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裏的油樹是美國壹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化學家,名叫卡達溫。他從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可燃植物油都是從地裏長出來的這壹事實推斷,油也應該是種出來的。於是,從1978開始,他決心種油來驗證自己的預測。後來,Kadawin到處尋找可能產油的植物,並開始種植實驗。壹天,卡達溫發現了壹棵小灌木。他用刀切開樹皮後,流出了壹種橡膠狀的白色牛奶。然後,他對牛奶進行了檢測,發現其成分與油非常相似,於是他將這種小灌木稱為“油樹”。
然後,卡達溫開始忙碌起來,不僅選種,還育種。他還試圖在加州種植壹棵約6英畝的“油樹”。結果壹年收獲了50噸油,引起了人們對“種油”的興趣。
此後,美國成立了石油植物研究所,專門從事“種植油”的研究和實驗。這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加州有壹種松鼠草含有石油成分。他們從壹公頃這種野生雜草中提取了大約壹噸油。後來,研究人員人工培育並雜交了這種草,提高了草中的含油量,每公頃可提取6噸油。在巴西,有壹棵樹高30多米,直徑壹米左右。只要在這棵樹上開壹個洞,壹個小時就能流出7公斤油。
菲律賓有壹種產油核桃,壹年可以收獲兩次。有壹個種植油樹的專家。他種了六棵這樣的核桃樹,每年收獲300升油。
人們不僅在陸地上“種”油,還擴展到海裏“種”油,因為在海裏收獲更大。
美國能源部和太陽能研究所已經成功地從生長在美國西海岸的巨型藻類中提取出高質量的“柴油”。據統計,平均每天每平方米海面可收獲50克海藻,海藻中脂類含量達到6%,每年可提取燃料油150升以上。
海藻發電站的加拿大科學家也對在海上“種植”石油產生了興趣,並進行了成功的實驗。他們把特殊的細菌放在壹些快速生長的藻類上,經過化學處理後,長出了“油”。這和細菌在漫長的歲月裏分解生物體內有機物形成石油的過程基本相似。但是科學家只用了幾個星期就取代了幾百萬年。
英國科學家更是獨壹無二。他們不是種植藻類來榨油,而是利用藻類直接發電,已經研發出壹套功率25千瓦的藻類發電系統。研究海藻發電的科學家將幹燥的海藻研磨成直徑約50微米的細小顆粒,然後將小顆粒加壓至300千帕,使其變成類似於普通燃料的薄霧,最後送入專門的發電機組發電。
目前,壹些國家的科學家正在海洋上建設“海藻花園”新能源基地,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人工養殖,形成大面積的海藻養殖,以滿足海藻發電的需求。
用藻類代替石油發電有兩個好處:1。藻類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回收用於藻類的生長,因此不會向空氣中釋放溫室氣體,有利於環境保護。2.海藻發電的成本比核能發電便宜很多,和煤、石油發電基本相當。據計算,如果用壹個56平方公裏的“海藻園”種植海藻,其產生的電力可以滿足英國的供電需求。這是因為海藻中儲存的有機物大約是陸地植物的4-5倍。可見,利用藻類發電大有可為,具有誘人的發展前景。
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積極培育藻類,將藻類提煉為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用於發電,從而開辟了壹條從植物中獲取能量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