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想作者為什麽要寫這本書。為精神病患者平反或正名?顯然不是。宣揚精神病人的世界觀?當然不是。精神病人的世界很奇怪,各持己見,且不說可能不是真的——也可能不是假的。
作者之所以說曇花壹現,是因為他從根本上質疑了這個世界。
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說,世界是奇妙的,廣闊的,浩瀚的;世界是系統的,嚴謹的,有規律的。可惜的是,我們雖然活在這個世界上,但大多數時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壹點點,除此之外壹無所知。
我覺得他的本意是換個角度看世界,從這些故事的主角的角度。
除了那些精神病期間殺女友,偷屍體,以為鏡中人會抓人的驚心動魄的故事...這本書裏的大部分主角不像精神病人,而更像深奧的哲學家、生物學家...和量子物理學家。
如果說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源於我們的習慣性思維,那麽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在從壹個更特殊的角度思考這個世界——怎麽說呢?也許他們只是瘋了,因為他們想得太多了...
— 01 —
比如生與死。
在故事《生命的篇章》中,“他”熱衷於自殺。在他的認知裏,我們所謂的人生這個階段,不過是壹個巨大環節中的壹小段。這壹段之前我們經歷過其他階段,接下來我們會經歷其他的存在方式。他只想早點結束這個階段,看看後面是什麽...
這聽起來不可理解,但也無法反駁,因為死後是什麽是未知的。
此刻的“他”以為我們在“死亡回顧展”。
壹個人死前,不是說會回憶起壹生所有的記憶嗎?
他說,我們常常會對某個場景或某件事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有時甚至能預見到接下來幾秒鐘的進展。那是因為我們其實已經經歷過了,現在只是處在死前回溯記憶的幻覺中。回顧會壹結束,死神就來了。
他說:在真相到來之前,妳無法證明自己不在幻覺中。
聽起來很合理...
我想,也許這就是他們的世界觀堅不可摧的原因,因為除非真的到了死亡的時刻,否則他們無法證明自己的認知是錯的。
— 02 —
那麽,永生呢?
無數人想追求長生不老,燒香放生,念經,煉丹,求長生...長生不老真的好嗎?
嚴格來說,《永生》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並不是精神病,更像是壹種超能力:他可以帶著前世的記憶壹次又壹次地重生。
乍壹看,簡直就是開放!帶著前世的記憶穿越小說中的主角,相當於積累了幾十輩子的經驗,必然無敵!而且,壹次又壹次的出生不等於長生不老嗎?該有多少人羨慕。
但是真的好嗎?他記得他在每壹次生命中是如何死去的,被斬首,被強盜殺死,在戰場上被血殺死,被嬪妃毒死...不僅如此,他還壹直看著父母妻兒死去,直到對自己和家人的死麻木。
不斷重生,不斷輪回。
想起韓劇《孤膽艷鬼》。鬼壹生都在尋找壹個能為他拔劍的新娘,以此結束自己的永生。這是孤獨嗎?
每個人都會死,只有他會永生,這是壹件很淒涼的事情。
— 03 —
也有很多故事的主角擁有“超能力”:有壹個小女孩,可以在每個人身上看到與她性格特征相對應的小動物;另壹個女孩可以看到每天的顏色,藍色是最幸福的,紅色必然會有最壞的事情發生;有人聲稱自己是通過壹個“量子泡”從另壹個科技發達的宇宙來到這個宇宙的,量子物理學的理論令人瞠目結舌;對瑪雅文明的研究是清晰的...
我不禁懷疑:這不是瘋子,是天才!
宇宙似乎不小心在他們面前打開了壹個角落。在我們眼裏,這樣壹個嚴格而有規律的世界,給他們的故事增添了不可思議的神秘感。
也許宇宙真的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麽簡單。
書中有許多思想和哲理。
而這壹切都出自這些“精神病人”,多少有些讓人意外。
也許有壹天他們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是對的,只是超出了我們現有的認知。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時,其他人可能也認為他有精神病。
然而,作者的精神病醫生朋友這樣警告他:
千萬不要太在意精神病人說的話,也不要深入思考他們告訴妳的世界觀,否則妳遲早會瘋掉的。
看完這本書,感覺自己離哲學又近了壹小步。
上壹篇文章在這裏:那個世界的溫暖與孤獨——讀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
365輪班訓練營第4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