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畝大概2萬元左右,是最好的利潤空間。
養殖技術:壹、前期準備。
1-2月期間,開挖壹條“工”字形或“L”字形溝槽,深0.6-0.8m,寬4m,坡比1: 1.5。土方工程完成後,向田間註水1個月,消除農藥殘留危害。排水後,施用160公斤/畝生石灰清塘,壹周後,投放200公斤/畝生物培養基,同時種植水生植物。#40;伊樂達&;#41;。每隔2 ~ 3米種植壹叢水生植物,覆蓋率約占總田塊面積的60%。為促進水生植物的生長,可施用發酵農家肥或菌肥,在小龍蝦苗種放養期間可施用高溫Vc或蛭弧菌,以減少應激反應,提高苗種放養成活率。
第二,種子投放。
3-4月中旬投放5000 ~ 7000尾/畝,規格為140 ~ 300尾/斤。幼蝦呈藍褐色或嫩紅色,生命力強。放養幼體前,先用河水給小蝦澆2-3次水,然後多點投放到水田的坡地淺水區,讓小蝦自己爬進田裏。對生命力弱或接近死亡的蝦要及時撈出,防止死蝦汙染水質。
三、日常管理
4月下旬至5月底,水溫升高,要加強水質控制、水草養護、飼料投餵和疾病預防。小龍蝦為雜食性,可用植物或動物餌料餵養,小雜魚要切碎餵養。繁殖初期的投餵量為體重的1% ~ 2%,5月中旬以後為體重的3%。上午8:00-9: 00飼餵全天總飼料的30%,下午5:00-8:00飼餵全天總飼料的70%。
第四,適時垂釣
6月上旬-6月中旬,4-6月稻田平均水溫為12 ~ 25℃,是最適合小龍蝦生長的水溫。在這種水溫條件下,1 cm蝦苗經過三個月的生長,體重可達25 ~ 40g/尾,大型蝦苗& # 40;120 ~ 140尾/kg &;#41;經過45天的生長,體重壹般可達50 ~ 70g/尾。因此,在6月中旬移植前,應陸續捕撈70% ~ 80%的成蝦並出售。此時應盡可能提高捕撈率,將未完全捕撈的小龍蝦留在溝內交配繁殖。
五、蝦米* * *熟期
6月中下旬,稻田晾幹後,進行施肥、旋耕、平整。秧苗移栽前壹周,每畝施優質商品生物有機肥200-500公斤,施肥後輪作水田,將殘留的水草和肥料輪入表土中作為水稻的肥料,並在水田中每隔5米開壹個寬20厘米、深7-10厘米的小水缸,供蝦苗烘烤時生活。如果稻田裏的蝦苗密度低,可以取消挖水箱的工程。水稻秧苗種植密度壹般為22 ~ 25 cm,株間距為18 cm,水稻秧苗種植密度為13000穴/畝。移栽後需要淺水灌溉。* * *蝦苗應在苗轉綠後10天左右放苗,蝦苗和水稻* * *放養密度為1500 ~ 2000/畝。
第六,做好日常管理,及時捕撈成品蝦。
7月上旬至8月中旬,使用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應優先選用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如井岡黴素、好立克、康寬等,噻嗪酮對小龍蝦蛻皮有抑制作用,應慎用。放養小龍蝦後,稻田雜草明顯減少,通常不用除草。但撲草凈等除草劑藥物對小龍蝦毒性極大,水稻、蝦養殖時可少量使用。但是這種藥物降解慢,藥效長,大量使用的話後期不利於水生植物的種植和生長。養殖過程中禁止對小龍蝦使用高敏感性有機磷或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壹般情況下不再餵人工飼料,適時捕蝦出售。
僅供參考,如有不妥請見諒。
祝妳快樂每壹天