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後,消化功能必然受到影響,食欲必然下降。
這時候家長壹定不能操之過急,要根據孩子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合理安排和調整飲食計劃。
面對生病的孩子,沒有經驗的年輕父母往往會顧此失彼。有的只重視孩子用藥和適當休息,卻忽視了生病期間的營養分配;有的雖然意識到了孩子飲食調理的重要性,但是不得要領,壹味的給食欲不好的寶寶進補。
其實寶寶生病後,消化功能必然受到影響,食欲必然下降。這時候家長壹定不能操之過急,要根據孩子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合理安排和調整飲食計劃。科學合理的營養分配不僅有助於促進兒童疾病的恢復,還能促進其體重恢復,有效預防營養不良。反之,對健康有害。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嬰兒呼吸和消化系統疾病及其飲食註意事項,以供參考。
發熱
從醫學角度來說,孩子發燒只是壹種癥狀。感冒、咽炎、肺炎、扁桃體炎等呼吸道疾病都會引起高燒。
孩子發燒時新陳代謝加快,體內流失大量鹽分和水分。所以這個時候首要的問題不是補充營養而是補充水分。及時補充流失的水分,不僅有助於退燒,還有利於體內代謝物和毒素的排泄,縮短恢復時間。
飲食原則
孩子發燒後,唾液分泌減少,腸胃活動減弱,食欲不振。這個時候,禁止強迫孩子吃飯。吃多了可能會消化不良。這期間飲食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則。
飲食計劃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病程發展,及時、適當地進行膳食調整:
在患病的急性期,孩子食欲不好,高燒不退。此時應以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牛奶、果汁、綠豆湯等。
半流質食物,如營養米粉、肉末粥、面湯、雞蛋湯等。,可在恢復期或退燒期準備;
退燒後可以吃壹些粥、面、新鮮蔬菜等易消化的菜。
飲食禁忌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因為發燒而不思飲食,就強迫孩子吃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怕影響營養供給和發育。不知道經常這樣做弊大於利。
發燒是壹種全身反應,其特征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加。在這種狀態下,食物的消化吸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難以消化的肉類和有腥味的食物。如果這些東西在胃腸道停留時間長了,就會發酵、變質,甚至引起中毒。所以油膩的食物要少吃或者不吃。
咳嗽
很多家長都為寶寶的持續咳嗽而頭疼。給孩子吃止咳藥,擔心藥的副作用。不吃藥,擔心加重病情,變成咽炎或者肺炎。事實上,如果家長在孩子咳嗽期間註意飲食調理,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飲食原則
充足的水分有助於稀釋痰液,使之容易咳出,所以咳嗽的孩子也要註意補充水分。另外,孩子咳嗽時胃腸功能較弱,這段時間的飲食盡量清淡。
飲食禁忌
不要吃油膩、過鹹、過甜的食物,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冷凍和辛辣食物會刺激喉嚨,使咳嗽加重;酸味食物常積痰,使痰不易咳出。所以咳嗽的孩子要避免吃生冷、酸、辣的食物。
含油多的食物容易滋生痰,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食物要少吃。
濕疹
嬰兒濕疹又稱乳癬,是新生兒和嬰兒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多發生於兩歲以下的嬰兒。
飲食原則
大部分含蛋白質的食物可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引起濕疹,如奶、蛋、魚、肉、蝦、蟹等。
飲食計劃
宜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汁、胡蘿蔔水、新鮮果汁、番茄汁、蔬菜泥、水果泥等。
飲食禁忌
兒童應避免食用魚、蝦、蟹等海鮮及刺激性食物。
腹瀉
腹瀉是幼兒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發於夏季。對於腹瀉的孩子來說,及時服藥並相應調整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飲食原則
護理腹瀉患兒應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防止脫水,暫停禁忌食物。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腹瀉停止後的半個月內,每天給孩子加壹餐,以彌補腹瀉時丟失的營養。
飲食計劃
當孩子腹瀉時,首先要給他們足夠的液體以防止脫水。兩歲以下兒童每次腹瀉後可補充50 ~ 100 ml口服補液,每日攝入量不少於500ml;兩歲以上的孩子要盡量多喝,每天1000 ml以上。如果不去醫院拿處方口服液,父母也可以在家自制:在500毫升的白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糖和1.75克鹽。
由於腹瀉患兒胃腸消化功能紊亂,為了降低胃腸壓力,需要適當減少進食量和餵養次數。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湯、米粥、胡蘿蔔湯、蘋果泥等。
飲食禁忌
由於腹瀉時腸道蠕動增強,脹氣常使腹瀉加劇,所以牛奶、甜食、豆類、豆制品等應引起脹氣的食物不宜食用。
腹瀉患者的腸道破壞性很大,應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如蛋、奶、肉等。
因為富含纖維素的水果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重腹瀉,所以生病時應避免食用此類水果和蔬菜,如菠蘿、西瓜、白菜、辣椒、韭菜、紅薯等。為了避免加重腸胃負擔,還應該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
營養學是壹門獨立的學科,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膳食分配原則。我們很難要求家長達到營養師的水平,但至少要意識到營養分配對孩子的重要性,積極配合醫生和營養師為孩子制定營養分配方案。
盡管由於疾病的不同,膳食分配差異很大,但專家認為,在對患病兒童的護理中,仍有規律可循。孩子的特點是免疫力低,食欲不振。因此,飲食宜清淡、溫軟,應選擇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少糖、少油膩。吃飯過程要順其自然,不要強迫孩子,以免消化不良。
歸根結底,家長要未雨綢繆,註意孩子的日常體育鍛煉,提供合理的飲食,防止營養不良和進食障礙,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和必要的蛋白質,保證孩子的正常營養和發育,增強孩子的抵抗力,防止致病菌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