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辣椒泡腳的適應癥狀
1,花椒水泡腳的適應癥對腎虛引起的腿腳浮腫、腰痛有明顯的療效。
2.對寒性體質的內寒引起的慢性腹瀉、畏寒有明顯療效。
3.對肝虛火盛引起的眼睛幹澀、肋痛、頭暈、牙痛有明顯效果。
4.對脾胃陽虛引起的腹脹、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有明顯效果。
5、因為它補肝、腎、肺,還具有疏通水道、祛痰、精神飽滿、強筋骨的作用。
此外,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也有壹定療效。因為有些疾病涉及到中醫的很多方面,比如陰陽兩虛,不能只補陽氣,還要根據病情采取措施,因人而異,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2.用辣椒泡腳有什麽好處?
1,促進睡眠
中醫認為,用辣椒水泡腳比用熱水泡腳更能促進睡眠。其實方法很簡單。將花椒50克(1 kg 10)用棉布包好,用繩子綁住,水燒開,用這水泡腳。花椒包可以重復使用,大概壹個星期就可以換新的了。
2、辣椒泡腳10分鐘最提神。
水溫壹般在40-50攝氏度,以腳上皮膚發紅,臉上有輕微汗漬為宜。如果能每天早晚用2%的鹽水泡腳,對身體有益,或者在泡腳的熱水中加入少量的胡椒或芥末,有助於改善腳部的血液循環。
3、辣椒泡腳可以祛寒
泡腳的時候可以在水中加入壹些驅寒的藥物,比如辣椒。花椒辛溫,能祛五臟六腑之寒,疏通血管,調整關節。先抓壹把花椒,加入適量的水中炒。當藥效完全融入水中後,倒入盆中,先熏腳,等水溫降到可以使用的程度再泡腳。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不斷加入辣椒水。最好是水沒過腳踝,泡半個小時。最好是全身微微出汗。
4.用辣椒泡腳可以預防流感。
北京四大名醫之壹的石金墨,生前堅持每天晚上用辣椒水泡腳,然後用左右手交替按摩湧泉穴100次進行保健。用辣椒水泡腳,配合按摩,可以疏通全身經絡,暢通血管,調節人體機能,從而達到自我保健的效果。
5、辣椒泡腳增強免疫力
用辣椒水浸泡洗凈。每天晚上睡覺前洗腳,然後泡在這個湯裏。可以祛病,最明顯的是可以增強對流感病毒或其他傳染病的免疫力。此外,還具有殺菌、消毒、止痛、止癢、消腫的作用。
6.用辣椒水泡腳可以預防腳臭、腳汗、腳氣。
抓壹把辣椒,用砂布包好,放在鍋裏,用水煮開,先熏腳,等水溫夠了再泡腳。
3.辣椒泡腳註意事項
1.用辣椒水泡腳不宜長期持續。如果感覺原來的癥狀消失了,就要停幾天,等癥狀不足了再來。否則可能會出現中醫古書中提到的“氣息不足”、“水火不相容”等現象。在這方面,從我的經驗來看:過多使用辣椒水泡腳主要是引起“肺火”,然後“大火吃氣”,所以氣虛,此外還有咳嗽、流涕、痰多等肺部問題,容易感冒,也證明了這壹點。
2、有陰虛癥狀的人,在用辣椒水泡腳的過程中,要註意及時補陰,尤其是冬天。因為用辣椒水泡腳有疏通經絡、散寒消食的作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出汗,所以感覺和其他補陽藥物壹樣“燥”,特別是有陰虛癥狀的人。用辣椒水泡腳要配合滋陰,否則會加重陰虛癥狀。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因為經常體力活動,出了很多汗,如果不註意滋陰,經常會出現陰虛的癥狀,辣椒水泡腳,所以經常有意識地補陰,比如用山藥煮水,用蓮藕煮水,用梨煮水,或者吃壹些水果等。,及時補充體內水分。註意: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單獨喝白水滋陰的效果不壹定理想,尤其是陰虛的人。
3.有些人,尤其是寒性體質的人,用辣椒水泡腳效果非常好,但剛開始幾次用辣椒水泡腳就有放電反應(詳見本博文章《辣椒水泡腳放電反應記錄》)。癥狀類似感冒,是正常反應,是疾病離開人體的表現。不要停下來。看原因還是找專業人士。
4.由於藥物泡腳吸收效果明顯,我認為花椒水不宜反復使用次數過多,以防腐敗的花椒水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如果要保存的話,建議最多用兩三次,但是要加熱到沸騰,然後冷卻到合適的溫度再使用。
5、泡腳的時間不能太長,壹般以剛出汗為宜,最好不要出汗。對於剛開始泡腳或者體質偏寒的人來說,剛開始可能會有壹段時間不出汗,這是體內偏寒的表現。劑量和頻率可適當增加,直到他們出汗。
6、水溫不能太低,感覺有點熱,應該是恒溫;
7、泡腳時間,如果是保健,壹般以晚上9點左右為宜。如果是為了治療,有人建議早上靈活壹點,必要的話可以壹天兩次嗎?
