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靚湯。
1)羅漢果白菜幹湯:每次選用羅漢果l/3~1/2個,白菜幹50克,瘦豬肉100克。用清水將羅漢果、白菜幹洗凈,瘦豬肉洗凈切粗件,三物同放進湯煲內,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煲湯,使菜幹變軟爛即可。本湯能養陰清肺、潤燥化痰。
(2)沙參玉竹煲老鴨湯:本湯選用沙參50克,玉竹30克,老鴨(大者半只,小者壹只)。先將老鴨去毛及內臟洗凈,切粗件;沙參、玉竹洗凈。用中火至文火煲煮壹個半小時,調味即可。本湯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3)冰糖燉木瓜:選熟木瓜(小者壹個,大者半個),去皮去核切件,放入燉盅內,加進適量冰糖,隔水燉1小時。-本品有養陰清潤養顏之功效。
(4)劍花煲豬肺湯:劍花幹品30克(若是鮮劍花則取250克),鮮豬肺300克。先將豬肺用清水灌洗幹凈後,切粗件;劍花用水稍浸洗凈。然後將二者放進瓦煲內,加進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煲煮壹小時,調味即可。本湯有潤肺清熱、補肺止咳的功效。
(5)南杏仁燉雪梨湯:取南杏仁12克,雪梨壹個,白砂糖30克。先將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塊。將杏仁、雪梨、白砂糖壹齊放進燉盅內,加清水200毫升,隔水燉l小時後,飲湯食雪梨。本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6)冰糖銀耳湯:先將銀耳洗凈去雜質,加冷開水浸泡1小時。然後將已發好的銀耳放進燉盅內,加進適量冰糖和冷開水,隔水蒸2小時。本湯有滋陰潤肺、生津止咳的作用。
牛羊肉湯,最補
基本特點 清補滋潤 基本材料
大魚頭1個、花生仁100克、腐枝1條、紅棗10個、生姜2片、豬骨700克、粉葛500克、紅棗10個、陳皮1片、鴿蛋12個、百合80克、柿餅2個、瘦肉180克、淡菜30克、紫菜20克、豬血500克、菠菜500克、、現值夏秋交融之際,人易肺燥幹咳、胃燥渴飲、腸燥便秘、鼻幹咽痛,中醫稱之為“秋燥”。《內經》雲:“熱者寒之,溫者清之,虛則補之,燥者潤之”。
故此季節宜清補滋潤調養。茲介紹幾味日常較易做湯譜:
壹、花生魚頭湯
[用料]大魚頭1個、花生仁100克、腐枝1條、紅棗10個、生姜2片
[制作](1)花生仁洗凈,清水浸半小時;腐枝洗凈、浸軟,切小段;紅棗(去核)洗凈。(2)魚頭洗凈,斬開兩邊,下油起鍋略煎。(3)把花生、紅棗、姜片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放入魚頭、腐枝再煲1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清補脾胃。體質燥熱者,魚頭不可煎。
二、粉葛豬骨湯
[用料]豬骨700克、粉葛500克、紅棗10個、陳皮1片。
[制作](1)粉葛去皮洗凈,切段;紅棗(去核)洗凈;陳皮浸軟、去白。(2)豬骨洗凈、斬塊,與粉葛、紅棗、陳皮壹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健脾養陰,生津止渴。但胃寒濕重者不宜用本湯。
三、百合柿餅鴿蛋湯
[用料]鴿蛋12個、百合80克、柿餅2個。
[制作](1)鴿蛋煮熟後去殼;百合洗凈、稍浸;柿餅洗凈,切小塊。(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0-30分鐘,加適量冰糖,調味成甜湯。
[功效]潤肺燥、益肺氣,清痰火。但胃酸過多、濕疾咳喘者不宜食用。
四、淡菜紫菜瘦肉湯
[用料]瘦肉180克、淡菜30克、紫菜20克。
[制作](1)淡菜用水浸軟,洗凈;豬瘦肉洗凈,切絲,用豉油、生油、鹽、生粉腌10分鐘;紫菜撕成小塊,放鍋內炒片刻,去腥味和砂,用清水浸開,洗凈。(2)把淡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煲沸15分鐘後,放入紫菜再煲沸,再放入瘦肉絲煲至肉熟,調味食用。
[功效]滋陰降火,清化熱痰。但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