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根是壹種外用膏劑,用於治療心臟病、水瀦留、喉嚨嘶啞、支氣管炎、兒童咳嗽和皮膚問題。也有研究發現,雷公根可以強化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中文名:雷公根拉丁學名:積雪草(l .)市界:植物科:傘形科分布地區:華南、印度、巴基斯坦、斯裏蘭卡、馬達加斯加不同名稱、形態特征、莖、葉、花、果實、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文化不同名稱的活血丹(江西至雲南)有地錦草、佛爾草(本草綱目,引百草鏡)、皂莢(江蘇至湖北)、金錢草(本草綱目,浙江)、蓮前(江西)、排草錢艾(廣東)、錢破(浙江)、銅錢破(陜西湖北)、銅錢玉帶(江西)、銅錢葉(貴州榕江)、銅錢草(上海浙江湖北)、十八闕(貴州興義)、十八闕(浙江青田)、蟹殼草(浙江)、蛇殼草。土荊芥(貴州)、團經藥(貴州貴陽、廣西隆林)、止咳藥(四川)、飛鳳草(湖南福建)、土雞草(浙江)、土知草(湖南)、穿墻草(湖南)、穿墻風(四川)、小橋風(四川)、山鞭。形態特征通骨草、豆蔻草(廣東)、透骨草(陜西、江西)、退骨草(貴州)活血丹莖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匍匐莖,逐級上升生根。莖高10-20(30) cm,四棱形,基部通常紫紅色,毛少,幼嫩部分疏生長柔毛。葉草本,下部較小,葉心形或近腎形,葉柄長為葉長的1-2倍;上部較大,葉心形,長1.8-2.6厘米,寬2-3厘米。頂端為銳角或鈍角三角形,基部心形,邊緣有圓齒或粗鋸齒。上部被粗毛或被微柔毛,葉脈不明顯。下部常呈紫色、蓬松或剛毛狀,通常限於葉脈。葉脈凸起,葉柄的長度是葉子的650倍。花序通常2花,有4-6朵花稀疏;苞片和小苞片線形,長達4毫米,具緣毛。花萼呈管狀,長9-11mm,外側具長柔毛,特別是沿棱,內側稍被微柔毛,具5齒,上唇3齒,較長,下唇2齒,稍短,卵形三角齒,長花萼1/2,頂端有芒,邊緣具緣毛。花冠淡藍色,藍到紫色,下唇有黑斑。冠管直立,上部逐漸膨脹成鐘形。有長管和短管兩種。長管長1.7-2.2厘米,短管通常藏於花萼內,長1-1.4厘米。外表面有些長柔毛,被微柔毛,內表面只是下唇的喉部。上唇直立,2裂,裂片近腎形,下唇拉長,斜展,3裂,中葉最大,腎形,比上唇大1-2倍,頂端凹陷,兩側裂片長圓形,寬為中葉的壹半。雄蕊4,內藏,無毛,與下唇對生,長,與兩側裂片下面的花冠筒中部對生,短;花藥2室,稍分叉。子房4裂,杯狀的無毛花盤,稍偏斜,在前面指狀膨大。花柱纖細,無毛,稍突出,先端近等於2裂。成熟小堅果深褐色,長圓形卵圓形,長約65438±0.5毫米,寬約65438±0毫米,頂部圓形,基部略呈三角形,無毛,果臍不明顯。花期為4-5月,果期為5-6月。分布除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外,全國各地均有出產;生於林緣、疏林、草地、溪流等陰濕處。,海拔50-2000米。在蘇聯遠東,朝鮮也有。模式標本從韓國采集。主要價值是全草或莖葉被民間廣泛入藥,對治療膀胱結石或尿路結石有效。外敷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癤、癰、丹毒、癬,內服還可治療感冒、咳嗽、流行性感冒、吐血、咯血、出血、血尿、痢疾、瘧疾、月經不調、痛經等。葉汁治療小兒驚風和慢性肺炎。文化在斯裏蘭卡雷公根意味著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