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枇杷樹的種植條件

枇杷樹的種植條件

1. 枇杷樹的種植

枇杷樹的種植 枇杷樹的種植

枇杷樹的種植技術:

壹、施采果肥

枇杷成熟後,樹體營養水平相對較低,采果後必須及時施足肥料,要求有機肥和復合肥施用,施肥量應占全年的50%左右。特別是豐產園更要加大施肥量,每畝可施農家廄肥1000—1500公斤,速效復合肥50公斤、餅肥(油枯)100—150公斤。

施肥以樹冠滴水為界環狀溝施,必須在采果後壹周施完,並及時灌水,以利根系吸收營養,早促夏梢的萌發。

二、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必須以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為前提條件。修剪疏密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枯枝。對結果枝則要短截:對衰弱結果枝要進行更新,對已萌芽的春梢側枝,保留1—2個枝梢,疏除過多的弱枝:對徒長枝,則視樹冠的空間大小酌情間疏,短截或拉枝保留:對傷口過大的主枝要及時用石硫合劑塗抹傷口、以防傷口被病菌侵染影響樹勢的生長。

枇杷樹和枇杷樹的種植

枇杷樹屬常綠小喬木,亞熱帶樹種,原產我國西部四川,陜西。湖北浙江等省,長江以南各省多作果樹栽培,江蘇洞庭及福建雲霄都是枇杷的有名產地。

枇杷原產亞熱帶,要求較高的溫度,年平均氣溫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長,但進行經濟栽培的年平均氣溫應在15~17℃,且無嚴寒天氣。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溫將影響其開花結果。氣溫-6℃時對開花、-3℃時對幼果即產生凍害;10℃以上花粉開始發芽,20℃左右花粉萌發最合適。但氣溫或地溫達30℃以上時,枝葉和根生長滯緩而不良,果實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溫,很容易產生日灼傷害,甚至失去食用價值。枇杷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廣,壹般土壤均能生長結果,但以含砂或石礫較多疏松土壤生長較好。

枇杷樹的種植管理技術

二、栽培技術特點1、繁殖和栽植 枇杷繁殖壹般多用嫁接法,少量苗木也可應用小枝高壓法。

砧木用枇杷本砧,近緣植物石楠也可應用。枇杷種子沒有休眠期,應隨取隨播,或洗凈暫時放在幹沙中陰藏,否則很快即失去發芽能力。

幼苗怕幹熱和日曬,出苗後需搭蔭棚。培育l-3年後即可供嫁接用。

接穗宜選用l-2年生枝,無論春梢或夏梢,只要生長充實,都可應用。嫁接壹般采用枝接法。

小砧木用切接或切腹接,大砧木多用劈接或皮下接。時期以春梢萌動前後為最好,以早為宜。

接穗隨接隨采,或在接前預先剪取,除去葉片,貯存於濕潤河沙內供用。1-2年生的小砧木還可進行貼皮芽接,以節約接穗、提高功效並延長嫁接時間,成活率也很高。

枝接時,接合部下方宜保留部分砧木葉片或留有吸水枝,以利成活。栽植壹般用二年生嫁接苗,庭院中用大苗栽植也甚相宜。

苗木應帶士或沾泥漿,並剪去部分葉片(保留半葉),以減少水分蒸騰。栽後立即澆水,l-2周內如無降雨,應持續灌水至成活。

栽植期在冬暖地區宜在秋季,北緣較冷地區宜在春季萌芽前,另外在5-6月梅雨季節內也可栽植。枇杷根系淺,葉片大,多風地區栽植後應在株旁立支柱防止傾倒。

2、施肥管理 枇杷花芽在夏秋之際開始分化,經3個月左右開花。為使花芽分化良好,花穗粗壯,成年結果樹在采果前後的夏梢抽生期及開花前應分別施肥。

幼樹管理幼齡枇杷根系不旺,施肥要采用薄施勤施的原則。從栽植成活至萌芽時施第壹次肥,使用“海狀元”海藻膏狀或粉狀肥150倍液,每株施入5-8公斤,以後每1個月施肥壹次至10月份止。

2-5年生的枇杷樹年施肥5-6次,從2月開始約每2個月施肥壹次,每株每次施“海狀元”海藻有機肥10公斤,或“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0-5-10)1-2公斤。結果樹管理(1)采果肥:5-6月,采果前後,夏梢抽發前施用。

壹般以速效肥和遲效肥相結合,施肥量為全年最多的壹次,約占全年施肥總量的50-60%,掛果樹多施。豐收年份,此次肥料提前在采果前施入,以利樹勢恢復和早發夏梢,防止大小年。

每株施入“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0-5-10)1-1.5公斤,“海狀元”海藻有機肥25-30公斤。(2)花前肥:9-11月,開花前施用。

最好施用優質有機肥料,以提高防寒效果。開花多的樹結合施入有機無機復混肥肥或根外追施磷、鉀肥。

秋雨多的地區,花量少而樹勢較旺者可少施或不施。花前肥約占全年用量的20-30%。

每株施入“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1.5-2.0公斤。(3)春肥:2-3月份疏果後進行。

