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的節日。相傳這壹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家為道,在佛祖菩提下創立佛教的日子,也就是臘月初八,所以也叫“佛道節”。在中國,臘八節有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也被稱為“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節日美食習俗。
1.中國喝臘八粥已經有壹千多年了。傳說曾經有壹家三口,壹對老夫妻,壹個兒子。老兩口壹年到頭勤快,家裏不愁吃穿。兒子又饞又懶,什麽活都幹不了。老兩口沒辦法。這位老人病得很重。臨死前,他對兒子說:“兒子,妳要學會勞動,不然遲早要吃虧的。”
兒子並沒有把爸爸的話放在心上,依然靠著爸爸留下的房子、土地、糧食,每天吃喝玩樂。很快,他娶了壹個媳婦,碰巧媳婦也和男人壹樣懶,壹樣貪吃。老婆婆看著這個不配的兒子兒媳,很快就氣得不行了。
3.從此夫妻倆就肆無忌憚的吃喝,漸漸的把父母留下的東西都吃光了。冬天來了,風很冷,還下著雪。他們擠在角落裏,又冷又餓地發抖。臘月初八,他們再也受不了了。他們勉強掙紮著,抖抖底,用五谷雜糧煮了半鍋粥湯。這才想起父母的話,可是已經太晚了。喝壹口粥湯怎麽了?這兩個人在半夜死去,盡管他們又冷又餓。
4.這個故事傳播得很快。後來,臘月初八,家家五更起床,人們把紅米、紅棗、蓮子、花生等混合在壹起,做成“臘八粥”。吃粥的時候,老人們總喜歡給晚輩講這個故事。
拉巴的傳說之壹
漢朝以前,臘祭總是在十二月,但日子並不固定,有時在月初,有時在月末。隋(suǐ)杜(Dǐ)太清(Qóng)在《玉燭集》中說:“漢視日為蠟,魏(chén)和金(Jin)為醜。”後來,為了便於記憶,也因為大多數人把它定在shù日,這壹天恰好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要向的臘八獻祭(祭),到了六朝時期,他們把獻祭的日子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傳說二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數獨國王的兒子。他看到眾生身心俱苦,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每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不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
拉巴的第三個傳說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此出家為道。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北宋東京(開封)的所有寺廟都在這壹天舉行佛浴,並制作七寶五味粥,稱為臘八粥,又稱佛粥。後來人們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作為禮物送給官員。
臘八的第四個傳說
在中國古代,“拉”是壹項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其意義,有人認為:“拉”意為“他”,臘祭意為祭祀神靈;有些人認為“蠟”是
“狩獵”是指為了在年底祭祀祖先而狩獵鳥類和動物。在過去,臘月沒有固定的日期,它在冬季至日後的第十三天到第三十五天之間,最遲不會在除夕到來。它們大多落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節氣內的農歷十二月,所以農歷十二月被稱為臘月。農歷十二月八日是所謂的“臘月十二”。
全國各地的臘八食品習俗
臘月初八,民間稱為臘八,是春節前的第壹個節日,從此“年味”日益濃郁。吃臘八粥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有著不同的起源。
根據傳說,在古印度
在北方,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南部,有壹個迦毗羅衛王國的凈飯王。他有壹個兒子叫喬達摩。悉達多,年輕時飽受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他發現社會生活是徒勞的,對婆羅門教的神權統治極為不滿。於是在29歲的時候,他拋棄了皇室的奢華生活,出家為僧,學會了練瑜伽,苦行六年。大約在公元前525年的壹天,他在佛陀伽耶的壹棵菩提樹下開悟了。根據歷史記載,這壹天是中國農歷十二月初八。因為他是釋迦牟尼,後來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牟尼的聖人。佛教傳入中國後,各地紛紛興建寺院,煮粥拜佛的活動開始流行,尤其是臘月初八,釋迦牟尼祭祀修佛時,各寺院都舉行誦經,並模仿佛教成佛前供奉壹種“乳糜”的傳說節目,煮粥拜佛。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宋朝
吳寫《孟良錄》六年:“初八,寺稱之為臘八。大沙寺等都設五味粥,叫臘八粥。”這時候臘八粥已經成為民間的飲食習俗,但當時皇帝也是用它來籠絡大臣的。元代人孫國寫了壹個拜訪燕都的故事:“十二月八日,送關白粥,粥裏混有米飯和水果。貨多者勝,這個故事沿襲了宋朝的故事。”《永樂大典》記載“是月初八,禪家稱之為臘八日,煮粥奉佛僧”。清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臘八,用鍋煮臘八粥,請喇嘛僧人念經。
《光緒順天府誌》雲:“臘月初八,永和官煮粥,定制之,遣大臣監之,蓋飯之。”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用小豆熬制的,經過演變和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南宋學者精心撰寫的《武林舊事》中說:“用核桃、松子、牛奶、柿子、栗子煮粥,稱為臘八粥。”阿清人夫差·敦沖在《燕京歲時年譜》中說:“臘八粥是用黃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去皮棗泥等熬制而成。,並染以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紅糖、雜葡萄外用”。
天津人
水煮臘八粥和北京的差不多,有蓮子、百合、珍珠米、意大利糯米、大麥仁、粘糯米、粘黃米、豆類、綠豆、桂圓肉、龍眼肉、銀杏、紅棗、糖水桂花等。,都是色香味俱佳的。近幾年又加入了黑米。該臘八粥可用於食療,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安神、清心養血的功效。
山西
臘八粥也叫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配以豇豆、小豆、綠豆、大棗、粘黃米、大米、糯米。在晉東南,用水煮粥也是飲食習俗之壹,這種粥叫香米,就是臘月初五的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糯米、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