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五壹節剛剛過去,很多地方的菜價又迎來了全面下跌。
在產區,西葫蘆、茄子、生姜正迎來“腰斬”。這是怎麽回事?
01,菜價全面下跌。
在杭州某農貿市場,記者發現菜價已經恢復原價,如原來8元/斤的茄子降到了4元/斤;白菜從3.5元降到1.5元/斤;上個月西紅柿最高價12元壹斤,現在降到3.5-4元/斤;蠶豆也從5元降到了2.5元/斤,竹筍從每斤10元降到了3.5元。
因為蔬菜便宜,買的人多了。攤主老王說,從五壹假期開始,菜價就開始跌了。
至於為什麽,其實是因為天氣熱,菜籃子供應了,蔬菜批發價全線下跌。
根據官方數據,現在中國的蔬菜生產面積是8300萬畝,增加了300多萬畝。
隨著供應量的增加,批發市場的蔬菜價格開始回落。
比如批發市場,生菜上個月批發價4.8元,今天降到了每斤0.95元;白菜批發價從每斤3.8元降到1.16元;辣椒批發價從8.5元降到4.2元;茄子批發價從14元降到2.8元/斤。
除了杭州,北京的菜價也明顯下降。
比如通州某超市,白菜1.68元/斤,油菜1.99元/斤,西紅柿4.99元/斤,土豆1.99元/斤,茄子2.99元/斤,黃瓜1.99元/斤,冬瓜。
隨著蔬菜價格的下跌,終端消費市場的需求也開始增長。
然而,在蔬菜價格下跌的同時,許多農民卻在叫苦連天。這是怎麽回事?
02年,西葫蘆市場減半
去年下半年,西葫蘆的行情非常可觀。當時產地收購價達到2.5-3元/斤,很多菜農因此大賺了壹筆。
然而,如今華北的西葫蘆陸續上市,價格卻比去年差了很多。
西葫蘆剛上市時,產地收購價可達1元/斤,但沒想到隨著氣溫回暖,蔬菜生長速度加快,西葫蘆進入集中上市期,價格開始下調。
據悉,原產地西葫蘆已跌至0.25元/斤。即使價格這麽低,還是沒有多少商家來買。
說到底,就是各種蔬菜陸續上市,所以西葫蘆這種蔬菜價格下跌了。
其實西葫蘆這種蔬菜的行情已經不好很多年了。除了去年下半年特別受影響,其他時候大多是5-6毛錢壹斤,現在已經降到0.25元了。它的市場真的不好,農民根本不賺錢。
03.精力
去年的生姜市場很不景氣,每年的地價能賣到3-5元左右,但去年收獲的時候,每斤才7毛錢。以這個價格賣出去,姜農不僅不賺錢,還陷入虧損,壹畝地至少虧5000元。
為此,很多姜農不得不選擇囤積,打算等到明年再賣。
按照以往的行情,每年5月份開始生姜價格會逐漸漲到5元以上,然後姜農就可以賣個好價錢了。
但本以為姜市會迎來上漲,沒想到這段時間姜價不但沒漲,反而跌了,私人收購價降到了五毛錢壹斤,讓不少姜農受到重創。
事實上,生姜市場下跌的原因是出口受阻。
前幾年中國的生姜出口到很多國家,可以大大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
但近兩年由於特殊原因,出口受到限制。結果就剩下國內市場的貨源了,產地賣不出價格。
同時,市場上生姜零售價太貴,壹般賣到5元/斤,人們購買欲望不高。導致市場消化慢,農民庫存多,生姜賣不出價錢。
03、茄子
今年茄子剛上市時,市場價格達到10-15元/斤。但隨著市場量的逐漸增加,其零售價格逐漸降至3-4元/斤,部分地區甚至降至2元/斤。
然而,在茄子集中上市的同時,部分產區的價格已經崩盤。比如廣東湛江的茄子價格只有0.15元,產品差價是1分錢壹斤。
因為南方氣溫高,可以加速茄子的生長,再加上產量高,生產周期短,種植面積大,茄子的田間價格紛紛下跌。
前幾天茄子的產地價格可以賣到5-6毛錢壹斤,現在降到了0.15元壹斤,茄農無法接受,因為這個價格沒有利潤,有些茄農只能帶回家。
隨著氣溫的升高,蔬菜迎來了盛產期,屆時菜價會陸續下跌。妳怎麽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