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6篇
壹年壹度端午節到來啦,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下面是我精心推薦的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篇1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它,我卻非常喜歡,不僅因為它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還因為在這壹天裏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每年端午節這天,我都是忙碌而快樂的。
壹大早,村子裏的人就起床為過節作準備。大人們都趕著去集市上買油條、糖糕——它們是這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怕沒得買了。小孩們是為什麽起早呢?他們有壹個重要的使命——割艾草。過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幾株艾草,用來辟邪。可是孩子們割艾草不僅僅為了這個,艾草在他們手裏還有壹個重要作用——縫荷包。
吃過早餐,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忙些什麽呢?當然是包粽子啦!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家每年的粽子都是自己做的,這樣才有意義。我跟大人們學過,知道大概怎麽做——先到河邊摘些葦葉,放在鍋裏煮軟;然後用幾片煮過的葦葉包些糯米(有的還添些葡萄幹、紅棗、豬肉等)。包好以後,便可以放在鍋裏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豐盛的午飯了,什麽雞啊魚啊肉啊都有。我們小孩則拿上自家的粽子聚在壹起,互相交換。換完就壹頓猛吃,然後評論誰家的好吃、誰家的不好吃。那場面絕不亞於壹場辯論賽,因為誰也不承認自家的粽子不好吃。當然,我們每次去主要還是為了吃到不同口味的粽子,至於誰家的好吃、不好吃倒是次要的。趁著大人們還沒喊開飯,年齡大壹些的孩子,便給小不點兒講從老師那裏聽到的關於屈原的故事。
終於開飯了,壹大家子圍坐在壹起,吃著美味的飯菜,其樂融融,這時候,我們還可以在電視上看龍舟競賽。這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們邊看邊打賭,賭哪條龍舟會贏,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在我家有個特殊規定,誰贏了就可以滿足壹個心願,但是不能花錢。當比賽結束時,不管輸贏,我們都很開心。
吃完飯,我通常會和小夥伴們壹起縫荷包。把艾草的葉子摘下來,用布包好,然後按自己的想法縫好就可以了。有的還在荷包上縫壹根帶子。荷包縫好後,和以往壹樣,大家互相贈送。每壹個荷包裏都裝滿了祝福和祈盼。
每壹次,我們都盡情享受著這個快樂的節日。真想永遠留住這壹天!
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篇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沈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裏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裏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歷五月初五,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說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老媽可是壹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妳去瞧瞧吧!“哎,妳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麽多肉。”“餵餵餵!妳怎麽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回歸主題,正式包粽子。“先把粽葉卷成壹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壹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著老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麽也不像壹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著裁判壹聲令下,十幾條龍舟壹起向終點飛快地遊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劃著槳。只有壹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著,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壹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著壹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篇3過端午節,壹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妳瞧……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妳要把葉子做成壹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壹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麽?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壹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麽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壹切。
我把翹起來的壹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壹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壹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壹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麽過去了,嘴裏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壹個快樂的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篇4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壹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壹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著壹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麽回事?
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壹個粽子精靈披著壹件綠色的棉襖!我壹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壹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篇5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聽說端午節是因為屈原跳入河裏,人們怕魚啊、蝦啊把屍體吃掉,所以人們用那個大的葉子裏面包著米往河裏扔。這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很熱鬧,壹家人在壹起吃著粽子、看著賽龍舟,而且還要吃鹹鴨蛋。
我特別喜歡過端午節,因為那天可以吃到粽子,更有看點的是可以看賽龍舟。
賽龍舟是由幾十個人在壹起帶有龍頭的舟上,他們都很厲害,可以劃得很快。每當壹看到賽龍舟我就很激動。
包粽子其實很簡單,只要準備幾樣材料:糯米、粽葉、紅棗和細細的繩子,還可以準備點肉。先拿兩片粽葉,放壹半的糯米,再放紅棗或者肉,把米繼續放進去,最後用兩片粽葉裹住用線綁起來。相繼在做幾個就把它放在蒸籠裏,蒸半個小時就把它拿出來。如果想做做鹹粽子就先放點鹽在糯米裏,其他步驟不變多做幾個就可以了。
鹹鴨蛋也要吃。鹹鴨蛋要把那種殼剝掉壹半,用筷子挖著吃。如果用筷子戳到蛋黃有壹股油冒出來,就證明那個鴨蛋很好吃。
好了,現在需要壹家人在壹起把蒸好的粽子和鹹鴨蛋拿出來在弄十幾個菜。吃完飯之後就把電視打開看賽龍舟。端午節就是要壹家人在壹起過才會熱熱鬧鬧的。
這就是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
有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篇6“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壹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壹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妳做肉粽!”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壹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幹凈,燒上水,然後把洗幹凈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把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裏浸泡壹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幹醬油、雞精、鹽拌勻,腌制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幹凈,最後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象壹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裏抽出壹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壹個小粽子。我先把葉子裹成壹個漏鬥型,然後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鬥”,輕輕用手壓壹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裏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壹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壹次壹次地包,我壹次壹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壹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著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