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醫生通過詳細的病史采集、仔細的體格檢查、合理使用診斷性試驗,仔細查找各種可疑病因和誘發或加重因素,達到去因治則的目的,如幹性濕疹保濕潤膚,感染性濕疹治療原發感染。
保護皮膚屏障功能
濕疹患者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容易引起刺激性皮炎、感染、過敏,會加重皮膚損傷,所以保護屏障功能非常重要。要正確使用保濕潤膚劑,及時預防和處理繼發感染。
濕疹有什麽藥?
因為個體差異,沒有絕對最好最快最有效的用藥。除了常用的非處方藥,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濕疹的藥物治療包括局部治療和系統治療。
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是濕疹治療的主要手段,醫生會根據皮損分期選擇合適的藥物劑型。
急性治療如下:
無水皰、糜爛、滲出時,建議使用爐甘石糖皮質激素乳膏或凝膠;
出現大量滲出時,應選用冷濕敷,如3%硼酸溶液、0.1%鹽酸小檗堿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
有侵蝕但不太滲出時可以用氧化鋅油。
亞急性皮損推薦外用氧化鋅糊和糖皮質激素霜。
建議慢性皮損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硬軟膏、乳劑或酊劑,保濕劑和角質溶解劑配合使用,如20%-40%尿素軟化5%-10%水楊酸軟膏。
外用糖皮質激素制劑仍是濕疹的主要藥物;
在初期治療中,根據皮損性質選擇適當強度的糖皮質激素;
對於輕度濕疹,建議選擇弱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霜;
中度濕疹建議選擇中度激素,如糠酸莫米松;
對於重度肥厚性皮損,建議選擇強效糖皮質激素,如橋本鹵米松乳膏。
壹般來說,糖皮質激素在兒童、面部、皮膚皺褶處有效。
持續應用強力糖皮質激素壹般不超過2周,以減少急性耐受性和不良反應。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乳膏,對濕疹有治療作用,且無糖皮質激素副作用,特別適用於頭面部及摩擦部位濕疹的治療。
細菌定植和感染常可誘發或加重濕疹,因此抗菌藥物也是外治的重要方面。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外用制劑或糖皮質激素與抗菌藥物的復方制劑。
其他外用藥物,如焦油、止癢劑、非甾體抗炎藥等。,可根據情況選擇應用。
系統療法
抗組胺藥: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抗組胺藥來止癢消炎。
抗生素:對於廣泛感染的患者,醫生會建議系統應用抗生素7-10天。
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等。具有壹定的抗過敏作用,用於急性發作或瘙癢明顯的患者。
糖皮質激素:壹般來說,不建議常規口服。但對於病因明確且可在短時間內消除的患者,如接觸因素、藥物因素或過敏性皮炎等。用於嚴重水腫、全身皮疹、紅皮病等。,為了快速控制癥狀,醫生會建議短期應用。癥狀控制後,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減量停藥,避免不良反應。
免疫抑制劑:主要用於重癥患者,醫生壹般會嚴格掌握適應證,只有在其他療法無效,或短期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明顯緩解,需要減量或停用糖皮質激素時才使用。常用的藥物有環孢素、甲氨蝶呤、邁芬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