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糖尿病的人是可以吃的,但要吃的科學,如果吃的科學,會益處多多。
冬天就要來臨, 街邊的烤紅薯攤子又要陸陸續續地擺出來了,冬天能吃上壹塊暖乎乎的紅薯也是極好的。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可能卻是壹件要掂量的事了。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以控制飲食為主,然而飲食的控制主要是高熱量、高糖的食物,然而紅薯嘗起來味道卻是甜滋滋的,這就讓糖尿病人感到害怕,甜的東西還能吃嗎?
我們先壹起來看看紅薯的營養價值紅薯又稱甘薯或者地瓜,富含澱粉。在秋季蔬菜中,每百克紅薯的糖分含量最高達23.1克。但其氨基酸、維生素A、B、C及纖維素的含量都高於大米與白面,它還富含人體必需的鐵、鈣等礦物質。每100克紅薯含蛋白質2.3克,脂肪20毫克,碳水化合物29克,鈣32毫克,磷20毫克,鐵0.4毫克,胡蘿蔔素1.31毫克,硫胺素0.12毫克,核黃素0.04毫克,煙酸0.5毫克,抗壞血酸30毫克,食物纖維1.7克。
糖尿病人可以吃紅薯嗎?有什麽科學依據?1、100克大米、白面食品的含糖量為75%、熱量350千卡;100克紅薯的含糖量為27.7%,熱量99-119千卡。就是說,紅薯的含糖量和熱量相當於大米、白面食品的1/3。糖尿病人壹般每頓飯控制主食:100克大米、白面食品,假如減少50克大米、白面食品,就可以吃150克紅薯,但壹定要適量進食。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肥胖大鼠在進食白皮紅薯4周、6周後血液中胰島素水平分別降低了28%、60%;並發現紅薯可有效抑制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後血糖水平的升高;進食紅薯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脂和遊離脂肪酸的水平,研究提示白皮紅薯有壹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壹項臨床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人在服用白皮紅薯提取物後,其胰島素敏感性得到改善,有助於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人可食白皮紅薯。
2、壹種食物適不適合糖尿病人吃,要看這種食物的升糖指數。什麽是食物的升糖指數呢?指的是食物進入人體兩個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糖尿病病人最需要警惕的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尤其是餐後血糖劇烈波動將影響血糖控制的效果,因此,在食物中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們平時吃的米面的升糖指數大於70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而紅薯的升糖指數在46-70之間屬於中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米面都可以吃,還不能吃紅薯嗎?而且中升糖指數食物雖然比低升糖指數更容易增加血糖,但相比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卻要好的多;對於肥胖、糖尿病等特殊群體,平衡膳食結構仍然可以達到控制營養攝入的目的。但是要註意的壹點就是,如果我們攝入紅薯,那麽相對應的就要減少主食米面的攝入量,以保證攝入能量的均衡。
結合上述兩種科學依據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即使是糖尿病人,在寒冷的冬天也是可以吃上熱乎乎的紅薯。
強調壹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的原則1、飲食治療的思想準備:在糖尿病人飲食治療初期,對病人及其家屬都 是壹項艱苦的任務。在想多吃而不能多吃,愛吃又不能吃的矛盾中,壹定要認識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預後和飲食治療的關系,堅定信心,堅持飲食治療。
2、適當控制主食量:在壹般情況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 玉米、小米、蕎麥等) 250-300克;輕體力勞動者每天350-400克;重體力勞動者每天450-550克。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如紅薯、土豆、山藥、蓮菜、粉條、粉皮等,如果食用可相應減少主食量。待血糖下降和尿糖(+)減少後,也可適當增加主食25~50克。主食要輪換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營養價值。病人要註意總結進餐與血糖、尿糖之間的變化規律,做到病情穩定、主食固定,病情波動,及時調整。要靈活掌握,具體應用,以適應機體的需要,使體重維持在標準範圍之內。
3、合理安排食物比例:控制飲食絕不是意味著盡量少吃,因為長期饑餓,熱量不足可導致機體自身消耗,不僅會出現消瘦、抵抗力減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醫囑,合理安排每日總熱量、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適當比例,制定出自己較理想的食譜。
4、合理進食:糖尿病人每天進餐的時間,數量應保持壹定的穩定性,盡量不要吃零食,戒煙、忌酒。
5、中老年糖尿病人及合並冠心病、高脂血癥的病人,在飲食中還要嚴格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動物脂肪、動物內臟含膽固醇較高,應少吃或不吃,雞蛋每日最多不超過兩個。 6、食物宜粗不宜精:在主食定量範圍內盡可能多吃些粗雜糧及豆類,蔬菜,以綠葉菜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這些食物中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又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過快,還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及防止便秘的作用。
結語: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紅薯的,以上的科學依據可以很好地說明。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種類可以多,量壹定要控制”,要有等類交換的思想,如果吃了澱粉類的紅薯,那麽相對的同屬澱粉類的米面就要減少壹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