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不吃”其實是佛教戒律。這個“中午”指的是中午,大約是下午11到1的時間。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吃了。
後來網上開始流傳“中午後不吃東西”減肥保健。不吃午飯和晚飯對身體好嗎?當然不好。
網上有人說古代人不吃晚飯。其實這都是扯淡。翻閱古籍,很容易找到古人壹日三餐飲食習慣的證據。
在古代,人們壹般壹天吃兩頓飯。第壹頓飯叫“朝食”,大概是上午9點。第二頓飯叫做“
豐胸食品”,下午4點左右。《孟子》中說“煨為治”,煨為食,煨為脯。這樣吃的主要原因是產能低,食物有限,只好這樣吃。
研究古代飲食制度,很多學者認為秦漢以前,老白姓習慣壹日兩餐,這不壹定對。比如《莊子·內篇》說:“適野之人,三頓而歸,其胃猶如所料。”戰國時期的日本書裏也有記載,晚上和晚上有壹種飯叫“暮食”。那時候好像已經有壹日三餐了。但也有學者說,那時候有錢人已經開始吃壹日三餐了,老百姓還是吃兩頓,可能也有道理。
但是《戰國策·齊策四》有另外壹句話,“士三不足,王鵝有余”,意思是士壹日三餐都吃不飽,妳在這裏也吃不到鴨鵝。似乎壹日三餐在當時的民間也很流行。
不管當時普通人怎麽吃,按照的說法,王必須壹日三餐,先吃“晨食”,再吃“咽食”,也就是午餐和晚餐。所以,在古代,特權階層無疑是壹日三餐。普通人可能吃不起,壹天兩頓就行了。所以,第壹,兩餐制即使存在,也不是為了養生,真的很無奈。第二,如果古人認為兩餐制有助於養生,特權階層肯定是第壹個吃的,那麽為什麽要吃三餐來損害身體健康呢?
古代的特權階層吃得好,不僅有三餐,還有四餐。例如,漢朝的皇帝在法律上有權享用四頓飯。班固的《白虎通》也解釋了原因,說:“為什麽君王壹日四食?明有四事,四時食之功也。”這是把四餐和四季相提並論,實際上是給皇帝多吃的借口。
學者估計,魏晉以後,壹日三餐更加流行。隋唐時期,基本上不管有沒有錢,每個人壹天至少吃三頓飯。當時有“中餐”“午餐”之類的詞。如賈島《鎮空送別二人》詩中說:“林中中餐後,天下亡”,故稱午餐為“中餐”。白居易《閑情賦》雲:“晨眠因客,午伴僧穴”,謂之午飯。
但是滿族的習俗是兩餐,所以清宮的飲食制度是壹日兩餐,連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普通人要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也不理會宮裏的任何人。而且,其實皇室並不是真的壹天兩餐,主餐之外還有餐,大概是壹天四餐。
所以,網上所謂的古人曾經壹天吃兩次飯,是很搞笑的。古人也是人,餓了也難受。誰有條件,誰就受窮。
回到營養學,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不吃晚飯是沒有好處的。
首先,復雜飲食的消化吸收過程大約需要4-6個小時,剛好適合壹日三餐。而且人體內消化酶的分泌也有早晚的節律。
另外,如果不吃晚飯,中午以後就不吃了,大概12到第二天早上8點20個小時不吃東西。這真的很滿。
兩餐之間的間隔太長。從保健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壞處:對免疫功能、大腦、心臟的不良影響。
兩餐間隔時間過長,不利於穩定血糖。低血糖會導致應激激素(如糖皮質激素)濃度升高,增加蛋白質分解,造成肌肉流失。糖皮質激素是壹種強免疫抑制劑,長期高水平對維持正常免疫功能非常不利。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也是壹種升高血糖的應激激素。這些東西濃度不好,除了有些不適,主要是容易誘發心律不齊。還可能增加人體的氧化應激,簡單來說就是造成自由基的增加。
中樞神經系統的食物主要是葡萄糖,低血糖還會造成大腦能量供應不足,降低腦力勞動者的工作效率。長期低血糖,不讓中樞神經細胞吃飽,可能會造成壹定程度的中樞神經損傷,這種損傷大多是不可逆的。
葡萄糖是許多免疫細胞的能量來源,如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低血糖本身可能會降低免疫細胞的活性。
谷氨酰胺也是免疫細胞的食物。長期不吃東西,循環谷氨酰胺濃度會降低,也會影響免疫功能的維持。
葡萄糖也是心肌的能量來源,低血糖也會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
所以,吃不吃絕對不好。中午以後不吃飯不是養生,而是毀身。
當然,用這種方法減肥確實有效。但是這個減肥法並沒有什麽高科技,傻子都能想出來。幹脆不吃早餐,壹天壹餐,減肥更快。問題是這種靠挨餓減肥的方法是以健康為代價的,早就應該壹票否決了。
另外,我覺得網上有個所謂的“首席營養師”說,人體晚上不消耗熱量,為什麽要吃?這個錯誤太低級了。人體如何在晚上不消耗熱量?晚上人體要維持體溫和免疫功能,大腦活動依然活躍。我們退壹步說,晚上睡覺的時候,人沒有心跳能不呼吸嗎?
有人說減少熱量攝入有助於保持健康。這可能是真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延長生物體壽命唯壹確定的方法就是大大減少它們的熱量攝入。這種實驗始於20世紀30年代。在不造成營養不良的情況下,如果把小鼠的食物熱量減少到1/3,小鼠可以多活4年,比正常壽命多活50%。最近,在猴子身上的實驗也取得了類似的效果。
有些人也在練習這種方法,在保證基本營養的情況下少吃。至於效果如何,目前還沒有系統的研究結論。但即使這種方法有效,減少熱量攝入並不意味著不吃晚餐。這是兩個概念。
如果妳想通過少吃來保持健康,妳可以每餐減少熱量攝入,壹天三次,不管妳該不該吃。營養學家如範誌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著名營養學家)也對“中午後不進食”的飲食方式提出了批評,認為它沒有宣傳的好處,反而有很多弊端。
-仰望尾跡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