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玩繪本之《團圓》

玩繪本之《團圓》

最近,參加了上海市婦聯舉辦的繪本閱讀誌願者培訓,非常認同“ 繪本是用來玩的,不是用來讀的 ”這壹理念。

近期挑選了繪本《團圓》,探索了幾種玩法,供讀者探討。如果玩對了是主辦方和培訓老師的功勞,如果玩錯了是筆者學習不認真。

《團圓》在業界口碑壹直很好,很有中國特色,給人壹種樸實溫馨的質感。

本人購得《團圓》多時,我家小朋友(現3歲半)也壹直很喜歡。

對故事內容的熟悉也有利於親子互動。

在剛開始壹本新的繪本或者繪本擱置了很長壹段時間後,還是需要通過“讀”來熟悉繪本內容的。

要怎麽讀呢?

帶著問題讀。

筆者比較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第壹種,找同類元素。 比如,

“媽媽讀的時候,可以幫忙找壹下壹點壹點的圖案嗎?像封面上的床單這樣壹點點的,像毛毛的衣服壹樣壹點點的,像雪花壹樣壹點點的……”

還可以按照顏色分類,請小朋友找白色的,紅色的,等等。

也可以 延伸提問 ,請小朋友想想家裏有什麽是這種圖案、顏色或形狀的東西,或者描述壹下發生過的同樣的事情,如包湯圓、騎在爸爸頭上、看舞龍、堆雪人等。

不過這類延伸問題盡量在讀完整本繪本後提問,壹方面有利於回顧故事內容,另外壹方面也可保證閱讀的完整性。

第二種,數數。 比如,

“河裏有幾只鴨子?”

“爸爸包好了幾個湯圓?”

“有幾條龍燈?”

提問的目的不是為了答案的正確性,只是為了讓孩子把註意力集中在繪本上,讓孩子有閱讀的參與感,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孩子自主閱讀的欲望。 所以,問題也不宜過多,筆者的經驗是壹本繪本每次1-3個問題足矣。

提問也是有技巧的。

如果妳還在問:“這個故事講了什麽?這個故事怎麽樣?故事裏他們都做了什麽?”這樣的問題,孩子肯定是迷茫的,這也會降低他對閱讀的興趣。

對小朋友提問,第壹重要的是簡單和明確。 比如,

在毛毛和爸爸做湯圓那壹頁,如果問“他們都做了什麽?”,小朋友要麽眼睛不瞪不瞪地看著妳,要麽語無倫次說壹大通有的沒的,因為這個問題太大了,讓他們手足無措。

可以問得更明確壹點, 比如,

“爸爸做了幾個湯圓,爸爸做的湯圓是什麽形狀的?”

“毛毛做了幾個湯圓,毛毛做的湯圓都有什麽形狀呀?”

“妳比較喜歡爸爸做的湯圓還是毛毛做的湯圓?為什麽呢?”

多問開放性問題,少問封閉性問題。

也就是說盡量少問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這類可以用壹兩個字就能回答的問題。多問壹些需要小朋友進行描述的問題。

提出壹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壹個問題更為重要。在給孩子讀繪本時提醒自己,別忘了要 做適合孩子的提問 哦!

閱讀繪本時,往往會忽視文字的物理意義。

也就是說,讀完壹個故事,閱讀者首先會想到要讓孩子明白什麽是親情、友情、情緒等抽象概念,而忽略了讓孩子明白什麽是高和低、大和小、胖和瘦、遠和近、上和下等物理概念。

這裏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大人都不自覺地用自己的知識高度去看待小朋友,以為他們都應該懂的,卻忘記了這些最普通的物理知識其實也是要反復反復嘗試才能夠習得的。

孩子習得知識的唯壹途徑就是雙手和身體的體驗,也就是“玩”。

在構建小朋友物理概念方面,原木積木是非常推薦的。自家小朋友平時玩得比較多的,除了積木外,還有樂高和磁力片。

在閱讀《團圓》時,三者可以玩不同的遊戲,比如說,

可以用原木積木搭壹間毛毛家的房子,如果小朋友興致比較高,還可以搭舞龍燈那壹頁的場景。

可以用樂高做壹個爸爸和壹個毛毛,走過來走過去不會散架,或者做壹個龍燈玩。

可以用磁力片做雪花,做雪人,做小橋等等。

我的玩法是,先把故事講壹遍,然後選擇壹個場景,比如說爸爸理發的場景,提前準備好底紙(本人偏愛黑色)、彩紙、兒童剪刀、膠水、水彩筆、彩泥,然後引導小朋友做壹個爸爸的頭像。

