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夏季至日節氣介紹夏季至日的由來和含義。

夏季至日節氣介紹夏季至日的由來和含義。

夏季至日節氣介紹夏季至日的由來和含義。

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的壹個節氣。公元前7世紀,先民用土規測量太陽的影子,從而確定了夏季至日。據《遵憲抄本》記載:“太陽北抵,晝長,影短,故稱夏至日。往好裏說,是極好的。”夏季至日的這壹天,太陽直射地面到達壹年中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到北回歸線(北緯23° 26 '),這是北半球各地壹年中白晝最長的地方,越往北,白晝越長。比如海南海口的日長是13小時多壹點,杭州是14小時,北京大概是15小時,黑龍江漠河可以達到17小時多。夏季至日後,太陽的直射點開始南移,北半球的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開始逐日降低。民間有“吃夏上的面,使壹日更短”的說法,唐代詩人魏也在《北池夏夏》中寫道“日日晷陰,夜從此漏”。此時,南半球正處於隆冬。

中國古代把夏季至日分為三期:“壹期鹿角解散;第二,等蟬開始鳴唱;三等半夏。”雖然糜和鹿同屬壹個家族,但古人認為它們屬於陰陽。鹿的角朝前,所以屬於陽。在夏天的至日,殷琦出生,楊琪開始衰落,所以正面的鹿角開始脫落。因糜屬陰,落於冬之角;夏天的至日過後,雄蟬因為殷琦的感覺而振翅歌唱;半夏為喜陰草本植物,因生於盛夏的沼澤或水田中而得名。可以看到,在炎熱的盛夏,壹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開始衰退。

中國民間把夏季至日後的15天分為三個“小時”,通常是前三天、中間五天和最後七天。這壹時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迅速,生理生態需水量較多。此時的降水量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季至日上的雨,值千金”之說。壹般年份,長江中下遊及黃淮地區的降水量壹般能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年譜》雲:“六月三雨,田家以為甜,滿城相賀。”可見,早在1000多年前,人們就對這次降雨的特征有了清晰的認識。

什麽是夏季至日?

夏季的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壹天。在夏季至日的這壹天,除了南極圈的南極點和極夜區,整個地球上所有地方的日出方向都是從東北方向開始,在西北方向落下。

以北京為例,夏季至日淩晨2:42開始破曉,4:45起床;晚上19:46,21:49天完全黑了。完全黑暗只持續了5個小時左右,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的時間是15小時。如果繼續往北走,黑夜會進壹步縮短。在北歐的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奧斯陸等城市,午夜的天空依然明亮,妳可以在夜空下看書。當我們到達北緯66.4°以北的地區時,我們可以看到午夜的太陽,我們認為這是壹個奇跡,那裏的人們可以24小時享受日光浴。

在夏季至日周圍,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速度略慢,導致太陽壹年中在北半球的時間比在南半球多8天,所以北半球的夏季略長。

夏季至日的特點

盡管夏季至日白天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它並不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此時還在繼續保存,沒有達到最大時間。俗話說“大熱天在三伏天”,真正的高溫天氣是以夏季至日和立秋來計算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中國各地氣溫最高,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然而,夏天的至日並不熱”,“夏天的至日已經三歲了。”雖然夏季至日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已經到來,但這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夏季至日過後,氣溫還會持續上升壹段時間,大概二三十天是最熱的天氣。夏季至日過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強烈,午後到傍晚往往容易形成雷暴。這種熱雷雨忽來忽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之為夏雨過嶺。在南方,唐代詩人劉禹錫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天氣,寫下了壹首關於東方日出西方雨的著名詩句,說的是沒有晴,只有晴。

夏季至日補水有訣竅。

在炎熱的夏季,大量出汗會造成身體脫水,影響生理機能和運動狀態。研究表明,如果脫水量達到體重的2%,機體的耐熱能力就會受到影響;脫水達到4%時,會影響肌肉耐力;脫水達到10%時,會影響協調能力,甚至使肌肉痙攣;脫水最嚴重的情況是使體溫升高,循環衰竭,甚至死亡。在運動過程中,補水時要註意以下事項:

第壹,飲用水的溫度要合適。水溫最好控制在8℃-14℃,因為這個溫度的水可以快速通過胃部。

第二,運動前喝點水。運動前10-15分鐘內可以喝150-200ml的水。

第三,補水要遵循多喝壹點的原則。運動中最好堅持喝1次20-30分鐘,每次喝150-200ml。

第四,加入淡鹽水。如果運動後水分和鹽分流失較多,可以喝壹些淡鹽水,或者吃飯時在湯裏多放壹點鹽。

夏季至日食譜

脆皮豆角空心菜

材料:空心菜400克,四季豆150克,青椒50克。

調味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工作方法

1.空心菜洗凈切丁;柿子椒去蒂去籽,洗凈切丁;青豆洗凈瀝幹。

2.將植物油放入炒鍋中,燒至五成熟。放入四季豆,炸至油面出來,表皮酥脆,撈出備用。

3.將原鍋底的油留在大火上燒至七成熟,放入蕹菜、柿子椒和鹽,翻炒至蕹菜停止生長,放入四季豆和味精翻炒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