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後怎樣食補
小兒發燒後怎樣食補,孩子發燒要註意飲食,對於發燒的孩子來說,胃口不好,增強食欲,提倡少食多餐,給孩子進行飲食調理,才能促進身體康復。來看看小兒發燒後怎樣食補?
小兒發燒後怎樣食補1生菜粥
食 材:大米、生菜、蔥
生菜中含有鈣、鐵、銅等礦物質,其中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發育的主要物質,還可防治佝僂病;鐵和銅能促進血色素的合成,刺激紅細胞發育,防止人體食欲不振、貧血,促進生長發育;生菜是堿性食物,與五谷和肉類等酸性食物中和,具有調整體液酸堿平衡的作用。
做 法
1、準備食材:大米200g、生菜100g、蔥末10g
2、生菜切好。
3、淘洗大米,提前泡半個小時,這樣煮出的粥更香稠可口。
4、加足清水煮到沸,轉中火再煮10分鐘。
5、半個小時後,煮到米醇粥香時,加入切好的生菜,略煮2分鐘,美味的生菜粥就做好了。
6、最後盛上壹碗即可。
梨子泥
食 材:鴨梨壹個
梨果鮮美,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風味芳香優美。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梨子具有清肺養肺的作用。多吃梨的人遠比不吃或少吃梨的人感冒機率要低。
做 法
1、 鴨梨去皮,梨子肉隔水燉煮30分鐘。
2、 蒸熟的梨肉和湯汁壹起取出。
3、 去核,取肉。
4、 放入輔食機搗碎。
5、 壹道清火潤肺潤腸的梨子醬就做好啦,可以在裏面添壹些米粉,味道也非常好哦。
藕粉
食 材:藕1節、水80毫升
藕粉是久負盛譽的傳統滋養食品,蓮藕粉營養價值高,藥療作用也好;蓮藕生用性寒,有清熱涼血作用,可用來治療熱性病癥;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
做 法
1、準備食材:蓮藕壹根、水80毫升。
2、將粉藕洗凈表皮,然後去皮。
3、之後切塊,放入攪拌機中,加入半碗水,攪打成藕泥(越細膩越好,澱粉更容易出來)。
4、打好的藕泥,倒入幹凈的容器中,置於明火上,開小火慢慢加熱,加熱過程不停的攪拌。
5、直到熬煮的藕粉變得粘稠的半透明狀,關火上盤。
小兒發燒後怎樣食補21、鮮蘋果汁
蘋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不僅好喝而且營養豐富,爹地媽咪可以給寶寶餵壹點。
2、雞蛋羹
給寶寶補充蛋白質和熱量,身體恢復得更快哦。雞蛋羹制作也方便,打1-2個雞蛋,放入水,攪拌後蒸6-7分鐘就OK了。
3、西瓜汁
感冒發燒期間,不妨給寶寶喝壹些西瓜汁。西瓜汁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同時還能促進毒素排泄。
4、補充水分
家長要多餵寶寶喝水哦,寶寶發燒可能會出汗,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寶寶可能會出現脫水情況。
5、綠豆湯
中醫指出,綠豆具有清熱、解毒、祛暑的.作用,寶寶發燒期間吃點綠豆湯,能促進毒素排泄,退熱更快。
6、米湯
米湯營養豐富,還利於消化吸收。大米粥的做法也很簡單,加入適量水熬半個小時左右就差不多了。
小孩發燒可以吃的流質食物有:
(1)牛奶。牛奶可供給孩子壹定量的蛋白質,適量加些米湯可供給壹些碳水化合物。
(2)米湯。米湯可供給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於病兒腸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爛後去渣即得米湯。
(3)綠豆湯。綠豆屬良性,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
(4)鮮果汁。鮮果汁主要成分是維生素、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質,易於吸收。
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節,可以喝鮮梨汁,它有潤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鮮橘子汁,具有去濕、化痰、清肺、通絡等作用。
小兒發燒後怎樣食補31、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等功效,是夏季食用率最高的水果之壹。感冒加重時會出現高熱、口渴、咽痛、尿黃赤等熱癥,適當吃點西瓜正好能緩解相關癥狀,有助於感冒的痊愈。
高燒大量出汗後,如果不吃不喝很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最好先吃點西瓜或喝些鮮榨西瓜汁,它們可以幫助退燒、補充體液、消腫利水。在炎熱的夏季,小兒發熱時用西瓜皮煲粥或冬瓜薏米煲水,可解暑生津利濕。
2、梨
梨性涼,味甘,可以生津、清熱化痰。對風熱感冒、發熱口幹、咳嗽出痰等癥狀都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梨有較多糖類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易被人體吸收,增進食欲,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
風熱感冒患者,可以用生梨壹個,洗凈連皮切塊,加冰糖燉水口服,會有很好的療效。梨子本身具有清熱效果,能止咳化痰,但是因為它屬於涼性水果,對於壹開始就是風寒而引起的咳嗽不具療效,甚至可能會加劇咳嗽情形;不過可以藉由燉煮梨子的方式來轉變它的性質,讓性質轉溫和,就能拿來當作止咳妙方。
3、馬蹄
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利尿通便、涼血解毒等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對於發燒初期的病人特別適合。就其營養而言,荸薺富含碳水化合物,熱量卻不是很高,同時又含有豐富的磷及抗菌成分荸薺英,不僅對骨骼、牙齒的發育有利,還可促進體內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同時又有抑制大腸桿菌等細菌的作用。
感冒發燒為什麽要多喝水
好處壹:預防脫水。因為小孩感冒發燒吃藥後會加速排汗,造成體內水分流失,存在脫水風險。吃完退燒藥後多喝水,可有效預防此現象的發生。
好處二:協助退燒藥起效。排汗和排尿都會幫身體帶走壹些熱量。多喝水能增加排汗量和排尿次數,協同退燒藥退熱。
好處三:減少退燒藥對肝腎的損傷。多喝水可加速藥物排出體外,減輕肝腎負擔,達到“稀釋”藥物毒性的作用。
感冒發燒怎麽辦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壹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媽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