因為我家小孩比較小,我壹般會幫他把爸爸的臉畫好,然後幫助他剪些碎紙粘成頭發,再啟發他給爸爸畫五官、畫點胡子,等等。再用彩泥給爸爸做個身體,因為是用白色理發布圍起來的非常簡單,把畫好的頭像卷在上面或者插在上面就可以了。

這種玩法在早教機構美其名曰創意美術課,號稱 有利於感統訓練和手部小肌肉發育 ,外面壹節課很貴的呢。但是,如果像我們這種3歲多的小孩拿出來壹個比較好看的作品,請不要懷疑,絕大部分肯定是由老師完成的。醜得沒朋友才是這個年齡應該有的水平,天才兒童除外。

所以,不用擔心自己做不好。這本身就是壹個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是參與者,不是師生關系, 遊戲的目的是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閱讀興趣,而不是作品的完成度。

另外,彩泥的話,在這本書中還可以玩包湯圓。

包湯圓的同時要做好 安全教育 ,故事中爸爸把壹枚硬幣包進了湯圓裏面,我通常在玩彩泥包湯圓或者講到這壹頁的時候,在肯定風俗的同時,也會告訴小孩硬幣吃到嘴裏是很危險的,會把牙齒磕掉,吃到肚子裏會肚子疼。有壹天,小朋友突然很嚴肅的跟我說:“媽媽,我終於想到辦法了,我們可以切壹片香蕉放在湯圓裏,它像壹枚硬幣壹樣,這樣就不會吃到肚子裏以後要去醫院開刀了。”我想他應該是聽進去了吧。

確定主題挑選歌曲作伴奏,發現孩子興趣點教歌曲。 比如,

根據新年這個主題,找壹些諸如《新年好》《新年到》《恭喜恭喜》等歌當背景音樂給他聽;

根據下雪這個主題,找《雪絨花》《little snowflake》等中英文兒童歌給他聽。

小朋友如果有特別喜歡的,就可以趁機教壹教。

我們家小朋友就比較喜歡《little snowflake》,我就會剪幾個小雪花,跟他壹邊玩壹邊教幾句,很快他也能哼唱幾句了。

?

角色扮演很考驗小朋友的 想象力和記憶力 ,如果大人足夠投入的話,小朋友也會玩得非常開心。

對大人而言,這種玩法也挺省力,而且可以無限重復。

就以我和我孩子的玩法為例:

首先請小朋友先選擇角色,然後自己再選擇角色。

小朋友只需要負責自己角色的臺詞和動作,大人需要負責其他剩余部分,以及提示孩子的任務。

如果小朋友能把所有的場景都想象出來的話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行還是需要準備幾樣關鍵道具。

比如說,爸爸理發的場景(無道具)。我先扮演毛毛,孩子演爸爸,他會在我的暗示下把所有書上爸爸的臺詞都講到。然後我再扮演理發師,我會把理發廳的那壹套全部用上,從“歡迎光臨”壹直到“謝謝光臨”。其中,我還會故意問:“先生,您需要剪怎樣的發型?”第壹次的時候,他還不適應,會指著書上的爸爸說,“我就剪這個。”玩過兩次以後,他就開始要這樣剪那樣剪,會描述自己想要的發型了。然後走的時候,永遠不會忘記給錢的動作和說“謝謝,妳剪得真好,我下次還會再來的。”總之,很會給自己加戲。

玩角色扮演,最大的體會是,小朋友能很快地記住自己的臺詞和動作順序,而且可以記很久。他會觀察對方的表演,下次等到他做那個角色的時候,就可以把觀察到的新東西運用進去。

壹本繪本可以消滅壹個煩悶的夏日,讓親子關系更加緊密,讓孩子愛上閱讀。

本文純屬個人經驗,如有不妥之處,歡迎來評論區討論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