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D90在尼康自己的半畫幅系統中定位為中端機,和KX沒有可比性。但是,在我使用D90壹年多,充分了解KX沒有對焦紅點的缺陷後,我還是進入了KX。我的理由如下:
1.保修:壹個月前買的KX,港版單袖,3400,郵費40。網店保修壹年,保修對進賓得的人來說不算什麽。因為,所有的老機友都知道,賓得有三個真相,畫質真的好,配件真的難買,維修真的難。所以我就算買手機,保修也要送到廣州,因為賓得的售後服務在國內真的太少了,這和買水貨送到網店再退給網店沒什麽區別。
2、關註紅點:網上KX沒有關註點,貼膜的人從來沒有用過KX或者根本不會用KX。將中心設置為聚焦在壹個點上。對焦後右下方綠燈常亮,再鎖定構圖,膠片出來壹樣銳利。這其實是大多數人專註於構圖的方式。很多在無極使用N/C的高手也是這樣,哪怕他們的機器有十幾個對焦點。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用這種方法。
無焦無點最大的缺點其實是在夜晚或者黑暗中,因為沒有紅點,讓人很難看清對焦框的中心。開始之前沒想到這個,但另壹方面又想到,在這麽暗的地方(iso1600,快門1/10以內),連快門速度都保證不了,那要個紅點有什麽用?如果是在架子上拍照,快門速度不是問題,然後對焦也不是問題,因為,既然是在架子上,拍照就必須慢。這時候,焦點框自然就找到了。但這絕對是壹個缺點。
3、對焦速度:這個和鏡頭的光線有關系。在光線好的情況下,KX用避孕套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說去哪裏玩。光線差的時候,我會猶豫拉風箱,其他機器也會。然而,KX機身缺少壹個對焦輔助燈,這與其他帶輔助的機身相比是壹個缺點。有朋友會說,KX內置閃光燈可以頻閃輔助對焦,但不如專業對焦輔助燈。不過其他家族也有機身不帶輔助燈的。
4、鏡頭:這是我選擇KX的壹大原因,因為賓得有龐大的定焦鏡頭組供妳選擇,除了貴的三公主,其他定焦鏡頭都不貴,畢竟定焦沒有軟肋!
對了,因為我用的是D90,所以壹開始把目標定在了D5000,後來的D3100,但是兩兄弟天生沒有機身電機,導致原本價格非常實在的D頭無法實現手動對焦。這是我不能容忍的,那我就別提手動對焦了,連手動變焦都太痛苦了。新出的帶電機的G頭太不厚道了,壹個比壹個貴,除了35 1.8G,但是這個頭彌補不了整個D頭組不能自動對焦的遺憾。
為此我把尼康的入門機PASS掉了。
再來說說佳能。佳能的紅圈頭確實很棒,但是太貴了。佳能的狗頭是所有家族中最好的,無論是做工還是成像。再加上1.6的換算系數,唉,很難找到相當於35mm的頭了。24mm的成像壹般比其他國家的20mm好,最後24mm換算後是36,而佳能想接近35mm,得到壹個20mm的。當然,如果妳想學攝影,拿個全畫幅相機,以後給它買個鏡頭,最好選佳能和尼康中的壹個,不要選KX。如果只是為了好玩或者家用,請繼續閱讀。
索尼:這家夥太有錢了,有頂尖的電子技術,有後美能達的光學基礎,還有和蔡司曖昧的關系。真不知道有索尼這種家夥在單反市場攪屎,十年後誰才是老大。單從機身來說,在同價位區間(行貨到行貨,港版到港版),它的機身是最老實的,完全是田忌賽馬的策略。但是它的鏡頭真的沒有打動我,不是因為質量差,而是因為價格。我是個窮人。如果可能的話,我想把索尼的機身和尼康的D-head分半個系統入。
奧林巴比:4/3單反,奧林巴林有幾個優秀的頭,但是底部略小於它的壹半,造成了先天不足。現在估計自己玩也沒意思了。可以看看它的M4/3系統EPL1,和松下的20 1.7還不錯。但我要的是單反,所以我也過。
希臘字母表中第十八個字母...它的X3底確實不錯,但新機的價格遠遠達不到入門級水平。
扯遠了,回到賓得,可以看看三塊餅幹,35 2.4和35 2.8微距50 1.4等等。有很多,變焦是16-45F4 16-50 F2.8,質量不錯,比它真正的家還要大方。
鏡頭總結就是喜歡玩定焦的話,變焦16-45或者16-50都可以滿足,推薦KX。賓得長變焦鏡頭,也有,價格不貴,但是質量壹般。
5配件:這個比較多,但是問題不大。我們來談談閃光燈。這壹點非常重要。如果妳想去,就去梅斯48。想去好的梅斯58和德國燈,據說原廠也很好,就是太貴了。兩年前還便宜。現在買原廠燈不太合適。
我準備放壹個帶PTTL的梅斯48,可以在黑暗中幫助對焦,彌補上面提到的機身沒有輔助對焦燈的缺陷,很厲害。
如果妳覺得48貴,就去銀燕買個自動燈。
下飛機想玩燈,就去永諾460II。
賓得的機身包括KX在閃燈方面最大的缺點就是很難找到和PTTL的聯系,網上有,但是好像沒有交易記錄。這個真的沒有C/N方便。
最後PCHOME上的春卷師傅說了壹句話,大意是在同壹時期,同級別的機身畫質差別不大,但真正決定畫質的是鏡頭。所以,妳真的不用擔心KX是不是最強的入門級單反,而是從它的鏡頭來考慮,看它是不是妳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