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當時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尚未恢復,10億中國人民被排除在奧林匹克大家庭之外。正是通過薩馬蘭奇的四處奔走,他終於說服了歐洲奧委會委員支持恢復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僅僅過了壹年半,提案終於通過,新中國終於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
語錄:“我當時想不通,壹個6543.8+0億人口的大國,不是國際奧委會成員。”
(2)時間:1982,薩馬蘭奇第二次訪華。那時,他已經成為國際奧委會主席。
事件:薩馬蘭奇訪華期間,會見了時任中國國家主席鄧小平,討論了未來在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可能性。在此前的1981年,在薩馬蘭奇的幫助下,何成為國家奧委會委員,使中國人在國際體育組織中占有壹席之地。
語錄,“壹個必然強大的民族,必須在國際奧委會中表達自己的聲音;而國際奧委會肯定也需要中國的聲音。”
(3)時間:1984,新壹屆中國奧運代表團終於登上奧運舞臺,赴美參加洛杉磯奧運會。
事件:比賽開始前,薩馬蘭奇向中國代表團承諾,要給第壹位金牌獲得者頒獎。下面這個故事大家記憶猶新——開幕式第壹天,許海峰為中國射下了第壹枚奧運金牌,這也是那屆奧運會的第壹枚金牌。頒獎儀式上,薩馬蘭奇親自為許海峰掛上了金牌。並說:“對中國來說,奧運金牌來得太晚了。”也是在1984年,薩馬蘭奇應邀來華與時任國家主席的鄧小平交流,並出席新中國35周年國慶慶典。
語錄:“如果中國早點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席位,那麽這塊金牌就屬於中國了。”
(4)時間:1989,薩馬蘭奇再次訪華。
事件:薩馬蘭奇會見了中國領導人,討論了將奧運會移交給中國的可能性。也正是受薩馬蘭奇的啟發,中國政府開始積極準備,著手申辦奧運會。此外,薩馬蘭奇還支持何,他以1990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
語錄:“從邀請中國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到親眼看到中國舉辦壹屆偉大的奧運會,更重要的是看到奧運會真正起到了幫助中國走向世界的作用,並將在未來的世界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我認為中國是我奧運生涯中最大的成就。”
(5)時間:1992,巴塞羅那奧運會。
事件:領獎臺上,薩馬蘭奇與鄧亞萍的親切互動,讓所有中國人記憶深刻。在獲得本屆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後,鄧亞萍享受到了這份榮譽,並接受了薩馬蘭奇先生頒發的金牌。薩馬蘭奇還表示,他非常欣賞鄧亞萍高超的球技和勇敢頑強的比賽風格,甚至同意後者的說法,如果四年後鄧亞萍在亞特蘭大再次奪冠,他將親自為這位中國姑娘頒獎。1996,亞特蘭大見證了壹個值得紀念的時刻。薩馬蘭奇不僅再次給鄧亞萍頒獎,還像親孫女壹樣摸了摸她的臉頰。
語錄,“鄧亞萍代表了中國人的優雅,她的球技和球風令人欽佩。”
(六)時間:1997 10 10月,第八屆全運會在上海開幕,薩馬蘭奇再次來華並出席開幕式。
事件:薩馬蘭奇壹直支持中國申辦奧運會。甚至在中國以1993壹票之差輸給悉尼之後,薩馬蘭奇還繼續鼓勵中國再次申辦。在全運會上,薩馬蘭奇還表示有信心看到中國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
語錄,“壹個強大的中國壹定會成功舉辦奧運會,這也會讓我的生活充滿自豪和滿足。”
時間:2001 07月13日,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地在莫斯科揭曉。
事件:薩馬蘭奇宣布中國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那壹幕,很多中國人都記憶猶新。雖然薩馬蘭奇本人沒有投票權,但他多次公開表示:“讓北京舉辦壹屆奧運會是我離任前最大的願望。”2006年7月6日,薩馬蘭奇在莫斯科親自宣布了這個令全中國人民激動的消息。三天後,實現了任期內最大願望的薩馬蘭奇宣布辭職。
語錄,“我有我的願望。贏得奧運會主辦權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比中國市政府更重要。”
此外,在西班牙《先鋒報》上,他還發表了壹本名為《我為什麽熱愛中國,尊重中國?文章說,“中國人民是壹個記憶力很強的民族,他們知道如何珍惜患難之交,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在困難時期站在他們壹邊的人。正因為如此,我才能在這次北京奧運會上享受到中國人民的友誼和愛,這是壹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30年來,我訪問過中國29次。我從中國獲得了愛和友誼,學會了愛和尊重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