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總有幾個喝酒的人,比如父親、公公,逢年過節都要陪他們喝酒。喝酒的時候壹定要有壹種開胃。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喝點醬牛肉豬耳朵也很正常。
說起喝酒,父親們才是“主人”。我父親說,他年輕的時候偷過爺爺的酒,沒吃沒喝。老丈人說,他去給壹對新人做客,喝了不少酒,沒吃菜就喝了1瓶酒。要說“老酒鬼”,也只有老壹輩才配得上這個稱號。
聽父親說,知青下鄉,都是在村供銷社喝散酒,開胃菜就更不用說了,壹盤炒花生米就是好菜。
當時的那種小吃小吃特別簡單,還好酒是五谷酒。我說幾個吧,而且都是老酒鬼。
1,生花生
油炸花生仍然是非常受歡迎的開胃菜。但在七八十年代,人們平時都舍不得吃,只有逢年過節才會有壹盤零食。妳通常喝什麽?那時候村裏家家戶戶種花生,抓壹盤收獲後曬幹的生花生,剝了殼,用生花生喝酒,壹個花生喝壹個酒。太棒了。
生花生有澀味,但咀嚼後有微微的甜味,使酒更加鮮甜醇厚。
2、鵝卵石
在我隨父親下鄉的村子裏,在我相約50裏的鄰村,我曾經和壹群年輕人壹起去幫助別人。為了感謝他們,主人設宴招待他們。有蘿蔔白菜很正常,但是為什麽會有壹盤石頭呢?
壹邊想著,主人家壹邊給父親敬酒,只見主人家拿起壹塊鵝卵石,在嘴裏抿了壹口,然後吞下了半碗酒。主持人也讓父親嘗了壹口,父親無法拒絕,喝了壹口。沒想到味道還不錯。原來這鵝卵石是用油、鹽、蔥、姜、蒜炒的,鹹香,是當地特色。
3、指甲
那時候有很多北方人下鄉。有壹次農閑的時候,幾個年輕人去逛街,突然想喝酒,就找了個酒館,買了2斤白酒。點心和飲料很珍貴,所以他們不能喝幹的。
只見北方青年從口袋裏掏出壹個嶄新的釘子,向老板要了壹盤醋和壹盤醬油,把釘子蘸了醬油醋,抿了壹口放進嘴裏,又喝了壹口酒。他說他是跟他爺爺學的,大家都很好奇想試試。味道非常鮮甜。原來零食就應該這麽簡單。
4.大蒜
據父親回憶,小時候三伏天,天熱。爺爺每天晚上都要喝壹頓飯。奶奶很討厭爺爺喝酒,因為他喝酒的時候話很多,所以故意不給他準備零食。
爺爺不管,就從掛在墻上的蒜辮上剝下兩個蒜頭,剝下來喝。壹瓣蒜,兩口酒,能喝半斤。白酒很辣,再加上辣蒜,味道太多了,只有老酒鬼知道。
5.甘薯
幹完農活,男知青們聚在壹起。為了省事,他們直接從地裏挖壹些紅薯,洗幹凈不去皮,吃壹口紅薯,喝壹口酒,特別香甜。紅薯含糖量高,吃起來又脆又甜,比以上幾種零食都好吃。
在現在的年輕人眼裏,這不是壹種開胃菜,但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只要有味道,就比幹喝好。老年人每天不得不做繁重的體力農活。喝點酒可以緩解疲勞,睡個好覺。
酒雖好喝,適可而止。過量飲酒對妳的健康有害。
為了健康飲酒,我們應該準備更多含有蛋白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蛋白質和糖可以保護肝臟,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加速酒精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