此次施肥主要是促進春梢的抽發和幼果發育。果多,春梢少的樹可施;果少春梢多的樹可以不施。

占全年用量的10%左右。這次肥料應防止偏施氮肥,以免降低果實品質。

每株施入“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1-1.5公斤。(4)壯果肥:4月上旬,在果實膨大期施用。

占全年用量的10-20%。這次施肥切忌鉀肥過多。

每株施入“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1-1.5公斤,同時還應結合根外追肥促進果實膨大。葉面噴施“海狀元”稀土鈣800-1000倍液加“海狀元”海洋多肽800-1000倍液。

3、土壤管理與排水灌水成年果園在4-9月可用雜草或作物稭桿等覆蓋樹盤,在秋季施肥或擴穴改土時壹並壓入園中,既可培肥土壤,又可在夏季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地溫,有利於植株生長。冬季覆蓋樹盤則有利於枇杷越冬。

冬季全園中耕壹次,以10-20厘米深為宜。在果實成熟期間若降雨過多,易造成果實著色不良和裂果,因此在多雨地區應註意排水。

幼果發育時期遇春旱,應適當灌水。夏季幹旱對花芽分化和花穗的生長發育有嚴重影響,尤其是8-9月份,如天氣幹燥均應灌水抗旱。

枇杷樹的種植

枇杷樹的種植技術:壹、施采果肥枇杷成熟後,樹體營養水平相對較低,采果後必須及時施足肥料,要求有機肥和復合肥施用,施肥量應占全年的50%左右。

特別是豐產園更要加大施肥量,每畝可施農家廄肥1000—1500公斤,速效復合肥50公斤、餅肥(油枯)100—150公斤。施肥以樹冠滴水為界環狀溝施,必須在采果後壹周施完,並及時灌水,以利根系吸收營養,早促夏梢的萌發。

二、夏季修剪夏季修剪必須以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為前提條件。修剪疏密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枯枝。

對結果枝則要短截:對衰弱結果枝要進行更新,對已萌芽的春梢側枝,保留1—2個枝梢,疏除過多的弱枝:對徒長枝,則視樹冠的空間大小酌情間疏,短截或拉枝保留:對傷口過大的主枝要及時用石硫合劑塗抹傷口、以防傷口被病菌侵染影響樹勢的生長。

枇杷苗的種植方法

枇杷樹苗的栽培技術種植枇杷要獲得優質高產,要註意以下幾點: 1、合理密植: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紅、黃、壤土種植,要求株行距:4*5米,畝栽30-40株。

. 2、深挖植穴:寬約1米,深0.8米,或底層爆破後扒開。 3、重施基肥:每穴填入石灰0.5-0.75公斤,鈣、鎂、磷肥1-1.5公斤。

復合肥1公斤,腐熟糞肥20-30公斤,按下粗上精分三層填入最好培出地面35-40厘米的土堆。 4、科學追肥:枇杷苗定植後3年內為幼樹撫育期,以營養生長擴大樹冠為主。

施肥上做到“淡肥勤施,前促後控”。每年在抽發春梢、夏梢和秋梢的前後,各施壹次促梢肥和壯梢肥。

每次每株施腐熟人畜禽水肥5-10公斤,加入尿素50-100克拌施。成年結果樹施肥: 壹般分3-4次施肥,在1-2月間,謝花後到幼果期,以速效鉀、磷為主;在5-6月,重施采果肥,每株打窩深施腐熟人畜禽水肥30-40公斤,加入池餅(枯)肥1-2公斤和過磷酸鈣1公斤混施,以恢復樹勢,促夏梢抽生。

適時施好花前肥和果肥。 枇杷樹苗怎麽養護管理1、肥水投入少在幼樹期,如果施肥澆水少,放任生長,幼樹營養不足難以滿足成花期物質需要。

對這種“饑餓型”幼樹,應增加肥水,改善營養狀況,才能適期結果。 2、修剪不當對於幼樹修剪如果1年1短截,而且過重短截,勢必引起旺長,樹勢不穩,難以開花結果。

幼樹的修剪應以整形為長遠目標,以增枝擴冠和穩定樹勢為目的。 3、枝條角度不開張 果樹枝條有自然向上生長習性,如果是樹枝角度不開張的幼樹,必然樹勢旺而不緩,生長中心外移,內堂郁閉,通風透光條件件惡化,成花結果困難。

解決的辦法是,在生長季節用撐、拉、別、吊等方法開張枝條角度,這是早期結果的結構基礎。 4、病蟲害及間作物的影響 果園管理粗放,病蟲害多數比較嚴重。

枝幹、新梢和葉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抑制正常生長,而延遲了適齡結果期。有些果園不科學地種植壹些間作物,與果樹爭肥水、爭光照,甚至成主為果樹害蟲的寄主,這對果樹生長和結果者曬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