8.最好是用手壹起泡腳,或者用手按摩腳,這樣更好。
4.各種其他泡腳方法
(1)艾葉泡腳。
取幹艾葉50-100g(視水量而定,無嚴格標準),先加水煮沸待溫度降低後再加冷水或泡腳。如果太麻煩,就把艾葉放在壹些熱水裏泡20分鐘再加水泡腳。
艾葉泡腳的幾個小方子:
(1)艾草和生姜可以治療感冒、關節病、類風濕病、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
(2)艾草、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暢、手腳麻木或瘀血。
(3)艾草加鹽適用於上焦帶火,常導致忌妒、牙痛、咽痛、煩躁、上火感冒、腿腳浮腫。
(4)艾葉花椒20粒適用於汗腳、腳臭、腳氣、溫疹。
(2)用醋泡腳
醋的選擇:(米醋或陳醋100-150克)
醋泡腳的作用:
(1)可以解決腳臭問題。用醋泡腳可以殺菌,壹定程度上治療腳氣。
(2)可以緩解疲勞。
(3)能滋潤皮膚,軟化角質,增加皮膚彈性。
(4)能祛風濕,改善畏寒癥狀。
(5)治療睡眠障礙。
(6)醋能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理沈積,治愈多種慢性疾病。
(3)杏仁茶泡腳
苦杏仁45g,綠茶10g。將上述藥物壹起放入鍋中,加入2000毫升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將1小瓶藥水塗於面部和手臂,將剩余藥水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浸泡30分鐘。20天就是1個療程。能滋潤皮膚,消炎殺菌,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防治皮膚萎黃、發黑粗糙、痤瘡、疥瘡。
(4)用中藥泡腳
對於患有痛經的女性,可以嘗試堅持中藥泡腳來改善痛經的狀況。
1.氣滯血瘀型
它的癥狀是月經前或月經期間的腹脹和疼痛,暗經血帶血塊。有這類癥狀的人,要調和氣血,祛瘀止痛。由於女性以肝為主,泡腳選用的藥物以足厥陰入肝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通經醋,如青皮30g,烏藥30g,益母草30g,川芎10g,紅花10g。加入約兩升水、約50毫升醋,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煎30分鐘。待藥涼至50℃時,將藥渣倒入盆中泡腳。盆裏的藥水量要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加適量溫水。腳在藥裏不停的動,讓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2.陽虛寒實型
其癥狀為小腹冷痛,熱敷疼痛減輕,手腳發冷。要用溫經散寒的原理來止痛。因為中醫有腎主全身陽的說法,所以泡腳選用的藥物應以入腎經陰不足者為主,並加適量鹽水,如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g,幹姜、茴香、吳茱萸各6g,少許鹽,煎服即可。
3.氣血不足
它的癥狀是經期或經期後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壓腹部會有輕微的疼痛。月經量少,色淡,需要補氣養血調經。中醫稱為“脾調血”,泡腳選用的藥物應以入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可加入適量的甜水。如白芍、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術、杜仲、黃芪15g可用於泡腳,加麥芽糖、開水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