11-5-C對血管緊張素轉移酶(ACE)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對血管緊張素I和H的升壓反應有量效抑制作用..
(6)抗癌。檳榔多酚類化合物對小鼠腹腔註射移植性艾氏腹水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體外培養的Hela細胞有中度的細胞毒作用。
(1)常見危害:
嚼檳榔不僅會使牙齒變黑、磨損、抖動、牙齦萎縮,還會引起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和口腔白斑,還會導致口腔癌。據調查,88%的口腔癌患者有嚼檳榔的習慣。
(2)嚴重的健康危害:
1.檳榔誘發的癌前病變:
(1)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常見於頰粘膜,其次是頜區。口腔黏膜會有燒灼感、潰瘍、變白,最終導致張口、吞咽困難。有些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患者會變成口腔癌。
(2)口腔白斑:
常見於頰粘膜、舌、口底和唇角。黏膜白斑會逐漸由純真變為混白,部分白斑患者會變成口腔癌。
2.口腔癌:
檳榔俗稱酸棗仁,含有檳榔堿,具有致癌性。添加的“石灰”有助於抗癌。世界衛生組織查閱檳榔與癌癥相關文獻後得出的結論:
(1)嚼煙草加檳榔被確定為人類癌癥的原因。
(2)吸煙和嚼檳榔容易導致口腔癌和咽喉癌。
為了您的健康,請不要嚼檳榔。比如吸煙者就需要戒掉,因為兩者結合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食道癌,吸煙嚼檳榔結合飲酒會有更強的致癌作用。
(3)牙齒損傷
因為頻繁的咀嚼動作,超過了正常的負荷,導致牙齒咬合(磨損)和牙齦抖動。
嚼檳榔的人口增長迅速,臺灣省估計已超過260萬。嚼檳榔者的平均年齡層也呈現下降趨勢。嚼檳榔的普遍性也從社會經濟地位低、工薪階層擴大到白領知識分子。檳榔是洪春祖的最愛,是農民眼中的“綠金”,卻是臺灣省人民健康和水資源的最大殺手。據統計,臺灣省5萬多公頃的檳榔園(相當於兩個臺北市的大小),每年不僅造成約40億公噸的水流失,嚴重破壞林地,國人在吃檳榔上的花費更是高達900億,相當於半條高速公路的費用,相當驚人。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讓中國人的口腔癌壹躍成為癌癥死亡的十大原因。因此,如何推動檳榔防控,減少國人嚼檳榔的嗜好,成為衛生單位的工作重點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